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4000相當八十年代多少錢?

手機用戶60959784858


八十年代豬肉是每斤0.73元,而且沒有浮動價格,一年四季一樣,雞蛋是3分錢一隻,也是一年四季不變,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我去西安讀書,一紮啤酒是0.5元,一盤小菜是0.5元,一串羊肉串是0.5元,有的小菜只有0.3元。

現在,一斤豬肉便宜的六、七元,好的十幾元,遇到生豬養殖減少,二十多元也有。也就是說,有10倍的、20倍的、30倍的,雞蛋最高時可能達到50倍、60倍。

最讓人難以接受的,當然是房價。八十年代是統一分配住房,雖然面積小點,但租金也十分便宜,只有幾元錢。現在,房子是自己的了,房子面積也大了。8成以上家庭每月支付的利息,可能就相當於以前所付房租的1000倍以上。

如此一算,現在的物價應當是八十年代的4、50倍,八十年代的4000元,按照紙面價值和理論上的通貨膨脹,應當相當於現在的400元左右。但是,如果從實際購買力來說,可能還沒有這麼多。更重要的,那時看病、上學、住房都幾乎不花錢。

不過,過去由於物質不豐富,縱然有錢,也買不到多好的東西。現在產品豐富、商品琳琅滿目,產品質量也遠高於過去(食品要考慮安全性,可能就很難說了)。所以,貨幣的貶值不代表生活質量的下降、生活品質的降低。如果要說不足的話,主要是現代人生活中的安全感沒有以前強,生活壓力比較大。尤其是生不起病、不起房、上不起學。這個,可能就需要客觀看待了。


譚浩俊


工資4000千相當八十年代多少錢?

我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先比較比較如今與80年代物價變化,看看你這4000元放在當年實際的購買力相當於多少錢!然後結合80年代的工資水平看看你屬於什麼檔次!


第一:先看看購買力情況:比較一下衣食住行以及生活其它方面!

先看看衣服:

這個不同服裝差異肯定是很大的,當時比較流行的就是的確良面料做的衣服,80年代在北京或者上海一套國營商店出品的服裝價格在20元左右,還要布票哦,如今同等質量的衣服至少要500-1000元,當然如果是高檔品牌就沒有底了,我就按照25-50倍計算吧,如今的4000元買衣服相當於當年的80-160元。

再看看食:

當年的大米大約0.16元/市斤,如今的大米我就算2.3元/市斤吧,按照米價計算如今的4000元相當於當年的278元。

當年的豬肉價格波動比較大,大約在1-2.5元/市斤之間,如今的豬肉各地差異也很大,我就按照12元/市斤算吧,按照豬肉價格如今的4000元相當於當年的334-833元之間!

再看看住:

80年代基本上還是福利分房時代,部分城市才開始有商品房,在80年代末的時候北京上海的房屋均價大概在1500-2000之間,我就按照1750算好了,如今這些地方同樣區域房屋均價至少六萬以上,我就按照6萬計算吧,如今的4000元相當於當年的116元。

我們再看看行:


如果是坐公共汽車當年的票價一般在幾分到幾角之間,按照如今同樣差不多的里程現在的價格在數元不等,公共汽車的價格翻了大約10-15倍,如今的4000元相當於當年的267-400元之間。

如果是買汽車當年一輛桑塔納就要24萬,如今8萬就可以搞定,如今的4000元相當於當年的12000元,汽車價格如今是大幅下降的。

我們再看看生活其它方面:

80年代看電影一般只要幾毛錢,如今幾十元,翻了50-100倍,看電影如今的4000元相當於當年的400-800元,其實買書也差不多。

80年代買家庭電器貴的離譜,當年買一個14寸的彩電就要上千元,如今如果買這樣一個彩電200塊都沒有人要,對於家庭電器來說如今的4000元至少相當於當年的20000元!

購買力變化的結論:

與80年代相比如今貶值最厲害的是家電以及汽車,當年這兩樣比現在貴的多,如果衡量這兩個商品如今的4000元相當於當年的12000-20000元,平均算16000元,你已經是個大款了!

