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光輝歲月30年 重溫Beyond三十年苦與樂

Beyond光輝歲月30年,對於一支有著30年曆史的殿堂級樂隊來說,往事可能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在這裡,我們只能從一些標誌性的時間點和事件中,去重溫Beyond一路走來的苦與樂。也許,Beyond之所以能寫出這麼多好作品、能在樂壇屹立30年,正是來自於當年他們在放工後“夾Band”(組樂隊)的那份快樂和執著。

Beyond光輝歲月30年 重溫Beyond三十年苦與樂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地下搖滾時期:

1983-1986

為夢想樂此不疲地貼錢

“心中一股衝勁勇闖,拋開那現實沒有顧慮,彷彿身邊擁有一切,看似與別人築起隔膜”——《再見理想》

上世紀80年代初,黃家駒與葉世榮經人介紹相識,發覺音樂取向一致,於是合組樂隊。不久,他們參加吉他比賽,主音吉他手鄧煒謙把樂隊命名為Beyond,意為“超越”,成員還有黃家駒、葉世榮和鄔林。當時樂手們同時和好幾個樂隊一起玩,如家駒、家強和前太極的鄧建明[]也組成了一個NASA樂隊,創作的歌曲如《大廈》等,以英文歌曲為主,曲風走向都是Artrock(藝術搖滾)。

1983年,第一代低音吉他手李榮潮離隊,黃家駒的弟弟黃家強加入填補位置。當時,香港的一家唱片公司集合了一些地下樂團灌錄了一張名為《香港》的唱片,其中包括Beyond的兩首英文原創歌曲。1985年,吉他手陳時安出國,正在大專讀美術的阿Paul替補加入。之後Beyond自己出錢出力開了一場“永遠等待”演唱會,雖然是場賠錢的演出,不過他們的才華開始得到業內賞識。

1986年,Beyond將自己創作的歌曲做成一張名為《再見理想》的唱片,從包裝設計,到錄製配唱,完全一手包辦,獲得了經理人陳健添的垂青並簽約。

五人奮鬥時期:

1986-1988

尋找商業與搖滾的平衡

“冷雨夜我不想歸家,怕望你背影,只苦笑望雨點,須知要說清楚,可惜我沒膽試”——《冷雨夜》

1987年,Beyond出了一張《永遠等待》EP,收錄了8首歌曲。此時“樂隊風”席捲香港樂壇,達明一派、太極、風雲、Beyond、小島等20餘支樂隊同時活躍在流行樂壇。同年,Beyond發行了首張大碟《亞拉伯跳舞女郎》,開始嘗試尋找介於商業和搖滾間的平衡點。1988年,Beyond發行了第二張大碟《現代舞臺》,推出《冷雨夜》、《天真的創傷》等Beyond式慢板情歌,同時也有曲風獨樹一幟的作品,如諷刺社會的《現代舞臺》。不過兩張專輯的銷售都不理想,經紀人攤牌:如果專輯再不好賣,他們就沒有發片的機會了。

同年,Beyond還發行了一張《舊日的足跡》精選,在大專會堂舉辦了一場音樂會。在音樂會上,劉志遠宣佈退出Beyond,當時宣佈退出的原因是要去外地讀書,但他最後沒有入學,而是與梁翹柏[]另組樂隊“浮世繪”。直至2008年,他才坦承當年離隊的真正原因,是與低音吉他手黃家強爭吵,一時意氣下決定離隊。

其後,Beyond簽約成立不久的新藝寶唱片公司,歌曲更加商業化,成員們把頭髮剪短,一洗反叛青年的形象。接著推出的專輯《秘密警察》銷量理想,其中《喜歡你》、《大地》均成為流行歌曲,樂隊也開始取得一些樂壇獎項。但是這些並非Beyond最喜歡的音樂種類,加上部分樂迷批評他們失去原有的風格,被罵為“搖滾叛徒”。

Beyond光輝歲月30年 重溫Beyond三十年苦與樂

香港大紅時期:

1988-1991

紅館連續開五場演唱會

“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迎接光輝歲月,風雨中抱緊自由,一生經過彷徨的掙扎,自信可改變未來,問誰又能做到”——《光輝歲月》

