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小时代是一种错觉和误判

个人成长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在中文系的毕业典礼上代表教师做毕业演讲。戴锦华是相当有影响力的文化评论家和电影研究者。不像很多成功的商人或其他理工类学科的演讲者,戴锦华的演讲没有给出实用主义的建议,她的演讲风格华丽、感性并且引人深思。可能这也是人文学科在今天这个算法与人工智能横行的年代要扮演的角色。

她勉励中文系的毕业生说,“希望与梦想是人文学的特权领域”,“这也是今日世界的稀缺资源”。在她看来,“小时代”是一种错觉和误判,“你们生逢大时代,文明重新选择方向的大时代。你们个人生命的选择则汇聚为对未来方向的选择。”

年轻的毕业生们拥有近乎无限定的选择和可能。但是,“在歌咏与膜拜‘成功’的流行中,我们都知道,追逐成功,是一场巨型的马拉松竞赛,起点处千军万马,终点处屈指可数,夺魁者凤毛麟角。”

因此,戴锦华勉励年轻的毕业生们要学会“输得起”。输得起是戴锦华当年开始高考时的自我勉励,也是她自认的“一生的功课”。因此,一方面,她祝愿年轻的毕业生们能够成功,另一方面,“如果你们不甚成功,甚或落败,那么,输得起就好。输得起,凭借的是一份自知,更是一份自信。生命的价值,原本并不缘自通用价值的评说。”

戴锦华在毕业演讲中祝愿这些年轻人:“愿你们有承当,首先承当起自己,进而承当起时代和社会。愿你们做个好人,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会。愿你们快乐地生活,愿你们始终拥有真诚与坦荡,独自扪心,静夜自问之时,磊落心安。愿你们大胆地去爱人,以赢得被爱;愿你们去争取也坚持;愿你们必然与世界谈判并妥协之际,记得自己设定过的底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