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個澡也會危及生命?是的!冬天洗澡千萬不要犯這幾個錯誤!

在寒冷的冬季,能夠洗一個熱水澡是最開心的事了。洗澡好處多多,除了可以清潔消疲,還可以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的新陳代謝。

洗個澡也會危及生命?是的!冬天洗澡千萬不要犯這幾個錯誤!

但是,如果洗澡的方式不對,卻會讓你生病,甚至會短命。

誤區一:洗澡久一點暖身子

泡澡時間太長,會使皮膚表面失去油脂保護,從而產生乾燥瘙癢等症狀,還會引起皮膚髮皺、脫水等情況。而對於身體素質不是很好的中老年人來說,洗澡更是一件及其消耗體力的事,長時間處在高溫、高溼度、相對密閉的環境裡,則會讓皮膚表面的血管擴張,而心腦等器官相對處於缺血的狀態,也會導致頭暈胸悶。心肺功能本來就存在問題,或存在高血壓等情況的朋友,更需要注意這一點,一旦感覺到不舒服,及時離開浴室。

【建議】:日常洗澡,更推薦淋浴,15分鐘左右足矣,最好不要超過 20 分鐘。

誤區二:身上癢就要勤洗澡

並不是洗澡的次數越多越好,過度洗浴會消滅皮膚表面對身體有益的細菌,降低人體抵禦外來細菌的能力。此外,洗澡次數過多還會帶走皮膚上用於保溼的油脂,破壞水油平衡,造成皮膚乾燥。輕則引起皮膚瘙癢(對很多皮膚瘙癢不是因為洗澡沒洗乾淨,反而是因為太乾淨了),重則引起過敏、皮膚病。

【建議】:冬季洗澡一般一週兩次為宜,皮膚乾燥和患有特應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等疾病的患者最好一週一次為宜,且洗浴後需要使用保溼產品。

誤區三:太冷所以洗澡水溫要高些

過高的溫度會使毛細血管擴張,加重心臟負擔,腦部缺氧導致頭暈等不適症狀,對於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存在健康安全隱患。其原因可能在於體溫升高、心率增快、血管擴張、血壓下降等導致的血流改變。

那些本身就存在一些基礎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的朋友,要注意不要讓體表溫度一下子變化過大,避免血壓的大幅波動,從而減少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水溫略高於人體體溫是個更妥當的選擇。

【建議】:冬季水溫應控制在 38~41 攝氏度之間較為適宜。

誤區四:怕吹風浴室門窗緊閉

很多人冬天洗澡都喜歡關緊門窗,唯恐外面的冷空氣偷偷潛入。但如果是燃氣熱水器,使用不當可能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如果是電熱水器或太陽能,密閉空間洗澡時間過長也容易缺氧。

【建議】:覺得悶的時候,及時打開浴室排氣扇,或者把門開個縫。洗澡後馬上關閉熱水器及煤氣閥門,並打開浴室門,讓排氣扇再開半小時左右。

洗個澡也會危及生命?是的!冬天洗澡千萬不要犯這幾個錯誤!

50歲後,洗澡一定注意這三點:

除了上面的事情,老年朋友洗澡時,還牢記這幾件很重要的小事!

1.帶個板凳再洗澡

老人體力有限,長時間站立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很容易暈倒、滑倒。洗澡時帶個小板凳,站累了可以坐著洗,既省體力,又不用擔心會滑倒。

2.做好防滑工作

研究顯示,衛生間最易滑倒的時刻,是邁出浴盆或走出淋浴間的一瞬間,很多老人因此骨折甚至危及生命。

備好一雙能穩穩走路的拖鞋,最好能在浴室內外各放一塊防滑墊。在淋浴區域,安裝垂直和平行於地面的扶手,還可以在行走的地方,裝上一些可供牢固抓握的扶手,以防摔倒。

3.及時補充水分

洗澡過程中會大量出汗,如果脫水過多,又沒有及時補充,可能導致虛脫、昏倒。洗澡前喝杯白開水,洗澡後儘快補水,最好是茶水,能更好補充體內丟掉的水分。老年人最好小口小口地喝水,速度平緩,不要過猛。

洗個澡也會危及生命?是的!冬天洗澡千萬不要犯這幾個錯誤!

這5種情況,不宜洗澡:

喝醉酒後

人在洗澡時身體會出汗,如果是在酒後洗澡,身體水分會蒸發,加上熱水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很可能會導致血壓下降,出現頭暈眼花、渾身無力的現象,甚至引起心臟病或者腦中風的發作。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要注意。

拔罐、按摩後

拔罐:拔罐後皮膚正處於一種被傷害狀態,如果洗澡就會讓毛孔正張開(甚至是破損)的皮膚受到刺激,非常容易感染。

按摩:按摩也會加快血液循環,這時洗澡也容易造成大腦缺氧,出現暈厥或者是虛脫的現象。

血壓過低時

血壓低時洗澡容易引起供血不足,發生虛脫。另外,低血壓、有心臟病的人也是不適宜用熱水泡腳或者是泡溫泉的,這些行為都可能會增加他們發病的幾率。

勞累後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最好休息一會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昏厥。

發燒時

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C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比如暈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