面對指責,黃家駒表示,在商業化的香港市場必須先要打響樂隊的知名度,當更多人去聽Beyond的歌后,就會玩回自己喜歡的音樂。於是,樂隊成員陸續接拍電視劇及電影,塑造出青春健康的形象,吸引更多年輕粉絲。

真正將Beyond推上高峰的,是1989年以歌頌母親為題的作品《真的愛你》,收錄該歌曲的專輯《Beyond IV》獲得雙白金(十萬張)成績。1989年,Beyond前往北京舉辦演唱會,內地搖滾樂教父崔健也到場助陣,黃家駒更現場獻唱崔健成名曲《一無所有》向其致敬。

返港後,Beyond參加了電影《黑色迷牆》的配樂工作,並演唱主題曲。香港導演杜琪峰也邀請他們參加《福星高照》的演出及配音。1990年,Beyond推出了首張國語大碟《大地》。同年,他們又推出大碟《命運派對》,除了有諷刺演藝圈現象的《俾面派對》,還收錄了不少關懷第三世界的歌曲,如《光輝歲月》就是家駒向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曼德拉致敬所寫。

1991年9月,Beyond首次踏足香港歌手演唱會聖地——紅館,舉辦一連五場的“生命接觸演唱會”,轟動一時。

Beyond光輝歲月30年 重溫Beyond三十年苦與樂

Beyond光輝歲月30年 重溫Beyond三十年苦與樂

日本發展時期:

1991-1993

一次意外奪去樂隊靈魂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海闊天空》

1992年初,Beyond轉投華納唱片,並簽約日本Amuse經紀公司開拓日本市場,一度長居日本。在日期間他們學到不少錄音及演奏的技巧,於是一張與以往Beyond音樂不同的大碟《繼續革命》出現了,成員的形象也從親切轉變為冷酷。其中的《長城》更邀請到日本音樂大師喜多郎製作片頭音樂。

1993年,Beyond回到香港,帶回《樂與怒》這張大碟,其中收錄的《海闊天空》成為本地年度最佳原創歌曲。在香港和馬來西亞各舉辦了一場大型戶外不插電的演出之後,他們還打算在年底舉辦一場紀念成團十週年的大型演唱會。

1993年6月24日凌晨,樂隊在日本東京富士電視臺錄影遊戲節目《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由於臺上溼滑,有人滑倒並撞向背景板,導致背景板後的支架脫落,節目主持人內村光良[]及黃家駒從2.7米高的舞臺墜落地上,黃家駒不幸頭先墜地,陷入了昏迷狀態,留醫六天後於6月30日逝世,終年31歲。

這次意外重創樂隊,四個月之後其他三名成員才重整旗鼓。不過當時黃貫中[]就說:“家駒絕對是樂隊的靈魂人物,現在我們就像三個沒有靈魂的人,再也不是昔日的Beyond。”

三人支撐時期:

1993-2003

在搖滾路上走得更純粹

“我沒人迷,只想給各位,一些心裡感覺,不改編複製,懶扮純情,要說實情形,不懂演馬騮戲,不包裝堆砌,咒罵!結他”——《醒你》

1994年,三人陣容的Beyond結束了與華納的合作,與滾石簽約,並重回日本,改走另類樂團的路線。新推出的《二樓後座》試圖延續之前的曲風,其中《醒你》這首批評香港民眾盲目崇拜偶像的歌曲頗受爭議。這一年,Beyond不再續約Amuse,還和前經紀人陳健添打了場官司。

之後,Beyond相繼推出了粵語專輯《Sound》和國語專輯《愛與生活》,音樂的大眾性和流行性逐漸弱化,試驗性色彩卻日趨凸顯。其後數年,Beyond推出三張粵語專輯《請將手放開》、《驚喜》、《不見不散》及國語專輯《這裡那裡》,作品比四人時期更大膽,更創新。有樂迷和樂評人指出,這個時期的Beyond在搖滾路上其實走得更純粹。

