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混改引發央企意向調查 股權激勵掀開「核心員工」面紗

劉玉其

夾雜著各種爭議,在中國證監會連夜的“關照”下,中國聯通規模高達780億元的整體混改方案最終落地,創造了央企改革以來的諸多先例。其中,中國聯通授予核心員工的股權激勵“半價福利”特權,更令央企們紛紛加快了追逐混改的腳步。

據悉,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日前分別向各省分公司及子公司發函探詢混改意向,不少分公司、子公司表達了強烈的混改意向。

聯通混改引發央企意向調查 股權激勵掀開“核心員工”面紗

混改前夕,中國電信福州某經營店的巨幅廣告格外惹眼。

雖然中國聯通混改後國資仍然絕對控股,但業界大多數人仍對這家率先集團整體混改的試點央企抱有信心,畢竟此次入局混改的戰略投資者都是大腕兒,“中國四大最強互聯網巨頭”、“協同效應強”、“優勢互補”等各種溢美之詞充斥各大媒體。

但與此同時,相較之下,不少人對此次混改方案中的員工股權激勵頗有微詞。

本次混改,首開股權激勵的先河。具體來說,就是聯通將向核心員工首期授予不超過約8.48億股限制性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約32.13億元。以此測算,授予價格約為3.79元/股,約為停牌前市價7.47元/股的50%。

員工股權激勵的初衷在於實現股東、公司、員工利益一致,但問題是,聯通混改股權激勵並非面向所有員工,而是特指核心員工,比如公司董事、高層、骨幹等。有數據推測,若按聯通核心員工佔比為3%,則此次股權激勵人數也就七八千。

有觀點認為,電信運營商是壟斷企業,其營收效益,多由壟斷所得,因此所謂核心員工的貢獻,是有水分的;甚至有不少人對核心員工的定義和範圍表達不解,他們認為,在不完全市場化的央企裡,所謂核心員工,多是行政任命、靠關係進入或近親繁殖的,那些業務能力出眾但不善逢迎且沒有關係的員工,就很難成為“核心員工”。

如此一來,所謂核心員工的股權激勵,就可能成為少數人的狂歡盛宴,不但不能實現有效激勵,反而可能加劇企業內部分配不公和矛盾衝突。

聯通混改引發央企意向調查 股權激勵掀開“核心員工”面紗

週末,福州萬寶商圈。中國移動黃金店面門可羅雀,但不妨礙中國移動日進斗金。這就是壟斷行業的優勢。

現實中,央企裡的派遣制員工如同二等公民,卻在業務運營中是中流砥柱。有一家央企的子公司,為了確保既得利益不被攤薄,90%以上的員工採用派遣制,在勞動法限制使用派遣制用工後又出現了“真派遣假外包”,以規避法律風險。所謂派遣制,從法律定義上來看,是指臨時性、輔助性員工,但該公司有不少派遣制員工,已經幹到了十多年,並獲得了各種工作榮譽,顯現了不同尋常的業務能力,但仍擺脫不了“臨時工”的命運。

央企的子公司裡,寥寥無幾的“合同工”,即便都不用幹活,尸位素餐;即便能力平平,無所作為,但他們就是頤指氣使、眾星捧月的“核心員工”。而“臨時工”群體,幹著“核心”的活,卻離核心員工很遙遠。

如今,這些“核心員工”們正熱切地盼著混改,以及由此帶來的股權激勵。

顯然,在混改的大勢下,這一份禮物已觸手可及。(劉玉其/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