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MET分析 一周時間兩度暴跌 誰是「禍害」原油價格的罪魁禍首?

如今,美國總統特朗普若是坐在行情圖前看著原油價格的走勢,想必除了滿心歡喜,腦海中還會映出自己在本月月初在推特上大聲指責OPEC的樣子,並且配上四個大字——“運籌帷幄”。從北京時間7月10日的夜盤開始,原油價格接連出現了三次“急跌緩漲”,並終於在11日的午夜一瀉千里,整個交易日收跌6.14%。隨後經過兩個交易日的盤整,在7月16日原油再度上演深跌,布倫特原油從一週前的79,直接摔到了72下方,整體跌幅達到了9.3%,WTI原油也跌到了67以下,跌幅更甚。

如果從中期的角度來看,原油價格今年的前半段走勢表現相當不錯,從2月中旬開始就一直維持上漲態勢,5月下旬達到階段性頂部80美元后也只是盤整震盪,但是進入7月以後,局勢急轉直下。先是6月底的OPEC+會議決定開啟增產,緊接著特朗普一邊給沙特國王打電話要求壓低油價,另一邊還在推特上發文製造輿論壓力,隨後對伊制裁加碼的消息還沒讓原油價格緩過勁來,利比亞重開四個關鍵出口港口的決定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油價當即暴跌。

SHMET分析 一週時間兩度暴跌 誰是“禍害”原油價格的罪魁禍首?

此後,利空消息仍在不斷傳來:週六,據《華爾街日報》和彭博社等媒體援引多名知情人士稱,美國特朗普政府正在積極考慮動用美國戰略原油儲備,在中期選舉到來之前給油價“降溫”。7月16日,特朗普的心腹之一,美國財政姆努欽表示在對伊朗重新實施制裁問題上,美國考慮豁免一些國家進口伊朗石油,以避免對全球原油市場造成破壞。原油價格屋漏偏逢連夜雨,二度暴跌。

如果將兩次暴跌分開細看,美國、中東和供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在11日的行情中,伊朗是導火索,美國是火藥桶,利比亞影響的供需成為了火星子;在16日的行情中,美國成功變成主導行情的核心,其他因素只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這輪行情之前,對伊制裁已經被市場炒過幾輪,主要是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並恢復對伊制裁後,導致中東局勢和原油供需都出現了較大的不確定性。特朗普政府當時是要求11月開始各國完全停止對伊朗的石油進口,而伊朗則是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對於原油價格形成了支撐作用。但10日,伊朗副總統Eshaq Jahangiri承諾伊朗將盡可能多地出售原油,配合上印度、土耳其、日本和歐洲幾國繼續購買伊朗原油地表態,為油價下跌埋下伏筆。

SHMET分析 一週時間兩度暴跌 誰是“禍害”原油價格的罪魁禍首?

另一方面,對於美國來說,作為一個車輪上的國家,要控制通脹、討好選民,壓低油價是一個非常切實有效的辦法,同時也能很好地改善美國國內的工業情況。所以在6月30日,特朗普與沙特國王薩勒曼通電,獲得了最多增產200萬桶/日的承諾;7月4日,他在推特上寫到“壟斷組織OPEC必須記住,汽油價格上漲,而他們卻不幫忙緩解。如果有的話,也是在推動價格走高。與此同時,美國保護其許多成員國的安全,而且收費很少。這種事必須是雙向的。立即降價!”但從當時的行情表現來看,這出軟硬兼施的戲碼並沒有得到足夠的“掌聲”,油價仍然頑固支撐。在第一輪的下跌中,美國扮演的是一個“火藥”的角色,希望能夠通過引導市場情緒直接達到自己打壓油價的目的,但真正完成這個下跌動作的,是利比亞。

成功收回了東部原油港口後,利比亞軍政府的快速恢復生產和出口的決定將會為原油市場帶來每天數十萬桶的新供應。這個消息本身並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要知道當週EIA原油庫存數據還減少了1263.3萬桶,創2016年9月以來最大單週降幅,可是伴隨上文提到的多項因素共振,終於導致了原油價格出現6%以上的暴跌。

至於16日的行情,可以說是美國一手主導的結果。從特朗普上臺開始,他就一直在打美國6.6億桶原油戰略儲備的主意,曾經想要賣出其中的一半。週六的消息稱,美國政府在考慮先釋放500萬桶作為測試,隨後是3000萬桶,而且不排除釋放更多戰略儲備。對於原油儲備是否真的能夠防止石油危機發生各方自有不同觀點,但是一旦巨量的原油被投放到市場中,對於價格產生的影響大家倒是明確且一致的,除了大幅下跌外沒有別的可能。

SHMET分析 一週時間兩度暴跌 誰是“禍害”原油價格的罪魁禍首?

同時在週一,對伊制裁可能放鬆的消息更是推波助瀾。其實從實際情況考慮,美國本來就不可能單方面在退出伊核協議後把伊朗完全封鎖,除了各國對於伊朗的原油有著剛性需求外,把伊朗逼至絕路的行為也會讓中東局勢危機重重,不符合大多數國家的立場和利益。兩個利空消息疊加,當天原油價格的走勢已經沒有懸念,至於伊拉克增產、美元走強之類的因素,只是做個陪襯而已。

至於未來的原油走勢,也得分個短長來談。從短期來看,原油需要消化接二連三的利空衝擊,特朗普也會督促沙特為首的OPEC壓住油價保證他的政治利益,除非美國政府在伊朗問題上再度急轉彎,否則未來一兩個月,油價都不會有太大的上漲空間。如果從長期的基本面供需來看,EIA的庫存和IEA官方報告都預示著未來可能出現一定的供應危機,IEA維持預測2018年石油需求增幅為140萬桶/日,市場對於下半年的需求預期是會比上半年高出100萬桶/日,油價的反彈應當會出現在下半年後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