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少年杀人事件背后的真相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少年杀人事件背后的真相

2018.06.20

图片◆网络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少年杀人事件背后的真相

“杀掉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

老贺看到这句话时简直不敢相信,它竟然出自一个14岁的少年之口!

说出这句话的秦某,是淄博一所中学的学生,而且成绩非常出色,经常是班里的第二名,获得第一名的是他的同班同学马某。

很长的时间里,班里一直维持着这样的排名,但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名的秦某,只因成绩上的微小差异便心生怨恨,对马某痛下杀手。

谁能想到,一个第一名的优秀少年,就因为比别人优秀那么一点点,竟然殒命在自己最美好的年纪!

秦某在接受调查时透露,杀人动机仅仅是因为第一名比自己优秀,所以天真地以为杀了第一名,自己就能成为第一名了。

这种狭隘的思想,不禁让我们反思,承认别人的优秀,这么难吗?

前段时间走进大众视野的何猷君就饱受攻击。

身为赌王的儿子,有人只看到他光彩亮丽的家庭背景,却从未看到他的天赋和苦读的辛苦。

一句“只不过有个好爹”就否定了他所有的努力。

最强大脑质疑他作假,说他花500万买冠军,综艺节目里说他卖人设,就连他曾经考过的MIT,都被扒出来,质疑真实性。

我想起早些年看到的一句话:

听说人心就是如此,看到处处比自己好的人,不是想着我也要去那里,而是下来吧,下来吧,你也来我这泥潭里吧!

很显然,社会上升通道只有两种,第一种是自我提升,第二种是拉低他人。相对而言,第二种成本更低也更快见效。

所以秦同学想的不是如何更努力一些,而是去威胁马同学不要再考那么好的成绩。

人性某种程度上是自私的,因为大家都希望好的那个人是自己。

但强者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我尊重你的优秀并承认你的优秀,但我不会坐以待毙,我会学习你的长处,get你的能力。

这个世上比班级第一名优秀的人何其多,不仅如此,人生后半场里,你还会遇见无数个比自己优秀的人。

与之为敌,则少了共同进步的机会;与之为友,你会在跟他们并肩行走的过程中,看到更广阔的风景。

事实上,人在前半生里很容易活在别人的认可里,后来你会发现,你需要的是植根于心底的力量。

既不会因别人的夸奖而轻飘飘,又不会因为他人的贬低而耿耿于怀。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少年杀人事件背后的真相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个案件的发生,是前因后果的累积。

中国的孩子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你看别人家的孩子…”。

殊不知这种说法,是在暗中培养人的攀比心。

前些天看过一个扎心的视频,是一个孩子哭着在天台上吐槽她的妈妈:

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到?!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少年杀人事件背后的真相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会给我这么大的压力,因为我妈妈在对比,我考试的时候对比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你总说我成绩这么差,为什么她(年级第一)会和你做朋友?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少年杀人事件背后的真相

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全联盟第一,父母总是把这些挂在嘴上,却忽略了孩子的痛苦。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少年杀人事件背后的真相

而她妈妈说:“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地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只要不打击你,你可能就会有点飘。”

享受努力的成果,才会让人更有欲望去努力。

如果只是单纯的努力,既无法获得奖励,也没有夸奖。

就像只被抽鞭子的驴,每日耕田却永远见不到庄家收成的时侯,是何种心情呢?

懦弱一点的孩子或许会想:算了,反正努力也没有任何结果。

而强势一些的孩子或许就会偏激到杀人了。

杀人者到底只是一个14岁的少年,他的家长很难逃脱攀比性的教育方式。

试想如果秦某的父母每次在孩子考到第二名的时候,说一句“第二名也很棒,我们以你为荣!”,事情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谁也不能确切地说明命案的背后到底有多少尖锐的话语,一切不能重来。

我们总是在看到结局的时候,才会去思考和审视整个过程。

马同学的14岁永远地终结在那个傍晚,他再也见不到属于14岁的阳光;

而秦同学,作为杀人凶手的他,同样不再拥有充满朝气的靑春,他将用漫长的赎罪之路铺满自己的一生。

对生命的叹惋,对少年的痛心都不足以真正地平息这场惨剧。

只有在真相中拨丝抽茧,探看到最深处的祸因,并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才能实现永恒的杜绝和铭记。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少年杀人事件背后的真相

我想告诉所有的孩子和家长:

别人有别人的优秀,自己也有自己的独特。他不曾将你与比尔盖茨比评,你也不该将他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亲子关系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份,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你争脸,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快乐的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走一遍,有机会与他同行一段,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