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談及隱私熱衆怒,其實他沒說錯。你的手機早就出賣了你!

幾天前,

李彥宏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

講了一席話,

引起了網友的一陣討伐:

李彥宏:談及隱私熱眾怒,其實他沒說錯。你的手機早就出賣了你!

網友們將:李彥宏覺得中國人對“隱私”不敏感,斷章取義為:李彥宏認為中國人覺得隱私不重要……一時間,李彥宏的“隱私門”事件,也有發酵的趨勢。李彥宏被人包括百度都遭到了網友們的口誅筆伐。

作為普通網友,在自媒體平臺發佈一點自己的見解也好、批評也好。但關於這個似乎很重要卻不被普遍重視的“隱私”問題,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理解呢?

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社交網站,還有哪些我們熟悉且不以為然的細節,已經在洩露隱私了呢?

李彥宏:談及隱私熱眾怒,其實他沒說錯。你的手機早就出賣了你!

社交網站facebook被爆洩露隱私

最近扎克伯格也身陷“隱私門”,並且不得不買下英美10家報紙正版廣告刊登扎克伯格的道歉信。5000萬用戶信息被洩露,大數據公司利用facebook的數據操縱美國選舉的事件爆發,並面臨潛在搞大2萬億美元的罰款,無疑將facebook推上了生死關頭。

被侵害的隱私真的必要嗎

近年來,國內也頻頻出現攜程、滴滴等網站利用大數據分析,對用戶進行差異性定價的案例。

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新技術的支持下,那些傳統的隱私邊界也在受到各種衝擊。服務方希望通過自身掌握的信息量來提供符合公眾需求的服務,而大部分用戶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隱私,在這時候已經被作為一種“交換”。

但,這樣的交換一定是正當的、必須的嗎?是否必須要收集用戶的隱私數據,才能實現服務目的呢?如果不是,那是否就是對用戶隱私的侵害及不尊重呢?

李彥宏:談及隱私熱眾怒,其實他沒說錯。你的手機早就出賣了你!

更何況,如今很多商家提供的服務已經超過了用戶的要求,更有強加給用戶的需求。所謂的“精準營銷”也不一定精準的符合用戶的需求,很多時候,服務方通過對於用戶隱私的應用,反而為用戶帶來了困擾。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鄭戈曾說過:“在法律界和科技界有個共識,很多公司是在過度獲取信息,它們並不需要那麼多。”這就反應了有很多服務方存在對用戶信息的暗箱操作,而這方面的信息並不是提供服務過程中所必須的,也就難免讓公眾覺得自己的信息被盜取。

你的手機可能已經出賣你

如今,幾乎人手一臺的智能手機,走到哪兒都是無線網絡,足不出戶買遍全球,然而這些手機APP、免費無線網絡、搜索引擎、電商平臺……很可能讓你的個人信息被洩露。而也有統計顯示,目前網絡用戶的信息洩露,大部分也發生在移動端。

李彥宏:談及隱私熱眾怒,其實他沒說錯。你的手機早就出賣了你!

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與某互聯網數據中心聯合發佈了《2017年度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下半年,安卓系統手機應用中,有98.5%都在獲取用戶隱私權限。雖然絕大多數軟件獲取用戶隱私是出於用戶正常使用產品的目的,但也有9%的手機應用在2017下半年存在越界獲取用戶隱私權限的現象。

另一項數據顯示,目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90%以上是違法分子靠掌握公民詳細信息進行的精準詐騙。從已破獲案件看,互聯網平臺內部監守自盜和黑客攻擊是公民個人信息洩露的主要渠道。

據瞭解,當前中國網絡非法從業人員已超150萬人,其背後孕育著一條千億元級別的黑色產業鏈。在已經破獲的個人信息販賣案中,數據級別動輒高達數億甚至數十億。例如,數目最大的“9·27特大竊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專案”中,被盜公民個人信息超過50億條。

“裸奔”中的個人信息

中國網民防範意識薄弱,

是導致用戶信息“裸奔”的一大因素。

事實上,中國網民並非沒有意識到自己手機裡信息洩露的風險。據調查顯示,中國57%的網民認為個人信息洩露嚴重,76%的網民親身感受到個人信息洩露帶來的諸多不良影響。

然而,另一調查數據也顯示,四成手機用戶在安裝或使用手機應用之前,從來不看授權須知。近年來,手機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智能手機用戶平均約17個月就更換一次手機,舊手機回收也成為洩露用戶隱私的一大原因。

李彥宏:談及隱私熱眾怒,其實他沒說錯。你的手機早就出賣了你!

由於手機回收行業缺乏第三方機構的監管,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均存在個人信息洩露的隱患。事實上,通過技術手段對廢舊手機和電腦中的信息進行恢復,並非沒有可能。而其中的照片、視頻、短信、通訊錄、網銀等信息的洩露,均能成為犯罪份子實施欺詐或勒索等犯罪行為的工具。

此外,監管缺位也是網絡信息洩露頻發的一大因素。據瞭解,一些地方網絡信息安全多頭管理問題比較突出,但在發生信息洩露、濫用用戶個人信息等信息安全事件後,用戶又經常遇到投訴無門、部門之間推諉扯皮的問題。

對待隱私我們應該更謹慎

雖然“越不在乎隱私就越開放”的道理似乎講不通。但在新技術與傳統隱私的問題中,這是所有經歷互聯網發展的國家,都會遇到的。

這其中很大程度就是商業利益的博弈,越是此時,也是需要我們用更加嚴謹的態度來對待“隱私”問題。

用“隱私”交換什麼,

“隱私”被如何使用,

都是公眾應該知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