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中水滿則溢的道理

公務員考試中水滿則溢的道理

公務員考試中水滿則溢的道理

《烏鴉喝水》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一隻口渴的小烏鴉發現一個水瓶,準備痛快喝水,然而水位太低、瓶口太小且瓶頸太長,小烏鴉的嘴無論如何都夠不著水,這可怎麼辦呢?小烏鴉經過一番思考,也嘗試了很多辦法,最後發現:若將小石頭扔進瓶子中,裡面的水會比原來高一些,小烏鴉如此反覆這個動作之後,瓶子裡的水位緩慢上升直至瓶口,它終於可以舒服的喝著水啦。

孩童們聽到這個故事總是覺得很神奇,烏鴉很聰明。但凡事其實均蘊含著一定的道理,正如故事中小烏鴉喝到清水一般,若將此類型問題歸結到數量關係中,實際上是屬於幾何問題的。那麼,在考題中又是如何出題的呢?我們通過兩道例題一起看一看。

【例1】把一個半徑為3釐米的金屬小球放到半徑為5釐米且裝有水的圓柱形燒杯中。如全部浸入後水未溢出,則水面比為放入小球之前上升多少釐米?

【例2】一個圓柱形容器,底面半徑為

公務員考試中水滿則溢的道理

,高為

公務員考試中水滿則溢的道理

,裡面裝水的高度為13cm,現在把半徑為3cm的小鐵球放到容器中,容器中的水面上升多少釐米?

根據以上兩道題的題意可知,均是詢問將小球放到容器後,水面上升的高度。那麼,由題中條件可得到相應的等量關係式:小球的體積等於水面上升所形成水柱的體積。而考生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兩道例題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題中是否出現了“未溢出”二字,這也是解題的關鍵。

首先看例1,設容器中水面上升的高度為h,根據等量關係式得到相應的算式

公務員考試中水滿則溢的道理

:,即

公務員考試中水滿則溢的道理

,解得

公務員考試中水滿則溢的道理

再看例2,可以與例1設同樣的未知數,列出同樣的等量關係式,代入數據後為:

公務員考試中水滿則溢的道理

,解得

公務員考試中水滿則溢的道理

,然而有個問題需要引起同學們的重視,此題沒有“未溢出”的字眼,驗證後發現

公務員考試中水滿則溢的道理

,,水溢出1cm,也就是說,在此題中,容器中的水面實際上升了2cm。

小烏鴉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遇到任何事情時,不要著急慌張,而要靜下心來思考,嘗試解決問題。在考生們備戰公考的路上,數量關係可謂是一大阻礙,有些題目可能不會很難,但總會設置一點小陷阱,使考生們措手不及啊,所以同學們在平時做題時要積累經驗,避免同樣的錯誤再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