衣食住行的其它方面物價都上漲很厲害,衣服漲了25-50倍,如今的4000元相當於當年的80-160元,衣平均算120元,吃的方面按照大米算現在的4000相當於當年的278元,如果買豬肉差不多400-800之間,吃的方面平均價我按照450元計算,住方面如果買房如今的4000元相當於當年的116元,如果你坐公共汽車出行如今的4000相當與當年行的300左右,看電影如今的4000相當於當年的600左右,把這些物價全部平均一下4000大約相當於當年的320元左右。


我們看一下當年工資水平吧:

下表是全國平均工資表,當然這統計的都是企事業單位,大量農民可沒有這個收入!


320元的月薪在80年代是什麼水平呢?至少是平均工資的3倍以上!當然80年代許多職工實際的收入在這個工資表裡是看不出來的,因為當年許多東西並不需要花錢買,大量單位職工是靠工資外福利生活的,但是僅僅就購買力來說如今每月拿4000元工資水平的職工生活水平與當年的職工是差不多的,甚至還要好一點,這是生產力提高之後的結果,如今的問題是貧富差距太大,現在月薪4000是在平均水平以下的。


心安理得君


回答這個問題容易暴露年齡。如果要從宏觀上去回答的話,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要考證到。有關機構和專家在這方面都有專門的論述。我這裡只是從我的回憶中搜尋一下某些特定產品的價格,和今天做一個比較,來大致判斷一下。

上世紀80年代,我記得一張電影票大約是四、五毛錢。今天的電影票按照折扣價格計算,35塊錢上下一張,大約漲了80倍,按照這樣的比例計算的話,現在的4000塊錢相當於80年代的50塊錢。

再比一比公園門票,那會兒無錫錫惠公園門票5分錢,現在70元,差不多漲了1400倍,照這麼算,現在的4000塊錢相當於80年代的3塊錢 !

以主食大米來計算,那會兒的大米實行計劃經濟,需要憑糧票購買,我記得每斤是一毛五分左右。現在的普通大米2塊5左右一斤,差不多漲了17倍。這樣算的話,現在的4000塊錢相當於80年代的240元 。

那會兒城市裡的公交車的票價按照距離的遠近一般是五分、一毛和一毛五。取中間值一毛錢。但那會兒沒有空調車。今天城市裡的空調公交車,一般是兩塊錢左右。非空調車已經不多,有的話大約是一塊錢左右。按照一塊錢對一毛錢來計算,大約漲了十倍。按照這個比例的話,現在的4000塊錢相當於80年代的400塊錢。顯然這個比例,並沒有反映出真實的通貨膨脹情況,說明現在的政府對公交補貼的力度還是很大的。

再說食堂飯菜價格,那會兒我記得在學校食堂吃一頓飯,簡單的一葷一素,加上三、四兩飯,一頓飯才五毛錢左右。現在十塊錢根本打不住。差不多漲了20多倍。這樣算的話,現在的4000塊錢相當於80年代的200元都不到。


悠遊四方


工資4000千,實際上是400萬,應該是工資4000元,相當於80年代的多少錢?

其實我們國家的80年代,是改革開放後,變化非常迅猛的年代。

1985年,我們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9.3%,此後的四年這一數據分別為6.5%、7.3%、18.8%和18%。

1986年,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271元,平均月工資106元。據統計,1990年全國職工的年均工資為2140元,平均月工資178元。增長了68%。

如果考慮平均工資的話,2016年北京市的平均工資是7706元,青島市的平均工資是4910元。不過這些工資都是非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會比整個平均工資高一些。

而我們全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不到2200元每月。

依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6年全國平均工資數據,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7569元,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2833元。
所以,現在月工資是4000元的話,還趕不上2016年全國的平均工資水平了。



