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走出人民幣匯率慣性思維

對人民幣匯率的信心反映出市場對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預期,但要警惕陷入人民幣匯率單邊走勢的慣性思維。作為一個崛起中的發展中大國,中國的匯率制度也需要與時俱進。當前,我國面臨的跨境資本流動越來越多,需要一個更為靈活、更有彈性的匯率安排。今後我國對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容忍度將增強,人民幣匯率將越來越充分地反映市場供求並將與國際市場接軌

经济日报:走出人民币汇率惯性思维

2018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漲勢強勁。2月7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190個基點,創下兩年多以來新高,從年初至今已累計升值超過2000個基點。在人民幣匯率走高之時,市場樂觀情緒格外高漲。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年內將繼續大漲,他們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更是在數日內“創下新高”,上個月還預測人民幣對美元可漲至6.2,這個月已經調升至6.1。

對人民幣匯率的信心反映出市場對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預期,但要警惕陷入人民幣匯率單邊走勢的慣性思維:匯率一上漲,不少人認為匯率接下來就會只漲不跌;匯率一下跌,人們又容易陷入“跌跌不休”的預期之中。2016年,人民幣匯率走低,恐慌情緒一度充斥市場,不少人預測2017年人民幣匯率會跌至7或更低,甚至有人預計年底會跌至7.4左右,誰料此後人民幣匯率走出了“反轉行情”,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12月29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經升至6.5。

人民幣匯率在2014年以前長期單邊升值,使人們習慣了匯率的單邊走勢。但這種情況早已發生了變化,作為一個崛起中的發展中大國,中國的匯率制度也需要與時俱進。當前,我國面臨的跨境資本流動越來越多,需要一個更為靈活、更有彈性的匯率安排。“8·11”匯改優化人民幣中間價報價機制以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已邁出市場化關鍵一步,人民幣匯率彈性在逐步增強,尤其在2017年,匯率有漲有跌的雙向波動特徵尤為明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曾評價說,中國2017年以來匯率真正實現了雙向浮動。

繼續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已是大勢所趨。2017年7月份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幣匯率從有管理的浮動過渡至清潔浮動、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減少直至基本退出,是匯改的既定方向。這意味著我國對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容忍度將增強,人民幣匯率將越來越充分地反映市場供求並將與國際市場接軌。

認清上述趨勢,人們就會對人民幣匯率有更加理性的判斷。我國經濟穩中向好,內生增長動力增強,這些因素將繼續支持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保持穩定地位,也會支撐人民幣匯率繼續走強。但是,外匯市場波譎雲詭,從來不乏“黑天鵝”。2018年,在世界經濟復甦和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仍有不確定性的形勢下,人民幣匯率更大的可能性是呈現雙向波動而非單邊上漲。

無論是政府還是市場,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應逐步適應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不能以市場一時的判斷來指導實際操作。可喜的是,近年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以後,不少企業已逐步在改變對人民幣匯率固定思維,賭單邊升值或單邊貶值的企業有所減少,此前非理性或恐慌性的行為明顯減少。但目前,仍有遭遇匯兌損失的企業急於彌補損失,跟風買漲,用主觀的市場判斷替代風險管理。外匯局新聞發言人多次提醒,企業對於匯率風險的管理必須樹立“風險中性”意識,改變對人民幣匯率的固定思維。如果對正常的匯率波動不適應,進而產生非理性的恐慌行為,不僅有損企業自身經營,反過來還會束縛相關改革。

改革路徑已經清晰,克服匯率“浮動恐懼”的確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我國外匯市場發展,包括豐富市場產品、擴大參與主體、拓展交易範圍、完善交易基礎設施建設等,以便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多工具,更好地控制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