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明明不是病,为何还在治?

狂野女子


您好,我个人认为,宫颈糜烂不是病,但还在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就是患者对宫颈糜烂认识的误区,往往出去不清楚不了解,容易紧张等原因,而要求治疗;

而另一个方面就出在医生的认知方面,有些医生是观念没更新,还是认为宫颈糜烂属于疾病,所以进行治疗;而有些医生甚至可以说就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所以才对明知道不需要治疗的宫颈糜烂进行治疗。

其实最开始促使我写科普的原因就是“宫颈糜烂”。在平时做妇科检查的过程中,经常会被人问到“医生,我宫颈有没有糜烂啊?”

“宫颈糜烂早就被确认不属于疾病了,只要宫颈涂片没有问题,就不需要治疗。所以你不用老问有没有糜烂这个问题了!”

“啊?真的吗?可是宫颈都糜烂了,不管她能行吗?”

我晕死,发现一遍一遍的苦口婆心的说,说完了人家还是不信!有些人面对所谓的疾病,宁愿治疗,也不愿意放过。作为医生你不给他开药她觉得你不负责任,你哪怕开点维生素给他她也能心满意足的接受。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莆田系医院能够赚到钱的原因。

而从医生角度讲,有些人受老观念影响,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所以就习惯性的按照老办法做事。看见宫颈糜烂,就会建议患者用药或者物理治疗。实际上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已经发现所谓的宫颈糜烂主要受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影响,并不属于病理性的改变,也与宫颈癌的发生没有关系。所以不要听到宫颈糜烂就紧张,如果没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或者接触性出血,定期检查就可以了。

而另一部医生明知道不需要治疗还偏偏要治疗,这种就比较可怕,一般很少会发生在正规的医院里,其背后的居心不用我说你们也想的到。所以我一再呼吁患者,看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采取正规途径,否则钱花了,问题还没有解决,后悔莫及!


郭医生小课堂


那就得说说关于宫颈糜烂的“前世今生”了。

首先关于“宫颈糜烂”这个词,早在2008年,医学教材里就已经被取消了,改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代替。

因为现代医学发现,宫颈糜烂本身就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正常生理现象,很多年轻的女性都会有这种生理性的宫颈柱状上皮外移现象。被叫做“糜烂”,听着很吓人,容易引起女性朋友的恐慌。

那为何现在还在用“宫颈糜烂”这个词呢?

原因有两点,一个医学词被用久了,本身就很难纠正。我们做检查,给患者说,你的宫颈处有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现象。患者一脸懵,啊?我们接着解释,就是有宫颈糜烂现象。患者这才明白。

第二呢是因为,除了“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看上去像糜烂的样子,有柱状上皮充血、宫颈炎症、宫颈癌前病变等病症检查时宫颈处也会有类似糜烂的样子,这时候判断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就不准确,相对来说“宫颈糜烂”更适合一些。

那为什么宫颈糜烂不是病却还要治疗呢?

前面说到,除了正常的生理现象,某些妇科疾病也会表现为“糜烂”的现象,所以如果检查发现有“宫颈糜烂”,应该进行下一步的检查,比如“宫颈糜烂”伴随白带发黄,白带增多,甚至有时候有接触性出血这些情况,这些可能是宫颈炎的情况,而宫颈炎是需要治疗的。

也可以这样理解,发现宫颈糜烂后治疗的并不是宫颈糜烂本身,而是以宫颈糜烂为病症表现的其他妇科疾病。如果没有其他伴随性的不适症状,单纯的“宫颈糜烂”是不需要任何治疗的!


杨一生


您好,其实宫颈糜烂不是病,是宫颈的一种表现形式,2018年本科第七版教材《妇产科学》上已经用“柱状上皮异位”来取代了“宫颈糜烂”的这一病名,宫颈糜烂是过去对宫颈一种正常表现得错误认识。对于年轻女性来说,身体受雌激素的影响,单纯的出现宫颈糜烂,然而并没有其他症状者,属于生理现象,当进入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后,外翻的柱状上皮细胞会恢复。当出现宫颈糜烂,同时伴有分泌物异常,阴道出现瘙痒或者异味时,此时需要注意宫颈炎的发生,需要进行阴道清洁度及宫颈液基细胞学(TCT)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根据宫颈的正常生理,宫颈表面暴露于阴道的部分由鳞状上皮细胞组成,颜色呈粉红色,没有暴露的部分由单层的柱状上皮细胞组成,颜色呈鲜红色,妇科检查时,肉眼是看不出来宫颈有癌变的,所以当单纯的发现有宫颈糜烂的现象出现时,不要过度紧张,也不要想是不是自己得了妇科炎症,不是有宫颈糜烂就一定要进行治疗的,此时注意的是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出现宫颈糜烂,不要盲目的选择LEEP刀、微波等物理治疗方法,宫颈糜烂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样。

糜烂了,该怎么办呢?作为女性,在有性生活以后,无论有没有宫颈糜烂都要对身体加倍呵护,定期的进行宫颈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检查的不是是否有宫颈糜烂,而是有性生活以后,要进行宫颈癌的细胞学的筛查和人乳头瘤病毒病毒(HPV)的检测,因为高危型的宫颈HPV病毒和宫颈癌的发生密不可分。

本期答主:李莹 医学硕士

欢迎观杏花岛,了解更多有趣的健康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