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創新英雄:他的人馬挑下鼻咽癌國際權威,改寫治療指南

广州创新英雄:他的人马挑下鼻咽癌国际权威,改写治疗指南

癌症怎麼治,誰話事?大部分的癌種,中國醫生還是得按照國際指南來。但是在鼻咽癌的領域,廣州醫生團隊的研究就走在世界前列。就在本月初,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對外發布,該中心的鼻咽癌研究團隊發佈的研究成果,再次優化了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療方案,這是他們第二次改寫國際指南,在鼻咽癌的治療上有了發言權。而團隊的帶頭“大哥”,正是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常務副院長、首席鼻咽癌專家馬駿教授。馬駿專攻鼻咽癌三十多個年頭,帶隊攻下了一個又一個“山頭”,研究出了適合中國人實際情況的治療方案。他說,一切的創新,都是從一個醫生的初心出發,朝著減輕病人痛苦的目標前進。

▌初心:創新就是絞盡腦汁幫病人解除痛苦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馬駿從湘雅醫學院本科畢業後來到廣州的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就職,2年後又考取了當時的中山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師從國內從事鼻咽癌流行病學及臨床防治研究的第一人——閔華慶教授。馬駿說,閔教授善於結合邊緣學科、涉獵多領域、多學科的研究思路給了他很大啟發,也促使他對科研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另一方面,鼻咽癌是廣東的常見腫瘤。當時那個年代,國內的鼻咽癌診斷手段簡單、放療技術落後、治療方法單一,病人的生存率只有50%左右,在臨床中見到太多的患者飽受磨難,背後的家庭也十分煎熬,這帶給了馬駿很大的觸動。比如28年前,他有一位患者是個19歲的年輕姑娘,確診鼻咽癌中晚期,治療後順利結婚、生子,持續隨訪情況令人欣慰;不料20年後又復發……姑娘的父母,從40多歲就退下工作崗位,用去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奔波陪伴女兒奔走南北看病。“這樣的患者還有很多很多,每個家庭都是一把辛酸淚。我從內心希望能有機會幫助他們更多。”

2000年,馬駿來到世界一流的癌症中心之一的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接受博士後訓練。他說,在那裡獲得的不僅是知識提升,思維訓練,更重要的是,發現國內的臨床、科研等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內心深處產生了更為強烈的從事科研的驅動力。“如果想要更好地解決病人的痛苦,就必須從科學研究入手,提高我們自己的醫療技術水平。”

▌攻克難題:挑戰國際權威 改寫治療指南梅開二度

馬駿認為,做科研就要敢於打破陳規,要“敢想”。對於中晚期鼻咽癌,美國國家癌症綜合網的治療指南於1998年推薦的最佳治療方案是,先採用同期放化療,再打3個療程的輔助化療。但在高發區,臨床實踐中發現,使用這一標準治療方案,亞洲病人的嘔吐、黏膜損傷等副反應很大,會受很多苦,卻似乎沒有明顯獲益,還帶來了不小的經濟負擔。

指南一定是對的嗎?當然不一定。“醫學是不斷髮展更新的,權威指南也需要後人不斷去質疑去驗證。作為科研工作者,我們除了‘敢想敢做’,還要‘會做’,有理有據地去證實、去反駁。”馬駿說,驗證某一個治療方案是否能使患者獲益,最直接的證據來自於設計嚴謹規範的臨床試驗研究。在21世紀之初,國內的臨床試驗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可以參考和借鑑的東西十分有限。馬駿帶著核心研究團隊夜以繼日的研究學習國內外經驗,把團隊骨幹一批批送到國外進修,固定每週開展課題小組活動,向臨床醫生分享經驗,及時發現問題,規範診療活動。就這樣經歷了3年,2012年,這項大型3期臨床試驗終於順利完成,最終結果顯示輔助化療並不能使中國患者獲益,將他們從難受的輔助化療中解脫出來,為他們節省醫療費用近2萬元,縮短治療時間3個月有餘。這項研究結果當年即被歐洲指南採納,次年(2013年)被美國指南採納,使指南上一直被作為最高等級——1級推薦治療方案的“同期放化療+輔助化療”被降級到了IIa級別的推薦。

馬駿回憶說,當研究成果來到論文評審的環節,大家一開始還沒有很大的信心能夠通過,因為研究結果與團隊的預期還有距離。評審時,雖然得到大多數專家的認可,但也有專家提出了很多針鋒相對的尖銳質疑意見。“我們遇到的審稿人都是非常嚴謹、認真和客觀的臨床科學家,雙方帶著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態度來溝通,目標和原則都是一致的,在接收和回饋審稿意見的同時,我們也對現有成果不斷完善,這些都啟發了未來的科研思路。

此後,研究人員持續攻克難題,希望為患者找到一種進一步提高療效、改善生存質量的優化治療方案,而他們的設想就是在同期放化療的治療步驟之前提前“加料”,做誘導化療。帶著這個想法,馬駿於2011年開展了另一項大型3期臨床試驗,經過嚴謹的設計與實施,該試驗於2016年順利發表,在國際上首次發現同期放化療使用誘導化療可以給患者帶來獲益,該研究也成為近10年來唯一一個能夠提高局部區域晚期鼻咽癌總生存率,降低遠處轉移率的三期臨床研究。為了進一步確定誘導化療的療效,馬駿牽頭聯合新加坡及香港的研究者對鼻咽癌流行地區的4個臨床試驗共1000多例鼻咽癌患者的大樣本數據進行了詳盡的分析,最終確認誘導化療可以通過降低患者遠處轉移從而提高患者的總生存,這一項今年發表的最新成果,再次改寫了國際指南——將最低級別(3級推薦)的誘導化療升級到2A級推薦。

