掙到500萬,能不能退休?

掙到500萬,能不能退休?

最近一直在重慶踩盤看房,沒有時間寫長文,寫了也沒人看,今天還是來一篇。

經常看到一些有500萬、1000萬、1個億能不能退休的問題,隨著國內新中產的崛起,攢夠500萬流動性資產,也變得不是那麼難了。

今天我們來看看攢夠500萬到底能不能退休?

01 中產階級家庭年收入

掙到500萬,能不能退休?

上圖為2014年美國中產家庭年收入4-12萬美,按此標準,年複合增長6%,到2017年約為4.8萬-14.3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為30萬-90萬。取平均數,美國一般三口之家,中產家庭年收如大致為60萬人民幣。

2017中國GDP為13.1萬億美元,美國為19.5萬億美元 ,兩者之間比值為0.67,在美國中產家庭年收入基礎上打個6.7折。

新中產家庭年收入40萬

(因一二三四線城市發展不均,推算個大概)。

02 新中產家庭收入結構

掙到500萬,能不能退休?

  • 工資性收入

  • 自有住房增值

  • 投資性收益(股票、債券、基金、定存、餘額寶、P2P等)

工資性收入佔中產家庭收入90%以上,工作時間較多,在投資方面的時間就少。

自有住房只有一套也賣不了。

私募、信託門檻達不到,沒時間去折騰股票,存定期、買基金、存點餘額寶。

折騰一圈

無風險投資性回報5%左右。

03 中國速度,中產階級速度

掙到500萬,能不能退休?

(含4.24日文章的數據:)

  • M2貨幣增長21%

  • 綜合通脹率≈12%*

  • 實際GDP增長≈9%*

  • 無風險投資性收益5%*

  • 中國中產階級年收入40萬*

04 掙到500萬,能不能退休?

掙到500萬,能不能退休?

這是一個年收入40萬的中產家庭,結婚時已經完成按揭購房,結婚後7-8年時間攢下了500萬流動性資產,年收益達到5%、14%、21%、26%,10年後相對現在的購買力對比圖。

1、500萬流動性資產,無風險投資性收益5%,退休狀態無工資性收入,通脹速度16%,10年後資產相對現在的綜合購買力只有87.5萬。退休意味著現在可以去新西南,10年後就只能去新馬泰了。

2、500萬流動性資產,無風險投資性收益5%,工資性收入與GDP持平,每年工資收入達到你流動資產的9%,一正一負抹平,通脹速度7%,10年後你的資產相對現在的綜合購買力有242萬。具體就是,現在能在北京按揭買150平的房子,10年後,錢從數字上看比現在多得多,但是實際只能按揭買到73平的房子。

3、500萬流動性資產,無風險投資性收益5%,工資性收入與GDP持平,每年工資收入達到你流動資產的16%,一正一負抹平,什麼概念?500萬就需要你家庭年收入80萬,也不太容易,通脹速度0%,10年後你的資產相對現在的綜合購買力沒有變化。

4、年收入比流動性資產的26%,多出5個百分點,購買力出現了實實在在的增長

只有超過流動性資產21%以上的增長才算真正的增長。

有人會有疑問,怎麼可能有這麼高?我們說的是衣、食、住、行的綜合購買力下降。如果光是衣、食肯定不會有這麼高,全部包括進來,就是這個結果。10年前500W在北京能按揭買多少平房子?現在可以買多少平?這樣一想就一目瞭然。

有人會說我還有房子,房子翻了幾倍了,但你有沒有想過,一般家庭只有一套啊。

你可以說你是股神、大神,左手一個5%,右手一個8%,每個月操作一次,一年下來不得了,但是你能保證把把贏、每個月都有奇蹟嗎?關鍵每次都得梭哈,一個反手就丟掉15%,全都回去了。

理論上,有500萬流動性資產,能找到持續、穩定21%上被動收益的投資,就可以退休。

要保持財富不縮水,你的綜合收益必須要超過21%。

掙到500萬,能不能退休?

這是什麼概念?我們熟知的股神巴菲特,他在過去5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平均收益率為22%左右,最近賣書比較火的達里奧,管理的橋水基金平均年化10%左右。

你的投資能力要與巴菲特差不多,甩開達里奧一丟丟,才可以退休。

21%,這的確是一個令人絕望的速度,80年代的萬元戶,墳頭草都已經好高了,他們當年也認為可以退休了。

05 Sorry中產,你的終產

掙到500萬,能不能退休?

我們積累的財富,像一個大水池,有兩個口子,一邊是入水口,那是工資收入,一邊是漏水口,那是通貨膨脹。流動性資產越多,漏水越多,財富積累是有邊界的,開始容易,隨著流動性資產越多,對你收入的要求就越來越高,到一定程度終將無法增加,這是一個無限循環的悖論。

21%-9%-5%=7%,工資收益能達到流動性資產的9%,流動性資產穩定收益5%,每年漏水7%,你財富積累的邊界就是年收入的14倍左右。

如果家庭年收入穩定在40萬左右,那麼你的財富邊界(終極購買力)就是:

“當下”560萬左右能買到的東西。

這便是家庭年收入40萬的中產階級財富透明天花板,一眼望到盡頭的結局。

金山銀山都是虛妄,富不過三代,也是如此。

富人為何如此焦慮?為何如此拼命?為何要高負債?因為漏水速度快。

掙到500萬,能不能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