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篡位一说应该是无稽之谈

康熙61年11月13日,69岁的康熙驾崩。7天后,四皇子胤禛继承皇位,改国号为雍正。于此同时,关于雍正的篡位之说就在民间流传开来。野史中关于雍正篡位的说法,最为著名的就是“改招说”,康熙本来将皇位传给了十四皇子胤禵,可雍正将诏书中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从而篡夺皇位。

雍正篡位一说应该是无稽之谈

这种关于改字的篡位学说简直荒谬。首先传位诏书是用满、汉两种文字所写,光改汉文不改满文,一点意义也没有;其次传位诏书的汉字均是繁体字,“于”应该写成“於”,将“十”改成“於”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根据当时的文法,称呼皇子为“皇某子”,根据这种改诏的说法,就成了将“传位皇十四子”改为“传位皇于四子”,这根本就不合逻辑。存世的康熙传位诏书共有四份,其中明确记载:“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雍正篡位一说应该是无稽之谈

康熙的传位诏书其实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讲康熙执政期间的丰功伟绩,这一部分是康熙自己编纂的;第二部分就是将皇位传给皇四子的内容。这份诏书并不是康熙本人所写,而是由康熙口述,大臣代笔。据史料记载,康熙病倒后忽然下旨,要求皇四子胤禛前往天坛祭天。要知道天坛祭天应该由皇帝本人祭祀,康熙当时已经病倒,遂安排皇四子代替自己去祭天。后来,康熙病危时又召见了7位皇子和步军衙门统领隆科多,这时的皇四子胤禛还在天坛祭天呢。在这次召见中康熙留下遗言:“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康熙这么做,很有可能是让7位皇子相互制约,用身为国舅的隆科多在旁辅佐,以方便皇四子胤禛顺利继位。

雍正篡位一说应该是无稽之谈

至于坚持雍正篡位的学者,普遍认为康熙召见7位皇子和隆科多这件事是不存在的,是雍正编的谎言。但以当时的情况,7位皇子都是雍正的竞争对手,每个人都手握大权,根本不可能任由雍正说谎,而不揭露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