▌未來:要讓鼻咽癌成為歷史

馬駿坦言,對於局部晚期的初診鼻咽癌,綜合治療策略如何在提高療效和減輕毒性兩方面做到平衡,仍然是懸而未決的難題。2016年的研究成果雖然能提高7%的生存率,但這個方案的毒性仍然較大,從2013年開始,馬駿團隊又啟動了另一項“升級版”的誘導化療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目前已完成入組,初步結果顯示,“升級版”治療方案毒性低,療效好,其結果將很快發表,有望上演帽子戲法,第三次改寫診療規範。

此外,現有的治療是根據患者的疾病分期給予相應的方案,馬駿說,這樣還是太粗放了,哪怕是相同分期的患者,採用相同治療方案也會看到不同的預後。在精準治療時代,需要在現有的篩選標準上進一步細化,給予相對個體化的治療。

“總之,還有很多的堡壘等待著我們去攻克,每解決一個難題,就能給更多的患者減輕一分痛苦,作為一名醫生,這樣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就是驅動前進的動力。”

目前鼻咽癌的五年存活率在80%以上,馬駿說,今後,希望通過一兩代人的努力,能將這一數據提高到90~95%以上,讓鼻咽癌這種傳統的惡性腫瘤變成一種慢性疾病,使之成為歷史,這是鼻咽癌領域醫生的終極夢想。

為了實現這一終極目標,目前臨床上還有很多研究項目正在進行。比如研究用低劑量的口服藥物來長期輔助治療;比如進口免疫治療製劑的國產化。這些研究都是有望兩三年內出成果。又比如,為了提高存活病人的生存質量,研究縮小放療照射範圍、降低劑量,將對身體其他機能的傷害降到最低。

希望再過若干年的努力,能先將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進一步提高8個百分點。再長遠一點,正在研究的疫苗如果能夠研發出來,應用於鼻咽癌的防治,那麼鼻咽癌就將真正成為一種歷史。

▌創新感言:不忘醫者初心 所有創新都是為了病人

從醫30多年來,馬駿專注於攻克鼻咽癌治療的領域,他是臨床醫生,也是科研創新團隊的帶頭人,還是老師、院長(管理者)。當記者問及,這多重身份中他最看重的是哪一個角色,馬駿說,這些身份不是矛盾的,只不過是代表了不同的責任。最重要的是,“我首先是一個臨床醫生,醫生是我的終身職業。我的終極目標是為病人解決問題、解除痛苦,這是我做所有事情的初心。做科研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用科學的方法來解答人類的生存之謎,因此科研帶頭人其實承擔的是沉甸甸的社會責任。然後,我還是一位老師。老師的責任是傳道受業解惑,將我的經驗毫無保留的教授給年輕的一代,這是傳承的責任。醫院管理者則是一個決策者、協調者和一個信息傳遞者,要對全院員工還有來就診的所有患者負責。其實對於我來,這些身份都是很日常的。要說多重身份的共同行事原則,我想是踏踏實實做事,我篤信實幹精神、腳踏實地。

▶人物簡介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常務副院長、鼻咽癌首席專家。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特種醫學評議組副召集人、教育部和科技部創新團隊帶頭人,獲中組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致力於鼻咽癌治療研究30多年,幾乎傾注所有心血在鼻咽癌這一中國高發腫瘤的研究上,主要學術貢獻有:發現鼻咽癌分期標準中遺漏的咽後淋巴結轉移對預後有重要影響,將其定義為淋巴結分期中的N1亞期,被國際抗癌聯盟/美國癌症聯合會(UICC/AJCC)採納;發現鼻咽癌輔助化療不能進一步提高療效,卻徒增了毒副反應,避免過度治療,被世界最權威的美國和歐洲治療指南採納;證實誘導化療+同期放化療優於單純同期放化療,再次改寫國際指南;研究成果入選2012年“國內醫學十大新聞”和“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以第一完成人獲得5項省部級一等獎、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狀和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9年和2015年)。

▶鏈接

據悉,迄今為止,馬駿團隊共有16項研究成果被寫入美國權威教科書《放射腫瘤學原理與實踐》。6項研究成果被美國、歐洲和加拿大的指南採納,在全世界推廣應用。其中,國際上最權威的癌症治療指南——美國國家癌症綜合網絡(NCCN)指南——共採納了15項來自中國大陸的研究,其中鼻咽癌4項,肺癌3項,肝癌3項,食道癌、淋巴瘤各2項,白血病1項。鼻咽癌的4項研究均來自馬駿團隊的研究成果。馬駿說,科研工作不可能一人獨自閉門造車獲得突破,科學上重大的發現往往都出自於一個團結合作、積極活躍的科研群體。團隊成員一定要緊密關注學科發展前沿,樹立危機意識。而推動創新工作的外部因素,那肯定是國家和地區的政策、學校和醫院的支持。廣州市和中山大學都對我們的臨床試驗提供了非常大的資助。而廣州是一座典型的嶺南城市,包容、開放的嶺南文化對科研創新的助力無疑是巨大的。

文、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周潔瑩 通訊員 餘廣彪、歐曉芳、楊森

視頻: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鄭洪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