那個年代,我們的社保公積金還沒有建立起來,拿到手的工資都是實的。而現在扣完社保公積金,我們拿到手可能不到3500元。

貨幣比值相當於1:20左右。

也就是說我們月工資4000元,經濟相當於過去90年的平均工資178元左右。

其實這樣比較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的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人們的購買能力水平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更是不斷改善。

我的過去確實有一點兩點讓我們嚮往的地方,還是我們現今的生活總體好。生在福中要知福,千萬不要不知足。


暖心人社


工資4千相當於8O年代多少錢?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來說明。8O年代的中年職工工資大約4O元/月。那時大米O.14元/斤,4O元可買大米近3OO斤。而今日上班中年職工工資大約4千元,大米2元2角/斤。4千元可買大米約18OO斤。180O是3OO的6倍。如果從大米的換算得出今日4千相當於8O年代的24O元。但從工業產品來比較如手錶8O年代的手錶也要1DO元,而今日的手錶也就1OO元,因為我上班一年多才買了塊手錶。從工業產品來比較,大部分工業產品還降價了,如汽車,摩托,電腦,手機衣物之類都降價了,工業產品大部分8O年代是質低價高,8O年代我買不到名牌自行車。而花3OO多元買了輛雜牌自行車叫,箭牌,自行車,質量很差,剎車還不是剎剛圈剎不死,第一次我朋友帶著我下坡就剎不住出問題,人車都摔了。車也變了型。那時的工業產品對我的印象大深了。綿綸襪子要3元/雙比今日還貴。從工業產品購買力來比較今日4千也相當於8O年代4千。從房價我們這裡是邊遠鄉村,8O年代房價是4O元/平,一個月工資買一平,而今日是1千元/平,4千可買4平。今日4千相當於8O年代16O元。當然問題是今日城市的房價大高了。如果用城市的房價來房算今日的4千還不如八十年代4O元。


陳早華


想想,現在4000塊的工資,在一線城市也就應屆生水平吧,二三線城市也是有點工作經驗了才有這麼高。大學生真的不值錢了,要是換到八十年代,怎麼也能捧個鐵飯碗啊。


表面上這個問題看起來,把4000塊換成同類物品,然後再看看這個物品在八十年代值多少錢,這樣不就好了。但是看下其他人的回答就知道了,這麼多年,人民消費是不斷改變的。這也就意味著,改變的不僅是物價,還有物資。

如果我們簡單地把4000塊錢換算成八十年代的衣食住行,傢俱、家電等等,工資4000在八十年代的價值40-400元不等。很多人都會覺得說,八十年代物價很低,東西不貴很容易滿足幸福指數高,但八十年代和2018年的時代特徵完全是兩種樣子。


八十年代正處在過渡時期,買衣服、糧食還要憑票,有錢都買不到,而且為什麼那時候鐵飯碗值錢,是真的工資高嗎,是福利補貼好啊。放任何時候,福利補貼都有固定工資無法企及的優勢,比如單位分房,節日物資等等。


但你有沒有想過就算物價水平再低,就算福利待遇再好,沒法生產出來的東西,有錢你能買得到?幸福都是對比出來的,能得到別人買不到的東西,就是一種幸福。對比一下八十年代,2018年的物質生活水平真的好得不只是一點點。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應,雖然貧富差距在不斷地拉大,但隨著生產、物流、消費方式的改變,消費水平卻在不斷地變得“平等”的。


不僅衣食住行的樣式在不斷的豐富,就算只有4000塊工資,只要不怕餓死(當然現代社會是餓不死人的),名牌內衣褲、運動鞋、LV包包,以前可能是有錢人的特供商品,現在想買還是能買得到的。

而且商品房市場也在不斷地變得成熟,公寓、洋房、毛坯、精裝、別墅,好吧,工資4000的朋友看看圖紙就好。但至少買車首付分期,門檻是越來越低了。很多家庭背景一般的人,努力工作一兩年,還是可以買得起的(買不起的是車位,而且就算買得起也養不起啊。)放八十年代這是沒法想象的。


