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中梗阻」!2018年第二期《陽光問廉》開播

記者 袁靜 蒲康林/文 楊繼波/圖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就“新四風”問題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共巴中市委立即出臺了《關於大力整治“中梗阻”切實增強執行力的實施意見》,從五個方面19種具體表現上,大力整治群眾反響強烈的“中梗阻”問題,護航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範區建設。

7月17日晚,2018年第二期《陽光問廉》全媒體直播節目以“聚焦新四風·整治中梗阻”為主題,圍繞政令“中梗阻”、責任“中梗阻”、作風“中梗阻”、服務“中梗阻”、紀律“中梗阻”開展問廉,辣味十足。

直擊“中梗阻”!2018年第二期《陽光問廉》開播

現場

一、政令“中梗阻”

恩陽區石城鄉:

“三違”建設遍地開花 監管失控整改“假”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將整治“三違”建設納入依法治市和整治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的專項行動。然而,恩陽區石城鄉“三違”建設嚴重、監管失控的問題至今依然突出。

調查人員走訪石城鄉紅巖壩村和青洲村時發現,搭建彩鋼棚和修建活動板房的違法建築比比皆是,而兩個村的違建現象之所以長期存在並且有增無減,這跟靠近恩陽城區有關。據紅巖壩村村民介紹,原村支書李仕明和一社社長楊建榮等村社幹部帶頭搞違建。而在恩陽區石城鄉政府的三份整改報告中,內容雷同,調門高、落實差。

問廉現場,恩陽區副區長苟雄談到,在此之前,他曾就以上問題做過督促等工作,但效果不明顯,石城鄉整改不力,是典型的“中梗阻”。他表示,將進一步落實轄區責任,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對所反映的問題限期整改,堅決查處違法建築並嚴格控制增量。

二、作風“中梗阻”

平昌縣響灘鎮:

“明星養豬場”的興衰記

我市各地大力發展村集體產業,助推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平昌縣響灘鎮楠木村耗資203萬元建設的養豬場卻陷入了困境。

楠木村是2016年脫貧摘帽的貧困村。為脫貧增收,鎮上和村裡共同研究決定興建一個養豬場。響灘鎮成立了以黨委書記、鎮長為組長的楠木村養殖專業合作社股權量化領導小組,2016年3月,在沒有取得土地、規劃和環評等前置許可手續的情況下,楠木村養豬場便匆忙動工修建。

2016年5月底,養豬場主體工程剛完工,響灘鎮黨委、政府一聲令下,還未達到養殖條件的圈舍就開始養豬了。

為什麼要如此倉促地養豬呢?村幹部道出了其中原由。“為了應付現場會的參觀。”楠木村綜合幹部韓東平介紹,一天最多的時候上百人,最少的時候也有幾十人參觀。

然而好景不長,僅僅一個月後,因為養豬場剛修好,水泥地板潮溼,水泥鹼重,生豬開始陸續死亡。

據調查,楠木村養豬場前後投入了203萬元,剛兩年時間,養豬場就虧損了幾十萬元。目前,養豬場已沒有養豬了。

然而,響灘鎮黨委書記、楠木村養殖專業合作社股權量化領導小組組長陳巍卻表示,他對楠木村養豬場的資金投入、建設管養等情況不知情。問廉環節中,陳巍承認,“因為我們管理監管不到位,造成養豬場虧損,我們是有責任的。”

當初紅紅火火,現在冷冷清清,因為一次現場會,豬場淪為秀場。節目中,平昌縣委副書記張華點評:“這是嚴重的形式主義,是扭曲的政績觀。”他表示,將從這件事中深刻反思,在產業發展上充分尊重科學,尊重老百姓的意願,招引有實力的業主發展產業,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巴城狀元橋街:

部門只走程序不辦事 佔道經營濤聲依舊

5月25日,市民曾先生向12345市民熱線反映:巴城狀元橋街附近小區入口處,有很多流動攤販售賣蔬菜、佔道經營,導致車輛出行不便,希望職能部門加強執法力度,規範街道秩序。

