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醫者父母心——記全市優秀共產黨員霍昶

在塞北美麗的塔鄉,有這樣一名白衣天使,三十三年如一日,愛崗敬業,把群眾當親人,視患者如父母,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用自己的醫德醫技抒寫著一個醫者的初心,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理想。這個人就是應縣人民醫院外科主任醫師霍昶。

不忘醫者父母心——記全市優秀共產黨員霍昶

初見霍昶,一副眼鏡後面的眼睛,深邃而溫暖。相信任何一位病人面對這樣一雙溫和的眼睛,都會不由自主地放鬆下來。1985年山西醫科大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了應縣人民醫院,在臨床一線一干就是33年。當年的毛頭小夥,如今已成為醫術精湛的副主任醫師。33年的成長,一步步折射出霍昶付出的艱辛和努力;33年的積累,一道道體現了霍昶不屈不撓的進取。作為普外科醫生,他堅持醫者仁心,經常深入科室、病房、基層一線,沉下身子,為老百姓辦實事,特別是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強忍著自己膝關節疼痛,紮實開展雙簽約履約服務,先後深入10多個貧困村,為50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現場慢病鑑定。“看著霍大夫為我蹲下身子看腿,問這問那,就像兒子一樣親,他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好醫生!”77歲的南泉鄉釵裡村張宏桃激動地說。

不忘醫者父母心——記全市優秀共產黨員霍昶

霍昶是一名優秀的醫生,更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作為應縣人民醫院黨支部書記,他用醫德踐行著黨的群眾路線,用醫術彰顯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先後組織全院黨員幹部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通過技術練兵等有效措施,以精湛的技術和更高的服務質量認真為病人服務。在提高業務水平的同時,大力加強病歷管理。要求全院醫護及管理人員,嚴把病歷質量關,規範了手術前後簽字手續,嚴格制定了病歷借閱手續,保證診療、護理的規範性,保障病人的生命健康。組織全體醫療人員和藥品經銷單位簽訂了《醫藥購銷領域廉潔自律書》,從源頭上有效地保證廉潔自律。一年來,他拒收患者紅包三次,並和各科室、醫生都簽訂了拒收紅包協議,全年沒有發現一起私收患者醫療費、紅包、藥品經銷商回扣等問題。

霍昶用醫者的仁愛之心、仁愛之術,堅守著一切為病人著想的行醫準則,“讓病人花最少的錢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用全心全意為患者做好醫療服務的職業精神,得到了組織和社會的認可,成為醫生群體的優秀代表。在他的帶領下,該縣人民醫院廉潔從政從醫、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良好氛圍蔚然成風,全院幹部職工懷著一顆大愛之心為廣大患者認真把脈問診開處方、精心治療護健康。

記者 劉淑花 通訊員 洪常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