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羨慕物資貧乏的八十年代呢?因為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處處都是起跑線,處處都是財富良機。而對於2018年只有背影沒有背景的人來說,早就輸在起跑線上了。


那時候,只要努力讀到高中,早點來到大城市打拼,咬咬牙買個房,少奮鬥十年?抱歉,這還是保守估計。如果大膽一點,早點去深圳或者海南,下海經商,沒積攢起財富,積攢點人脈也成,怎麼也能沾上點改革紅利的邊。


這麼說雖然有點馬後炮,但是回首八十年代,誰不是掐斷大腿地後悔“要是當初怎麼樣怎麼樣就好了!”韓寒的電影《乘風破浪》不就是這樣一個關於選擇的故事嗎?多少人在電影院暢想,要是我穿越回去,只做三件事:買房,買房,還是買房!

算了算了,洗洗睡吧,明天還要上班呢(淚目)……


小白讀財經


工資4000元相當於80年代多少錢?這個問題隨便說個數可能會不貼切,必須進行比較比較,4000元的工資與現在的消費來說並不高,就現階段來說只能算中下級別的工資,1萬以上的還是有很多的。



而拿工資的漲幅來說現在的工資與80年代的工資作比較好象是漲了100倍,80年掙4、50元是初級工,7、80元的算是高級工,現在掙4000元的充其量也就是個中級工,高級工那就更多了,說漲了100倍沒有絲毫的誇張。

而物價漲100倍的卻很少,農產品更是少得可憐,中國人一向都是拿豬肉價格與工資作比較,看看你一天能掙幾斤豬肉。

80年代初期的豬肉價格一般都是每斤1元左右,後來才慢慢往上漲,到80年代末才漲到2元左右,而工人的工資當時是60一120元左右,上班一個月最多隻能買到70斤豬肉。

而現在的豬肉價格分了好多個等級,豬排骨每斤24元,前腿肉每斤12元,五花肉6元左右,平均價格在12元左右。4000元的工資,如果都拿去買豬肉可以買到330多斤,(工資高一點的可以買到5、6百斤,甚至上千斤),而330多斤豬肉80年需要400元才可以買得到,那麼顯而易見,傻瓜也知道現在的4000元相當於80年代的400元。

而80年代的400元工資是個什麼概念,這是一個普通的工人夢寐以求的願望啊,各位親們,你們認為呢?歡迎大家一起來互動哦!


頁川木木1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八十年代正處於國家經濟初步發展階段,那個時候即使是工廠的工人,都會被看作鐵飯碗。基本平均工資每個月在幾十塊錢。而現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工資水平與往日相比,相差甚大。


購買力變化

以1985年為例,人均月收入在96塊左右。但是如果把時間線拉回到現在,以上海為例,2018年平均收入在7000塊左右。我們把七千塊等同於九十六塊的話,月入工資四千塊就相當於1985年的55塊。


那麼55塊在1985年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呢?

根據凱迪社區論壇的一位網友的整理,正巧他的月基本工資是53塊,基本上日常開銷當中:看電影0.5元(2人)、核桃1斤0.65元、鎖2把0.4元、髮夾0.3元、短褲一條6.4元。

據稱相比而言,53塊的月工資,在當時那個物資比較匱乏的年代,他的生活是比較舒適的。


但是如果現在月工資4000元,生活在北上廣一線城市的話,房租基本可以去掉其中一半,剩下的一半一定要精打細算,畢竟叫個外賣都要20塊起,否則完全沒辦法支撐一個月的飲食。

可以說現如今的4000元購買力下降了。


生活品類變化

當然,這種變化一方面是購買力的下降,兩一方面,也與現如今生活所需的物件多樣化,細分程度更高了。

在生活習慣已經被建立起的現代年輕人身上,對生活品類的需求也更多。同等條件下,花費更高也是可想而知的。

比如,八十年代普通人對洗髮水沐浴乳的需求並不大,基本簡單的肥皂或許就足夠了。但是換到現在,如果沒有洗髮水和沐浴乳,基本不用出門見人了。這時保障個人衛生最起碼的物品了。


