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灰堆:文人廢紙簍里的稀罕物

馬未都曾經說過,中國文人的審美觀有四個層次:最底層的叫豔俗,第二層是含蓄,第三層叫矯情,最高層次的是病態。

錦灰堆:文人廢紙簍裡的稀罕物

中國文人審美的四個層次

過去有一種非常獨特的繪畫題材,往往喜歡將一些文人廢紙簍裡的“垃圾”作為描繪對象,恰恰體現出馬先生所說的最高層次的“病態”審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跟您介紹的“錦灰堆”。

錦灰堆:文人廢紙簍裡的稀罕物

《錦灰堆》畫作

更多的人知道“錦灰堆”這個詞,想必跟王世襄先生不無關係。這位被稱為“京城第一玩家”的收藏大家,不僅能玩,也能寫,還出版了許多著作。其中,就有以《錦灰堆》為名的自選集,共分三卷,收錄了他對於古詩詞、傢俱、髹漆、竹刻、傳統工藝、民間遊藝等多方面的研究。

錦灰堆:文人廢紙簍裡的稀罕物

“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先生

錦灰堆:文人廢紙簍裡的稀罕物

王世襄自選集《錦灰堆》

王世襄先生在全書扉頁上寫有此書名為《錦灰堆》的緣由:元錢舜舉作小橫卷,畫名“錦灰堆”,所圖乃螯鈐、蝦尾、雞翎、蚌殼、筍籜、蓮房等物,皆食餘剝剩,無用當棄者。竊念歷年拙作,瑣屑蕪雜,與之差似,因以《錦灰堆》名吾集。

錦灰堆:文人廢紙簍裡的稀罕物

《錦灰堆》手卷 設色絹本

這雖是王世襄先生的自謙之語,但其中也闡明瞭“錦灰堆”一詞的來歷。相傳,元初的繪畫大家錢選,一次醉酒興起,便將當天散落在飯桌上的剩菜殘羹,信手繪成一幅橫卷。旁人見了,個個稱奇,隨即揮筆題款“錦灰堆”。此後,這種有別於當時工整、秀美畫風,具有鮮明特色的“錦灰堆”,便開始在社會上流行起來,後來逐漸成為文人雅士的一種遊戲之作。

錦灰堆:文人廢紙簍裡的稀罕物

“錦灰堆”畫作

錦灰堆:文人廢紙簍裡的稀罕物

“錦灰堆”扇面

創作“錦灰堆”時,一般是先在畫紙上框定輪廓,形狀不拘,然後從中設計摹畫若干重疊交錯的事物,諸如舊書的殘頁、揉皺的畫稿、缺損的拓片等等,而且大多是一副破舊的樣子,就像從文人的廢紙簍裡拾出來似的,所以也被人形象地稱為“打翻字紙簍”。

“錦灰堆”的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採用寫實的畫法,突出特徵可以概括為一個“破”字,要畫出破碎、翻卷、重疊、玷汙、撕裂、火燒和煙燻等古舊樣貌,給人以古樸典雅、耐人尋味的感覺。同時,殘缺的文字和圖案,還給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間,也平添了一絲遺憾之美,而這些也都是“錦灰堆”藝術的魅力所在。

錦灰堆:文人廢紙簍裡的稀罕物

“錦灰堆”畫作

此外,在中國傳統繪畫理念中,一般比較忌諱幾何圖形的出現,也忌諱平行,交叉等弊端,而“錦灰堆”所描繪的卻正是這樣的物品。這種打破傳統的做法,也讓這種藝術形式看起來跟西方的拼貼藝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錦灰堆:文人廢紙簍裡的稀罕物

西方拼貼藝術

“錦灰堆”本身的獨特性也決定了其繪製難度極高。它要求畫家必須是詩書畫印的全才,既要精通山水、人物、花鳥等多種題材的工筆、寫意畫法,也要會模仿真、草、隸、篆等各家書體,篆刻各類印章,更要對古畫、古籍、古器等文物的年代、出處有所研究。

錦灰堆:文人廢紙簍裡的稀罕物

“錦灰堆”鼻菸壺

錦灰堆:文人廢紙簍裡的稀罕物

“錦灰堆”瓷帽筒

到了明清時期,“錦灰堆”逐漸衍生到瓷器和鼻菸壺上,隨著出口貿易的增加,在日本、新加坡及東南亞等地均有所發現。

錦灰堆:文人廢紙簍裡的稀罕物

日本類似“錦灰堆”的拼貼藝術

在日本的傳統藝術中,其實也有類似“錦灰堆”的藝術形式。不過,以“物哀美學”著稱的日本人並沒有採用殘缺的書頁、畫稿來構圖,而是用完整的圖案來進行拼貼,統一中有變化,充滿了裝飾美。與之相比,中國的“錦灰堆”則顯得更加灑脫不羈。

圖片來源於網絡,轉發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