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十九世纪的中法战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本是件扬眉吐之事,却落了个“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骂名...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镇南关大捷。

镇南关是中国南疆重要关口,今友谊关。

在广西凭祥市中越边境的群山上,曾经有一座用城墙、炮台、关隘、栈道等组成的军事防御设施,长达数百里。它有着一个彪悍的名字:连城要塞。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这座要塞的起点,就是一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关隘:镇南关。

《广西通志稿》记载:在汉代,统治者选择郁林郡雍鸡县(今凭祥市和龙州县城及上金一带)设置了雍鸡关,以镇南方。

在镇南关楼上远眺,不远有片青松翠柏覆盖的地方,那是中法战争所留下的万人坟。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生活慢慢有了起色,冯子材终于不用再过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1848年,冯子材31岁,和朋友相约一起出去做生意,路过灵山县境内时竟被天地会刘八部劫持,就此他与反清势力便结下了仇怨。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第二天,这位老将,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决心和气概,带着一口红漆棺材,棺木上写着“永为中国人,愿捐身躯抗法恋”十二个大字,和两个儿子便奔赴镇南关前线。满城百姓纷纷赶来相送。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有历史记载:

1885年3月23日,法军统帅尼格里率领主力三千多人,配备了三个炮队向镇南关攻击。

一时间炮声震谷,枪弹雨集,长墙几乎被突破,形势万分危急。

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冯子材高呼:“再让法军入关,有何面见粤人!”,随后他以帕包头,脚穿草鞋,手持大刀,亲率守军杀出长墙,大破法军。

中路长墙战败的消息很快传给法军中将,于是法军派出两支部队海运河内增援,把中路长墙退下来的军队,西岭退下来的法军,集中了四千多人,又向东岭扑了过来。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冯子才带着五个营的兵力赶来,二股军队,12营人马,加上越南义军,差不多近二万人,把四千多法军围在中间。

法军被歼灭2000多人,十多个军官被杀死杀伤,法军元气大伤,向南溃逃。

冯子材乘胜追击,占领了中越第一关——镇南关。

后接连收复文渊、谅山、长庆等地,歼灭法军2000多人,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中越人民抗法斗争的伟大胜利,迫使法国茹费理内阁下台,在东南亚的法军一时龟缩到海边,准备撤回老家。

然而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在美英俄三国的讹诈、欺骗下,却与法军签定了《巴黎停战协议》,又于6月9日与法国签定了不平等条约《中法新约》。

中国以胜为败,消息传到前线,冯子才上书张之洞拒绝退兵,称“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又带兵攻下了河山,清化等地。

张之洞急忙上奏,请求暂缓撤兵。可奏折一次,被驳回,二次,被驳回,三次,干脆下了个“严不准”。张之洞只得遥望南天兴叹!

仅仅几天,清朝政府发了六道诏令,急凋冯子材回国,调任云南提督,无奈,他只有将兵枚交出,离开云越南。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当时,一些爱国人士把清廷退兵令,比作南宋岳家军从朱仙镇退兵的金牌诏。有的还赋诗填词,抒发悲愤:“不使黄龙成痛饮,古今一辙使人哀……”

1903年7月冯子材病逝,享年85岁。

晚清政府唯一的一场胜仗:赢了战争,却输了外交

纵观冯子材的一生,前半生在求生,后半生在爱国。无论是打击太平军,还是对抗法军,在他心中,保清廷就是保中国。

千百年过去,世界以不是当初的世界,但中国依旧还是我们的中国,爱国什么时候都不会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