居住方式變化

除此之外,居住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八十年代,基本上單位都會包住。或者直接住在家裡,在外租房的開銷基本是沒有的。

但是現在年輕人走出家鄉,出門去到北上廣等機會更多的城市,是普遍現象。租房也成為生活的必要消費。不過隨著當下國家政策對租房市場的規範,未來年輕人在租房上的選擇也會變多。

租房平臺隨著政策對租房市場的鼓勵與規範產生,以嗨住租房為例,目前在上海已經成為第一大租房平臺,佔據6.5萬套真實房源,房源數量比第二名租房平臺領先2倍。

從千元高性價比房源到萬元豪宅,應有盡有。下載嗨住app,不管是剛畢業的應屆生還是拖家帶口的中年家庭,都可以在嗨住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房源。


嗨住租房


工資四千,相當八十年代多少錢?

這個問題,是我經過的年代,對我來說相當熟悉,看到此題彷彿回憶起那個年代。

我記得在八十年前,用幾毛錢,在我們家屬區的供銷點,可買十幾斤的西紅柿,還有好幾斤的新鮮蔬菜。

現在的幾毛錢,能買一小把香菜或是一棵大蔥,別的估計商鋪也不會賣給你。

八三年我參加工作,換五塊錢飯票,在單位食堂可吃一個月的午飯,不過需要有糧票,

現在,五塊錢還不夠在食堂吃一頓。

八三年,我一個人在小酒館,二塊錢,要一盤炸花生米,半斤水餃,二兩白酒。那時的酒真香,都是純糧食酒。

現在,二塊錢,也就能買小半盤花生水。現在水餃半斤肉菜餡的,至少要十八元錢,二兩那時的純糧食酒,我估計二十元不買給你。

那時,我是二級工,工資是四十一塊一毛六分錢,除去五元錢換飯票錢,和三條煙六塊錢,口袋裡有五塊錢急用,剩下的全部交給母親。

我記著最清楚一件事,我八五年結婚,辦了四桌,花了也就是不到一百元。

現在,辦四桌,不算菸酒,最少要五千餘元

不比較,不知道,現在的四千元,真不如八十年代的我四十塊錢的工資頂用。

那時的我們幸福感很強,雖然吃的沒有現在的東面多,但是,那時的肉是香的,酒是真的,一切物品都是貨真價值的,一輛車行車的外帶可騎行十幾年,不需要換,車可以傳代。

現在,不說了,全是眼淚!


聲聲不止


這個問題單從數字上分析沒有什麼意義,拿那些過來人講,他們的切身體會似乎更能說明問題。

我拿這個問題問了問家中的長輩,他們認真思考討論後得出的結論是:現在的4000元大概相當於八十年代的50元左右。

當時的生活,物質相對匱乏,消費途徑也不多,人和人之間的貧富差距也並不明顯。一個月四、五十塊錢卻可以滿足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尤其看病、上學、結婚、住房的壓力並不大。唯一奢侈的東西就是電子產品,但那時候電子產品普遍都貴,而且很多家庭買一臺電視機📺都是打算看幾十年的。

如果單單比較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消費水平,似乎並不公平。畢竟社會在發展,有些東西和工資收入水平比較起來是便宜了,但有些東西卻是貴了。還有很多東西是新興的消費,以往並沒有的。比如:買車養車費用、手機費、網費、保險、學生的補習費、外出旅遊的費用……

客觀地講,以前的生活相對簡單,沒有亂七八糟的花費項目,當然,那時候供消費的娛樂場所也很少。

就生活幸福感來講,現在的物質生活確實很豐富,但生活壓力也很大。尤其是教育、醫療、房地產、結婚生子、喪葬等等幾大方面,在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相關費用也水漲船高。

總的來說,社會是在進步的,現在的老人們都承認現在的物質生活要遠比以前的豐富,而且平均壽命也高於以前。但真正的幸福不是僅僅靠金錢多寡來衡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