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夷的一首诗,充满了生命意识的觉醒,千古传诵

刘希夷的一首诗,充满了生命意识的觉醒,千古传诵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灿烂光辉的一环,在唐代,几乎有文化的人都写诗,因为写诗是那个时候的风气,写得好的诗就流传下来了,写的不好的就淹没在了唐代的诗海里了。在唐诗史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生创作的作品不多,但是却有那么几首诗光耀千秋,奠定他们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像王翰《凉州词》、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些诗人都是因为一篇著名的诗而成为大家。今天要说的诗人也是这样,因为一首《代悲白头翁》而成为唐诗名家,这位诗人就是刘希夷。

刘希夷的一首诗,充满了生命意识的觉醒,千古传诵

刘希夷(651—680),字延之,唐朝著名诗人,今河南人。刘希夷年轻的时候就才华横溢,精通音乐,尤以琵琶弹得最好。在公元675年,刘希夷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得中。此时的他才24岁,那是何等的荣耀。要知道,在唐朝有的人皓首穷经一辈子也考不到进士,孟郊四十六岁才进士及第,考上进士后孟郊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是什么样的心情。年纪轻轻的刘希夷24岁就中了进士,应该更是兴奋开心才是,可是他不是这样,可能是他无意于官场,也可能是他性格所致,落魄哀苦,忧郁伤感,就连他的诗当时的人都不喜欢。

刘希夷的一首诗,充满了生命意识的觉醒,千古传诵

即便是这样,还是难掩刘希夷的才气。终于刘希夷写出了一首震惊时人的诗——《代悲白头翁》,全诗是这样的: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刘希夷的一首诗,充满了生命意识的觉醒,千古传诵

这首诗拟古乐府诗,以“洛阳城东桃李花”一句起兴,在深微的叹息声中,带着一种朦胧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对自然的周而复始与青春年华的转瞬即逝的感慨,表现诗人对生命短暂的爱惜之情。这首诗的诗歌意境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意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这首诗创造出来的空明纯美的境界,为后来盛唐诗歌的发展做了充分的准备。

刘希夷的一首诗,充满了生命意识的觉醒,千古传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