這之後,三人各有不同的發展。吉他手黃貫中與幾位好友另組了樂隊“汗”,推出多張專輯和EP,也是三人中唯一在紅館舉行個唱的歌手。黃家強也推出了三張個人專輯和一張現場錄音專輯,併成立了個人音樂品牌Picasso Horses,還轉向幕後製作和經理人的工作。鼓手葉世榮也在2001年和2003年推出了個人EP,2005年才推出首張個人專輯,他將工作重心放在內地,還會客串電視劇及電影。

半複合時期:

2003年至今

成員矛盾不斷複合無望

“看過去現已沒法改變的,一雙手怎去作修補,無對與錯但有因與果,衝不開心裡那心魔,若這生得失不稀罕,只想不再躲,空噓侵佔我”——《長空》

2003年,Beyond為慶祝樂隊成立20週年,再次聚首舉行五場“Beyond超越Beyond演唱會”,並在同年六月加開三場。此後,樂隊還舉辦了首次世界巡迴演唱會,並參加了不少音樂會的演出。

2004年樂隊憑電影《無間道2》主題曲《長空》,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獎,一洗多年的頹氣。不過這首歌亦成為Beyond解散前最後一首原創音樂,同年11月,三人宣佈因音樂理念不同,決定翌年舉辦巡迴演唱會後正式解散。然而當時有傳媒卻指出,樂隊解散的真正原因是黃家強和黃貫中關係惡劣。直到2008年,三人於“別了家駒十五載—海闊天空音樂會”上再度同臺演出,黃家強與黃貫中在臺上擁抱,冰釋前嫌。

然而,成員之間的裂痕似乎難以彌合。2009年,黃家強與黃貫中在紅館再度開唱,葉世榮因檔期不合而沒有加入。今年前不久,黃家強發表一封悼念家駒的長,再度引發與黃貫中及前經紀人Leslie之間的罵戰。雖然今年是Beyond成團30週年及家駒去世20週年,三子卻絲毫沒有重組Beyond的計劃,而是分別以個體演出表示紀念。

好友憶當年

鄧建明(Beyond年輕時的死黨、太極樂隊吉他手):

“下班後夾Band是最快樂的時光”

鄧建明上世紀80年代就與黃家駒、黃家強、葉世榮等人結下深厚友誼,在Beyond成型之前,他曾與家駒、家強組過NASA樂隊,還與他們兩人外加太極的貝斯手Gary組過Laser樂隊。

鄧建明回憶,當時“夾Band”只是興趣,樂手都有著一份正式工作餬口——鄧建明在銀行上班,黃家駒則跟弟弟家強、葉世榮做過保險經紀,雖然工作很累,但一想到放工之後可以“夾Band”就很開心。“那時一個月工資也才四千塊(港元)左右,租不起獨立Band房,就在琴行租時鐘房,一個鐘頭要300塊,大家就一起湊錢。”

鄧建明記得當時練Band的曲目幾乎全是英文歌,能上臺表演的機會很少,更別說去酒吧唱歌賺錢,最多就是在社區中心或者私人的Band Show上登臺亮一下相,大家都是靠辛苦工作賺來的錢補貼玩樂隊這個奢侈的愛好。

劉卓輝(為Beyond創作了《情人》、《大地》等經典作品的詞作者):

“當年到北京開唱如同走穴歌手”

1983年,Beyond參加吉他比賽,任職於一家音樂雜誌的劉卓輝採訪了這班年輕的樂手。幾年後,劉卓輝在一個作詞比賽上拿了冠軍,時任Beyond經紀人的陳建添找他為Beyond寫歌詞。雙方合作的第一首歌便是反思社會的《現代舞臺》。

Beyond1988年在北京工體的演唱會劉卓輝也去了,當時北上路程的艱辛,他至今歷歷在目,“當時我們一行8人帶著幾大箱的行李和樂器,從香港坐火車到廣州,再坐飛機到天津,又坐了兩個小時的車才輾轉到北京。到了之後,主辦方把我們丟在飯店裡不管,我們自己出去吃烤鴨,被要求付外匯,我們堅持要付人民幣,結果多付了30%的錢;為了不被出租車宰,還去擠地鐵……我們很像當年內地的走穴歌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