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个澡也会危及生命?是的!冬天洗澡千万不要犯这几个错误!

在寒冷的冬季,能够洗一个热水澡是最开心的事了。洗澡好处多多,除了可以清洁消疲,还可以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肤的新陈代谢。

洗个澡也会危及生命?是的!冬天洗澡千万不要犯这几个错误!

但是,如果洗澡的方式不对,却会让你生病,甚至会短命。

误区一:洗澡久一点暖身子

泡澡时间太长,会使皮肤表面失去油脂保护,从而产生干燥瘙痒等症状,还会引起皮肤发皱、脱水等情况。而对于身体素质不是很好的中老年人来说,洗澡更是一件及其消耗体力的事,长时间处在高温、高湿度、相对密闭的环境里,则会让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而心脑等器官相对处于缺血的状态,也会导致头晕胸闷。心肺功能本来就存在问题,或存在高血压等情况的朋友,更需要注意这一点,一旦感觉到不舒服,及时离开浴室。

【建议】:日常洗澡,更推荐淋浴,15分钟左右足矣,最好不要超过 20 分钟。

误区二:身上痒就要勤洗澡

并不是洗澡的次数越多越好,过度洗浴会消灭皮肤表面对身体有益的细菌,降低人体抵御外来细菌的能力。此外,洗澡次数过多还会带走皮肤上用于保湿的油脂,破坏水油平衡,造成皮肤干燥。轻则引起皮肤瘙痒(对很多皮肤瘙痒不是因为洗澡没洗干净,反而是因为太干净了),重则引起过敏、皮肤病。

【建议】:冬季洗澡一般一周两次为宜,皮肤干燥和患有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疾病的患者最好一周一次为宜,且洗浴后需要使用保湿产品。

误区三:太冷所以洗澡水温要高些

过高的温度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加重心脏负担,脑部缺氧导致头晕等不适症状,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存在健康安全隐患。其原因可能在于体温升高、心率增快、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导致的血流改变。

那些本身就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的朋友,要注意不要让体表温度一下子变化过大,避免血压的大幅波动,从而减少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水温略高于人体体温是个更妥当的选择。

【建议】:冬季水温应控制在 38~41 摄氏度之间较为适宜。

误区四:怕吹风浴室门窗紧闭

很多人冬天洗澡都喜欢关紧门窗,唯恐外面的冷空气偷偷潜入。但如果是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如果是电热水器或太阳能,密闭空间洗澡时间过长也容易缺氧。

【建议】:觉得闷的时候,及时打开浴室排气扇,或者把门开个缝。洗澡后马上关闭热水器及煤气阀门,并打开浴室门,让排气扇再开半小时左右。

洗个澡也会危及生命?是的!冬天洗澡千万不要犯这几个错误!

50岁后,洗澡一定注意这三点:

除了上面的事情,老年朋友洗澡时,还牢记这几件很重要的小事!

1.带个板凳再洗澡

老人体力有限,长时间站立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很容易晕倒、滑倒。洗澡时带个小板凳,站累了可以坐着洗,既省体力,又不用担心会滑倒。

2.做好防滑工作

研究显示,卫生间最易滑倒的时刻,是迈出浴盆或走出淋浴间的一瞬间,很多老人因此骨折甚至危及生命。

备好一双能稳稳走路的拖鞋,最好能在浴室内外各放一块防滑垫。在淋浴区域,安装垂直和平行于地面的扶手,还可以在行走的地方,装上一些可供牢固抓握的扶手,以防摔倒。

3.及时补充水分

洗澡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如果脱水过多,又没有及时补充,可能导致虚脱、昏倒。洗澡前喝杯白开水,洗澡后尽快补水,最好是茶水,能更好补充体内丢掉的水分。老年人最好小口小口地喝水,速度平缓,不要过猛。

洗个澡也会危及生命?是的!冬天洗澡千万不要犯这几个错误!

这5种情况,不宜洗澡:

喝醉酒后

人在洗澡时身体会出汗,如果是在酒后洗澡,身体水分会蒸发,加上热水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很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出现头晕眼花、浑身无力的现象,甚至引起心脏病或者脑中风的发作。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要注意。

拔罐、按摩后

拔罐:拔罐后皮肤正处于一种被伤害状态,如果洗澡就会让毛孔正张开(甚至是破损)的皮肤受到刺激,非常容易感染。

按摩:按摩也会加快血液循环,这时洗澡也容易造成大脑缺氧,出现晕厥或者是虚脱的现象。

血压过低时

血压低时洗澡容易引起供血不足,发生虚脱。另外,低血压、有心脏病的人也是不适宜用热水泡脚或者是泡温泉的,这些行为都可能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几率。

劳累后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最好休息一会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发烧时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C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比如晕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