巴州區政府辦《關於進一步落實城區環境秩序聯合整治工作機制的通知》明確規定:狀元橋街由市城管執法局巴州區直屬分局管理,轎子巷由巴州區江北街道辦事處管理。據現場調查,市民投訴反映的“狀元橋街附近”區域,就包括了狀元橋街和轎子巷。

在市民投訴當天,12345將熱線處理工單派發給巴州區政府,隨後又被轉交給巴州區江北街道辦事處。3天后,江北街道辦事處以“狀元橋街菜市場周邊街道道路超過13米,按巴州府辦(2017)166號文件規定應由城管執法部門處理”為由,將投訴件退回給了12345。就在巴州區退回投訴件的當天,12345又將投訴件派發給市城管執法局。經現場核查後,市城管執法局認為“菜販佔道經營和車輛亂停亂放問題的地點在狀元橋市場左側的轎子巷,按巴州府辦(2017)166號文件規定,應由江北街道辦事處江北臺社區管理”,隨即,又將該投訴件退回了12345。

針對這樣的踢皮球事件,市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類似這樣的事件雖然佔比較小,但上半年也有140多件。

在7月10日下午召開的“市委、市政府完善城市建設管理體制專題會議”上,市委書記羅增斌強調要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著力提升城市品質,讓市民真切感受到城市發展年年都有新變化。

為此,市城管執法局局長鄧林平在節目現場表示:“對狀元橋街附近佔道經營的問題,我們將全面整改,力爭在5個工作日內初見成效,20個工作日內全面整改,請廣大市民監督!”巴州區副區長杜小兵也表示,將對市民反映的背街小巷、農貿市場難題進行整理,對亂搭亂建的違法行為堅決進行打擊。

直擊“中梗阻”!2018年第二期《陽光問廉》開播

投票表決

三、責任“中梗阻”

南江縣下兩鎮:

茶葉產業發展差 村民擔心會返貧

近年來,南江縣大力發展茶葉產業,有力地促進了貧困戶脫貧增收。但下兩鎮瓦坪村村民一說起種茶就很頭疼。

貧困戶周續桌2016年種了3畝茶樹,但辛辛苦苦種了三年的茶樹長勢卻並不理想。瓦坪村是2016年脫貧村,包括38戶貧困戶在內,全村計劃新植茶樹500畝。但隨後,茶樹大面積死亡,村裡又多次進行了補種,僅2017年就補種了400畝。

為什麼有這麼高的死亡率呢?村民說,問題的根源在茶苗。南江縣政府茶葉採購合同要求,茶苗高度應大於或等於25釐米,但瓦坪村的茶苗與標準相差甚遠。然而,對於這批不達標茶苗,下兩鎮政府、縣種子站、縣植保站、縣茶葉產業發展中心的聯合驗收意見均為:合格。

此外,村民說大面積死亡的原因,還在於缺技術。村民表示,一直沒有見到技術員前來指導產業發展。

2017年,省、市、縣督察組均發現了南江縣茶葉產業發展中的諸多問題,而南江縣農業局的多份整改報告都提出“加強考核督查”,還為此專門印發了《考核督查方案》,成立了八個督查組,計劃每季度採用“一聽二看三查”的方式,對農技員駐村幫扶、鎮村兩級產業扶貧規劃等8項內容進行現場考核驗收督查。但一組督查組都沒有去督查過。

據統計,瓦坪村在發展茶葉產業上共投入350餘萬元。而如今,三個年頭了,死了補、補了又死的茶葉產業,讓2016年已脫貧的瓦坪村村民擔心會返貧。為了增加收入,村民們開始在茶地裡套種玉米。據村民介紹,幾個月後,為了“做表面工作”,公路沿線已經掛果的玉米都被要求砍掉了。

“瓦坪村茶葉產業發展到現在這個局面,責任誰承擔?還是根本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村裡發展產業有無考慮到村民的利益?”主持人連續發問。南江縣下兩鎮黨委書記孫江表示,茶苗死亡主要是由於氣候原因和管護不力,下一步我們將保持發展產業信心不動搖,目標不動搖。他當眾表態:“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整改,我就主動請辭!”

