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僞軍在關鍵時刻救了岳飛一次

原文@bigegg 載於中讀App

南宋紹興十年,金兀朮公然撕毀與南宋的盟約,大驅金軍鐵騎攻打南宋,很快佔據了河南各州縣,但在兩淮、四川等地遭到韓世忠所部的強烈抵擋。金兀朮的金軍鐵騎在順昌城下碰得頭破血流。宋高宗趙構聽聞戰報,命令屯兵於鄂州的岳飛馬上率軍馳援順昌。岳飛接到聖旨後立馬北上,於河南郾城大破金軍。

後人在分析郾城之戰時,為何金軍全面佔據優勢地位,卻沒有打贏這一關鍵之仗。其實原因非常簡單。

七月,岳家軍與金軍在郾城進行決戰。劇烈的戰役中,金軍的步卒被岳雲帶領的背嵬軍擊潰,而從左右兩翼前出進行迂迴包抄的金軍殺手鐧"柺子馬"和"鐵浮屠"又在手持扎馬刀、長斧的宋軍步卒面前步履維艱。

南宋偽軍在關鍵時刻救了岳飛一次

此刻的河南已成宋金必爭之地,誰操控了華夏,便可以王天下。金兀朮還意識到,南宋諸軍唯岳家軍"將勇而兵精",故而決定先集主力擊破之,宋就可待攻下;所以他將手中的精銳部隊-重甲馬隊"鐵浮屠"派了上去。

但是,金兀朮沒想到的是,其統帥的十萬大軍存在一個喪命短板:"籤軍"。

什麼是籤軍,建國之初,女真人實施全民皆兵的軍事制度,早在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國之前,就實施了一種由圍獵制度演化而來的"猛安謀克"制,全部男人都要參加,壯丁為正兵,老弱為阿里喜(類似後勤)。

到了紹興十年的時候,金人所面對的戰略局勢非常嚴峻:南有南宋的戰役;北有蒙古的要挾;西有西夏攻擊;東北也有高麗人蠢蠢欲動。四面楚歌聲中的金人還要騰出一隻手來抵擋因自己的苛捐雜稅而激起的國內各族人民的裝備抵擋,軍力遠遠不夠。為了處理兵源緊張的問題,金朝統治者決定在佔其統治區人口絕大多數的漢人中強制徵兵,以"抽籤"的方式決定漢族男人誰去從戎,這就是籤軍,實際上就是漢人組成的軍隊,類似抗日戰爭的偽軍(偽軍的主要來源有國軍戰俘能改造部分和當地抓的壯丁,以及地痞流氓的補充。從組成來看,屬於國軍老底子的不少,但中央嫡系投降的不多,大多是地方部隊。)

南宋偽軍在關鍵時刻救了岳飛一次

金國全靠打壓地主、殘酷壓榨平民獲得金錢,還有就是用前朝兩倍高工資收買各族軍隊包括陝西、河南、山東的漢軍,只重給錢不重提拔洗腦過的將領,軍隊貌合神離。很大程度上,籤軍緩解了金軍兵員缺少的問題。例如,郾城之戰大約二十年後,金海陵王為再次侵宋曾一次簽發漢軍十五萬。

但當由漢人組成的籤軍遇到岳家軍的拼死衝擊時,漢人在陣前潰散而退則成了一種必定,因為強制徵兵激起了漢人的強烈抵擋,但迫於無奈只能順從。曾經,金朝軍隊赴山東籤軍,人不願從,不願意者殺之。為了躲避徵兵,許多漢族男人還拿起武器進行抵擋。而那些不幸被徵入軍伍者,也是一有機會逃出軍營,更有殺死軍官之後再投向宋軍的。

這種由滿腔怨氣乃至抵擋連連者所組成的部隊,不會有什麼戰力。當其遇到岳家軍的拼死衝擊時,陣前潰散則成了一種必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