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三種紀年的紊亂與梳理

文化傳承:三種紀年的紊亂與梳理

三種紀年的紊亂與梳理

——文字審校工作的煩瑣可見一斑

請看下面一段文章(或曰一句話):

尹湛納希,乳名哈斯楚魯,漢名寶衡山,字潤亭,道光17年丁酉4月16日酉時(農曆1837年5月20日),出生於原內蒙古卓索圖盟土默特右旗忠信府(今遼寧省朝陽市北票下府經濟開發區三府村)的一個蒙古貴族家庭,1892年2月25日(光緒18年正月17日)在錦州藥王廟病逝,享年56歲。(《尹湛納希研究活動追憶》)

這句話涉及干支紀年、皇帝年號紀年和公曆紀年。所謂紊亂,一是數字用法的紊亂,二是日期對應的紊亂,三是公曆與農曆的紊亂,四是順序的紊亂,五是干支紀年或有或無。

皇帝年號紀年的年月日和干支紀年的月日,該用漢字數字而用了阿拉伯數字。

病逝日期,若以公曆為準,舊曆為正月二十七;若以舊曆為準,公曆則為2月15日。

括弧中的“農曆1837年5月20日”,應為“公曆1837年5月20日”。

出生年,皇帝年號紀年為主;去世年,公曆紀年為主。不統一。

出生年附有干支紀年,去世年未附干支。不統一。

文化傳承:三種紀年的紊亂與梳理

手邊有《新編萬年曆》(1840—2050),查核尹湛納希去世日期倒也方便,難的是,查尋他的出生日期無從下手。試用了十幾種方法、花費了幾個小時之後,忽然想到,可以查對這本曆書1856年、1875年的頁碼,從而驗證尹湛納希出生年日期兩歷是否對應。因為舊曆19年7閏,每過19年,一個人的兩歷生日重合或極為接近。我查了這本曆書1856至2027年中的10個相關年份。如果不是文中去世年日期不對應,我就不會在原本不錯的出生年日期對應上枉費時間了。

梳理之後,這句話大體應該如下——

尹湛納希,乳名哈斯楚魯,漢名寶衡山,字潤亭,道光十七年(丁酉)四月十六(1837年5月20日),出生於內蒙古卓索圖盟土默特右翼旗忠信府(今遼寧省朝陽市北票下府經濟開發區三府村)的一個蒙古貴族家庭,光緒十八年(壬辰)正月十七(1892年2月15日)在錦州藥王廟病逝,享年55歲。

所謂55歲,我按慣例,以週歲計。“酉時”二字放在括號前後都不妥當,我安置不了,略掉了。我還省掉一個“原”字,加上一個“翼”字,因為《辭海》寫的是“卓索圖盟土默特右翼旗(今遼寧北票東北)人”。同時,也區別於現在隸屬於包頭市的土默特右旗。

作者多一分嚴謹,審校者少三分煩瑣。但既然選擇了審校工作,就要不憚煩瑣,盡心竭力以求完美。

文化傳承:三種紀年的紊亂與梳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