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賞析」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 加快建設數字中國——讀周恩來在上海市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经典赏析」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读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12月8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今天我們刊登周恩來的《建成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並刊發中央文獻研究室聞寧的賞析文章,旨在幫助廣大黨員幹部深入瞭解大數據發展現狀和趨勢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善於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提高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经典赏析」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读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建成社會主義強國

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

(一九六三年一月二十九日)

「经典赏析」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读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

我國過去的科學基礎很差。我們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的主要要求是:實事求是,循序前進,相互促進,迎頭趕上。前兩點是指要有科學的態度。毛主席在一九四二年整風時就提出了實事求是,這同樣適用於自然科學。我國是一個人口最多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不僅要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還要有雄心壯志,儘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我們的四個現代化,要同時並進,相互促進,不能等工業現代化以後再來進行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我們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但是我們有先進經驗可以學習,有最新科學技術成果可以利用,這樣可以擴大我們的眼界,所以我們前進的步伐可以加快。當然不會一點彎路不走,但總可以少走彎路。我們應該迎頭趕上,也可以趕上。我們不應該跟在別人後面把所有的程序都走一遍,那樣,我們將永遠落在後面。只有把實事求是、循序前進和相互促進、迎頭趕上統一起來,才能使我們科學技術的發展適應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要求,比較快地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二)

如何多快好省地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的要求,我講幾點具體意見:

一、加強科技界人士的主人翁責任感。就是要做到接受黨的領導,為社會主義服務,自願地堅持自我改造。我們應該做到老、學到老。只有認識到自己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改造,才會愉快。不自滿,有了缺點就改,就會進步;如果自滿了,那就要退步。人總是要不斷地前進。大家要互相勉勵,共同進步。

二、集中和加強科學技術力量。科學研究部門、教育部門和工廠要密切結合,有分工有合作,而不是把力量全部集中在科學研究部門,也不是全部集中在教育部門或工廠。如上海要集中力量突破半導體技術,別的地方如有這方面的力量就可以調來。

三、改進各方面的關係。首先是黨群關係、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我這裡講的領導是指集體而言,不是講黨員個人。當然,黨員個人的講話有些時候是根據黨的指示,傳達黨的意見。但是,人總是有個性的,某個人在某一方面興趣大一些,因此在傳達黨的意見時,在某一方面多講一些,發揮一些,這是有可能的。領導者講話也有不是指示性的,如果一講話就是指示,那麼這日子如何過?所以我總是不大讚成講“指示”。傳達黨的意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黨群之間的融洽相處。還有青老關係、師徒關係。應該把老放在前面,是老青關係,不過這樣講不順口。帶路的是老的,但青年人有活力,能夠推動事業進步。還要正確處理理論和實踐、任務和學科的關係,認真實現領導、專家和群眾的三結合,以及科學研究機關、學校和生產部門的緊密協作。安排好這些關係是科委的責任。加強思想工作,組織科技力量,調整各方面的關係,是科委要做的事。

四、適當改善科學技術研究的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國家科委和政府有關部門應該給大家便利。研究和教學要有實驗室,生產要有車間。上海有些設備不夠,必不可少的要補充,需要進口就進口一些吧,總要相當滿足你們的要求。關於原材料,可以相互支援,圖書也可以相互支援。訂購外國書刊,開始時掌握得鬆了一些,因此重複的很多,但後來又太緊了。必要的圖書資料還是要訂。必要的交換刊物要給人家,否則人家也不給你。關於助手、技術工人的問題,上海是能解決的,需要從別處調的,個別的可以支持。總之,條件有利,就能創造出新的成績來。

關於工作環境問題,真正的科學家在生活方面的要求並不高,但生活問題、居住問題也不能完全不考慮,如有的科學家住得太遠,就要給予便利。有些科研項目需要協作完成,所以集體活動是必要的,但不要因此而排除個人鑽研。科學家專業外的事情應該少一些,這是科委要安排的,每個單位也要注意。我們過去習慣於搞突擊工作,對於經常的工作不是安排得很好,大家可以提意見。

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訂出很好的十年科學規劃。

我們的任務是艱鉅的,心情是愉快的;責任是重大的,精神是飽滿的。上海,作為我國最大的工業城市和科學技術的重要基地,我們對上海科學技術界寄予深切的期望。希望上海的科學技術界在實現四個現代化中做出應有的成績。

