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生幫忙重點在於選擇一種讓他能聽進去的方式,而不是怒聲斥責

要先生幫忙重點在於選擇一種讓他能聽進去的方式,而不是怒聲斥責

以往的家庭運作型態其實相當簡單。所謂“君子遠庖廚”,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下,男人只須全力打拼事業,家事與育兒的任務就全落在女人身上。現在的情況當然不再如此了,以下就針對分擔家事、育兒工作的議題來進行討論。

●女人的腦部具備多工機能,能八面玲瓏地處理各種複雜作業

家事、育兒都是相當適合女人的工作。女人的腦部結構擁有左、右腦連結性極強的“多工機能”,很適合處理必須同時進行理論性思考與直覺性反應的各種複雜作業。例如,一邊操作洗衣機同時做早餐,還要觀察孩子是否健康有精神地吃早餐,順便確認老公有沒有忘了帶東西,偷空瞄一下電視上播放的新聞節目……

媽媽們平日的工作能順利完成,都是拜腦部的“多工機能”所賜。至於左、右腦的連結性不強、只能“單一作業”的男性大腦,就沒辦法如此八面玲瓏了。

因此,“男主外、女主內”其實是一種相當適才適所的分類模式(但這並不是指女性不適合在外工作喔)。

●“我可以幫忙做什麼?”

●只能單一作業的男人,就該聽從太太的指揮

不過,現今基本上是一個男女都有工作的“雙薪”時代,所以男人不能再以“不擅長”為理由而規避家事。家事也好、育兒也罷,都必須由夫妻兩個人共同分擔。

只是,即便雙薪家庭已成社會主流,在不少家庭中,大部分的家事負擔依舊是落在妻子身上。那麼,屬於家事“門外漢”的先生,究竟該如何自處呢?

由於家事還是女人擅長的領域,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讓先生配合妻子的做法來進行。重點就在於——太太下指令,先生配合執行。

男人要有自知之明,瞭解自己對這個領域並不在行,最好能主動向妻子請求指派任務:“我可以做些什麼?”

就跟在公司時一樣,結束了一項業務,就要自行要求發派工作。不知道怎麼做的話,則不妨開口問:“該怎麼做?”以瞭解具體的做法。就當自己是剛進公司的菜鳥,向前輩——也就是太太——請教做事的方法吧。

這時要注意的是,男人不可抱著“我是來幫你”的心態,以上對下的姿勢來協助處理家務。要知道,光是省略“我是來幫忙”這幾個字,就能讓多少家庭維持和平與幸福呀!

前面已經提過好幾次,現代家庭的家事應該由男女共同分擔。由於在大眾心中依然存在著這樣的印象——“家事是女人的事”,男人難免會滋生一種“伸出援手”的協助者心態,但要注意可千萬別掛在嘴上,以免招致女性反感。要採取低姿態,以“我希望能幫上你的忙”這樣的態度,拜託妻子把家事分攤給你。

當孩子半夜哭泣時,男人即便確定“(無法哺乳的)我對此無能為力”,也不能就這樣丟給太太處理,自己繼續倒頭大睡。“我明天還要工作,當然要睡飽。”這樣的判斷很合理,但比起明天的工作效率,此時更該關心的應該是育兒中太太的心情。

即使幫不上忙,一起陪著孩子等他安靜不哭,多少也能減輕妻子的焦慮感。站在妻子的立場來看,老公雖然最後什麼忙都幫不上,但至少他“願意起床陪著我一起度過”,實在是個好老公。

●對先生下的指令要儘量具體,順利完成任務後,也請用力表揚

另一方面,妻子不妨把先生當成新進員工看待。在家事這個領域,先生完全就是個“被動等待的人”,沒有能力“自己看狀況”或“臨機應變”。要麻煩先生做家事,指派工作時就得把他當成公司新來的菜鳥,具體地告訴對方“該怎麼做、要做些什麼”。

例如,若只是叫先生“去把洗好的衣服晾起來”,男人絕對不明白女人究竟要的是什麼。

“把T恤掛在晾衣架上,手帕或內衣褲用晾衣夾夾好。像這樣稍微拉一拉衣服,把縐褶拉開之後再晾。”即便有人會懷疑:“有必要解釋到這麼詳盡的程度嗎?”也要誠懇而仔細地加以說明。

等先生做完了家事,記得一定要大加宣揚地褒獎一番:“真是幫了大忙!太謝謝你了。還好有你在。”

把對方捧上天之後,接著再表達出“是自己說得不夠仔細”的語氣來取代斥責:“衣服與衣服之間保留一點間隔,會幹得更快。”然後給予對方具體的指示:“下次就拜託你囉。”

這樣一來,先生就知道“追加了新指令”,並且迅速改善。這聽起來有些麻煩,卻是讓先生把家事做得更好的訣竅。

有些先生並不會主動幫忙做家事,這時候可以想辦法讓他認為做家事是一種“任務”。“我上班的時間比較早,垃圾就交給你去倒囉。至於我會趁晚上把衣服都洗好。”就像這樣,給先生一個必須做家事的合理理由。

要先生幫忙,重點就在於選擇一種讓他能聽進去的方式,而不是怒聲斥責:“你也要做家事啊!”

做家事或育兒就像是“真實版的扮家家酒”,這種純女性的範疇,是從小玩“棒球”長大的男人完全不懂的世界。只是,太絕對的分工並無法適用於現代家庭的經營。基本上,太太負責指揮、先生密切支援,透過這種互相搭配的合作方式,才能使任務圓滿達成。

【男女溝通關鍵句:夫妻一起做家事時】

要先生幫忙重點在於選擇一種讓他能聽進去的方式,而不是怒聲斥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