2018年是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南江全縣都在為脫貧摘帽作最後衝刺,針對各種走過場、甚至搞形式主義,縣委副書記陳檳表示將進一步嚴格排查整改,舉一反三,全面核實,整治一切脫貧領域的問題,壓實責任,嚴格績效考核。

四、服務“中梗阻”

通江縣不動產登記中心:

指定中介亂收費 副局長涉嫌謀私利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行“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行政審批改革,著力打造全省一流政務服務環境。然而,通江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在貫徹落實中卻變形走樣。

有群眾投訴稱,2017年7月15日,他到通江縣不動產登記中心換領不動產登記證時,被要求提供測繪宗地圖。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除不動產權利首次登記,不動產登記機構已有不動產測繪結果資料的,不得要求不動產登記申請人重複提供並收費”。顯然,投訴人辦理“雙證合一”換證業務,並不需要重複提供宗地圖。

但辦證群眾介紹,工作人員指定他們到位於通江縣政務服務中心二樓的中介機構四川明旺勘測有限公司辦理宗地圖,每張圖要花費300元,而該中介機構打印的圖竟然來自通江縣國土局城鎮地籍數據庫。

據統計,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通江縣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的諾江鎮800多件“雙證合一”不動產登記業務,都要求重複提供宗地圖。

幾天後,陽光問廉走進通江節目即將舉辦,通江縣政管辦通知不動產登記中心對辦證收費問題儘快整改。通江縣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趙勇介紹,他們馬上置辦了一臺彩色打印機。

一臺打印機就能解決的事,為什麼要讓辦證群眾到明旺公司多跑路、多繳費呢?趙勇透露,這家公司正是國土局副局長張卓的。通過企業信息查詢網站顯示,2012年9月,張卓曾參股四川明旺勘測設計有限公司並擔任監事。表面是違規辦件,背後卻是利益輸送,真相水落石出。

“是否自己也參與其中?謀取不正當利益?為何不向上級、紀委報告?”節目中,通江縣委副書記何奎現場質詢相關責任人,對於該事件中相關負責人的“亂作為”深感痛心。

“我深感汗顏、自責。”何奎表示。同時就問題作出承諾: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的由縣紀委快查快處,同時舉一反三,對“中梗阻”零容忍,讓“最多跑一次”不成為口號,而是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福利。

五、紀律“中梗阻”

恩陽區明陽鎮龔家梁村:

村幹部偷辦“一卡通” 惠民資金成“唐僧肉”

2015年,恩陽區明陽鎮龔家梁村村幹部商議,以申請蘆筍種植補助為由,收取每戶村民的身份證明資料。隨後,龔家梁村村主任馬萬俊利用其兒子馬朗淳擔任恩陽區柳林鎮來龍銀行網點客戶經理的便利,先後三次偷偷辦理銀行卡。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村裡的“地質災害避險搬遷”“C級危房改造”“困難補助”等多筆惠民資金打進了這批偷辦的卡中。其中,2015年23戶村民的地質災害避險搬遷補助,不僅7名村社幹部及其家屬赫然在列,還有7戶村民的補助也被取走。另外,村民的“C級危房改造”資金也被轉入這批銀行卡,並在到賬後一個月內被取走。

“是全部取完了的,取的有80萬元錢。”馬萬俊稱。村支書劉自金也表示,馬萬俊先後佔用各類惠民惠農資金30萬元以上。

村民還反映,近幾年春節期間,村幹部還會給鎮上領導送黑豬肉。面對群眾的舉報,村幹部通過警告、集中開會等方式讓群眾“不要亂說”。

“對村幹部私自收取群眾資料辦卡並不知情。”恩陽區明陽鎮黨委書記馮菊華表示,群眾反映村幹部送黑豬肉的問題系通過村幹部購買引起了誤會。

恩陽區委副書記程秋表示,將結合全省全市“一卡通”清理、治理工作對短片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全面摸底,本月25日前對每家、每位村民進行清理,對發現的問題深度整改,對涉案人員從嚴處理,並建立監管長效機制,加強對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進行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