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读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经典赏析」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读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8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今天我们刊登周恩来的《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并刊发中央文献研究室闻宁的赏析文章,旨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提高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经典赏析」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读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建成社会主义强国

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一九六三年一月二十九日)

「经典赏析」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读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

我国过去的科学基础很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要求是:实事求是,循序前进,相互促进,迎头赶上。前两点是指要有科学的态度。毛主席在一九四二年整风时就提出了实事求是,这同样适用于自然科学。我国是一个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仅要实事求是,循序前进,还要有雄心壮志,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的四个现代化,要同时并进,相互促进,不能等工业现代化以后再来进行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我们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们有先进经验可以学习,有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可以利用,这样可以扩大我们的眼界,所以我们前进的步伐可以加快。当然不会一点弯路不走,但总可以少走弯路。我们应该迎头赶上,也可以赶上。我们不应该跟在别人后面把所有的程序都走一遍,那样,我们将永远落在后面。只有把实事求是、循序前进和相互促进、迎头赶上统一起来,才能使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要求,比较快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二)

如何多快好省地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要求,我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加强科技界人士的主人翁责任感。就是要做到接受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服务,自愿地坚持自我改造。我们应该做到老、学到老。只有认识到自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改造,才会愉快。不自满,有了缺点就改,就会进步;如果自满了,那就要退步。人总是要不断地前进。大家要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二、集中和加强科学技术力量。科学研究部门、教育部门和工厂要密切结合,有分工有合作,而不是把力量全部集中在科学研究部门,也不是全部集中在教育部门或工厂。如上海要集中力量突破半导体技术,别的地方如有这方面的力量就可以调来。

三、改进各方面的关系。首先是党群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我这里讲的领导是指集体而言,不是讲党员个人。当然,党员个人的讲话有些时候是根据党的指示,传达党的意见。但是,人总是有个性的,某个人在某一方面兴趣大一些,因此在传达党的意见时,在某一方面多讲一些,发挥一些,这是有可能的。领导者讲话也有不是指示性的,如果一讲话就是指示,那么这日子如何过?所以我总是不大赞成讲“指示”。传达党的意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党群之间的融洽相处。还有青老关系、师徒关系。应该把老放在前面,是老青关系,不过这样讲不顺口。带路的是老的,但青年人有活力,能够推动事业进步。还要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任务和学科的关系,认真实现领导、专家和群众的三结合,以及科学研究机关、学校和生产部门的紧密协作。安排好这些关系是科委的责任。加强思想工作,组织科技力量,调整各方面的关系,是科委要做的事。

四、适当改善科学技术研究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国家科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给大家便利。研究和教学要有实验室,生产要有车间。上海有些设备不够,必不可少的要补充,需要进口就进口一些吧,总要相当满足你们的要求。关于原材料,可以相互支援,图书也可以相互支援。订购外国书刊,开始时掌握得松了一些,因此重复的很多,但后来又太紧了。必要的图书资料还是要订。必要的交换刊物要给人家,否则人家也不给你。关于助手、技术工人的问题,上海是能解决的,需要从别处调的,个别的可以支持。总之,条件有利,就能创造出新的成绩来。

关于工作环境问题,真正的科学家在生活方面的要求并不高,但生活问题、居住问题也不能完全不考虑,如有的科学家住得太远,就要给予便利。有些科研项目需要协作完成,所以集体活动是必要的,但不要因此而排除个人钻研。科学家专业外的事情应该少一些,这是科委要安排的,每个单位也要注意。我们过去习惯于搞突击工作,对于经常的工作不是安排得很好,大家可以提意见。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订出很好的十年科学规划。

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心情是愉快的;责任是重大的,精神是饱满的。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我们对上海科学技术界寄予深切的期望。希望上海的科学技术界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做出应有的成绩。

这是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根据《周恩来选集(下卷)》刊印

「经典赏析」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读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赏 析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2017年12月8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习近平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化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活力的和高渗透性的科学技术。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老一辈领导人没有提出“信息化”的概念,但已经制订了建设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1963年1月,周恩来在上海市科技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把科学技术提到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战略高度,是周恩来探索富国强民道路所得出的深刻认识。面对旧中国留下的经济和文化的烂摊子,周恩来明白,新中国的诞生仅仅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政治保证,但“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随着更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一方面,周恩来处处感到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束缚致使经济建设的步履沉重而缓慢,一些必要的项目因缺乏技术条件而不得不取消。另一方面,继20年代欧洲之行后,此时周恩来又一次到了欧洲,亲眼目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及其给欧美各国经济社会带来的飞速变化,对科学技术对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才有了他关于“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著名论断。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周恩来进行了不懈努力。他亲自领导和主持制定了《1956-1967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指明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在《纲要》的指引下,规划中的许多目标提前实现,有的接近或达到当时世界的较好水平,为以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他组织领导“两弹一星”的大规模科学技术攻坚,到1966年底,一步接着一步地实现了我国发展核武器的“三级跳”计划。他眼光长远,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求科研工作要实事求是,循序前进,在立足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他还提出,科学技术研究应当面向生产,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些思想和做法,很多都被后人继承下来。也是基于此,他被朱光亚称为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伟大奠基人。

今天,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快速进步,中国正在迎着潮流而上,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统计显示,去年我国数字经济约占GDP总量的30%,其中大部分是由数字经济和传统经济融合所贡献的。但我们不能止步不前,目前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前瞻性布局。所以我们还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继续有所作为。

如何作为?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了具体方向。

第一,攻坚克难,掌握核心技术。目前,国家正在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大数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和重要领域信息资源建设。同时,也在努力完善大数据发展政策环境,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队伍。

第二,把大数据运用到构建数字经济、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比如,不少公司已经在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搭建了大数据雷达平台,来为产品创新提供数据支持。作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贵州,在引进苹果、腾讯等数据中心后,日前发布了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2020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将占全省生产总值三成以上。再如,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智慧城市等为抓手,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还如,通过“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形式,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目前,全国共有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点23613个,可异地办理因私出入境证件的城市284个,跨省定点医疗机构7801家,各种“异地办”大大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

第三,保障国家数据安全。不仅包括国家关键数据资源安全,还有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及个人隐私保护。政府将进一步制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加强政策、监管、法律的统筹协调。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列塔认为,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在大数据、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这为中国未来的发展铺好了路。这样迅猛的发展趋势与顶层设计的加快分不开。在这次集体学习的最后,习近平指出:“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相信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也将在全球范围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选自《新湘评论》)

「经典赏析」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读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周热文

「经典赏析」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读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经典赏析」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读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