這是周恩來在上海市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根據《周恩來選集(下卷)》刊印

「经典赏析」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读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賞 析

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

加快建設數字中國

2017年12月8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我們應該深入瞭解大數據發展現狀和趨勢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習近平指出: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隨著信息技術和人類生產生活交匯融合,互聯網快速普及,全球數據呈現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對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國家管理、人民生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信息化是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產物,是一種新興的、具有活力的和高滲透性的科學技術。改革開放以前,由於時代條件的侷限,老一輩領導人沒有提出“信息化”的概念,但已經制訂了建設科學技術現代化的目標。1963年1月,周恩來在上海市科技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建成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

把科學技術提到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戰略高度,是周恩來探索富國強民道路所得出的深刻認識。面對舊中國留下的經濟和文化的爛攤子,周恩來明白,新中國的誕生僅僅為民族復興提供了政治保證,但“如果我們不建設起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和現代化的國防,我們就不能擺脫落後和貧困”。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隨著更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逐步展開,一方面,周恩來處處感到我國科學技術落後的束縛致使經濟建設的步履沉重而緩慢,一些必要的項目因缺乏技術條件而不得不取消。另一方面,繼20年代歐洲之行後,此時周恩來又一次到了歐洲,親眼目睹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科學技術的重大發展及其給歐美各國經濟社會帶來的飛速變化,對科學技術對國防、經濟和文化各方面的決定性作用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這才有了他關於“建成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的著名論斷。

為了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周恩來進行了不懈努力。他親自領導和主持制定了《1956-1967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指明瞭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在《綱要》的指引下,規劃中的許多目標提前實現,有的接近或達到當時世界的較好水平,為以後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礎。他組織領導“兩彈一星”的大規模科學技術攻堅,到1966年底,一步接著一步地實現了我國發展核武器的“三級跳”計劃。他眼光長遠,重視基礎理論研究,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求科研工作要實事求是,循序前進,在立足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向一切國家的長處學習”。他還提出,科學技術研究應當面向生產,為經濟建設服務。這些思想和做法,很多都被後人繼承下來。也是基於此,他被朱光亞稱為新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的偉大奠基人。

今天,科學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勢頭髮展,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快速進步,中國正在迎著潮流而上,網絡購物、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走在了世界前列。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統計顯示,去年我國數字經濟約佔GDP總量的30%,其中大部分是由數字經濟和傳統經濟融合所貢獻的。但我們不能止步不前,目前世界各國都把推進經濟數字化作為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動能,在前沿技術研發、數據開放共享、隱私安全保護、人才培養等方面做了前瞻性佈局。所以我們還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繼續有所作為。

如何作為?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了具體方向。

第一,攻堅克難,掌握核心技術。目前,國家正在集中優勢資源突破大數據核心技術,加快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統籌規劃政務數據資源和社會數據資源,完善基礎信息資源和重要領域信息資源建設。同時,也在努力完善大數據發展政策環境,以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打造多層次、多類型的大數據人才隊伍。

第二,把大數據運用到構建數字經濟、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比如,不少公司已經在運用互聯網思維,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化技術,搭建了大數據雷達平臺,來為產品創新提供數據支持。作為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貴州,在引進蘋果、騰訊等數據中心後,日前發佈了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到2020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將佔全省生產總值三成以上。再如,以推行電子政務、建設智慧城市等為抓手,逐步形成覆蓋全國、統籌利用、統一接入的數據共享大平臺,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還如,通過“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文化”等形式,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目前,全國共有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點23613個,可異地辦理因私出入境證件的城市284個,跨省定點醫療機構7801家,各種“異地辦”大大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

第三,保障國家數據安全。不僅包括國家關鍵數據資源安全,還有技術專利、數字版權、數字內容產品及個人隱私保護。政府將進一步制定數據資源確權、開放、流通、交易相關制度,加強政策、監管、法律的統籌協調。

法國著名經濟學家阿列塔認為,新時代的中國經濟在大數據、機器人、新能源等領域的發展勢頭迅猛,這為中國未來的發展鋪好了路。這樣迅猛的發展趨勢與頂層設計的加快分不開。在這次集體學習的最後,習近平指出:“善於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是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相信隨著國家大數據戰略的實施,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將進入快車道,也將在全球範圍創造更多發展機遇。

(選自《新湘評論》)

「经典赏析」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读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週熱文

「经典赏析」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读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经典赏析」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读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