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三国之绝密档案失荆州篇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是刘备的事业由巅峰转为衰败的开始。在正史中关羽失荆州一直都是一个千古的谜团。但是话题却始终围绕着派关羽守荆州是否用错了人这个问题上。前面几篇绝密档案系列,我们分别分析了汉献帝其人、袁绍其人以及官渡之战的背后历史真相,所以本期我们依然是绕开误导我们的传说或者是由胜利者篡改过的历史,一起去探寻历史的真相。

首先如果要我来评价分析,我不认为让关羽守荆州的问题上存在用人不当的问题,关羽其实是最适合守荆州的人选,刘备和诸葛亮都不是等闲之辈,不可能不明白这其中的种种利害关系。而且从隆中对开始,荆州对于刘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所以刘备对待荆州的问题同样会相当的谨慎,一贯喜欢做投机商的刘备这一次都选择买长线。那么事实的真相究竟是如何,马上进入正题让我们一起深入的分析与了解当代的局势问题。

再看三国之绝密档案失荆州篇

在之前的《再看三国之绝密档案汉献帝篇》里面讲过,其实当代的主要矛盾主要是集中在诸侯对于汉献帝这位皇帝身份合法性的问题上,因为汉灵帝没有立遗嘱的情况下托孤十常侍扶持汉献帝登机紧跟着引发了十常侍与何进的对立,而后十八路诸侯打着反董卓的旗号去讨伐汉献帝,包括后来的官渡之战也是如此。前期汉献帝是被动的,但是官渡之战以后,承认汉献帝的合法身份瞬间成为了当代的主流,后期的矛盾主要集中汉献帝与地方反对势力诸侯之间的矛盾,而地方的反对势力最大的莫过于刘备和孙权。

如果把三国前后分成若干个时期的话我认为该这么分,第一个阶段是以各路诸侯为核心去反对汉献帝的时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群雄逐鹿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汉献帝为核心各路诸侯依然去反对汉献帝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以汉献帝为核心各路诸侯开始承认汉献帝的合法身份的时期,第四个时期就是三分天下初期,第五个阶段就是星落五丈原之后司马家族逐渐掌控主权的时期。

所以围绕荆州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三个阶段,荆州原本是归属刘表的领地,刘表死后按照时间线走就是赤壁之战,但是赤壁之战开打的原因同样是因刘备而起,之前在《再看三国之绝密档案官渡篇》之中就提及了官渡之战的开打和刘备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赤壁之战再一次证明这一次依然是刘备捅的篓子。毕竟荆州地大物博,而且是汉朝时期的一个大枢纽地带,北和豫州接壤,东临江东重镇,西临西川,也给日后的三足鼎立格局打下了基础,在日本的街机游戏《吞食天地2》中,游戏的背景就是围绕着假想剧情曹操与吕布联手一起对荆州发动了攻击,在游戏地图中可以看出,荆州所处的正是当时的中心部位。若曹操得了荆州,完全阻隔了孙刘联军,而且和东面的江东地面接壤,孙权则根本无长江天险可依仗。如果是刘备得了荆州,那么就真如诸葛亮所构想的,以荆州为战略基点,西川为大后方,争夺天下的基本格局就形成了。如果是孙权得了荆州,同样是阻隔了曹操与刘备对自己最理想的进军路线。

再看三国之绝密档案失荆州篇

所以荆州不论是对于三家谁来说,如果得到一定都会排最得力的人去镇守,这个人选一定是得做过慎重考虑之后找出的最适合的人选。而刘备同样不例外,而且刘备选了关羽这个人选是否存在问题呢?那么接下来让我来进行一次判断就可以得出结论。

首先荆州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遗留问题,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之后,隆中对时诸葛亮就指出了以荆州为根据地然后联合孙权去抵御曹操,之后再拿下西川,这样以荆州作为战略根据地,西川作为大后方的战略部署让刘备得以达到取得天下的目的。而对于隆中对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太过于一厢情愿的美丽设想。后来诸葛亮去联合孙权时候,孙权就把底线放到了关于荆州的归属问题上去。其实孙刘联军成立之时,荆州的问题就已经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为日后的反目留下了祸根。

赤壁之后,刘备借荆州不还,孙权从一开始的态度表现的是有些暧昧,之后变成了态度强硬,而刘备这个时候入川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顺利,特别是还损了庞统这位大谋士,不得已而抽调了荆州大半的兵力,而且后期张飞、赵云、诸葛亮全部被调到西线战场,而这个时候荆州实际上本身是空虚的即便是按照后人的猜测诸葛亮或者庞统留下一个也基本不可能会改变最后的结果,孙权绝不可能坐着看着刘备发展壮大,就这样荆州之战就开始了。

现在回到开头的问题上,但是永远要牢记历史是不能够假设的。我说刘备没有选错人自然不是凭空的捏造,首先当时刘备身边可用的人其实并不多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所在,张飞比较好斗,到时候恐怕或者曹操的将士随便过来挑衅几下,张飞就得弃荆州于不顾特别是之前张飞也有过丢徐州的前科,所以按照张飞的特点,刘备安排他当西线援军的主力这个角色似乎更加的适合他。

除去张飞,刘备手下还有新招募的黄忠和魏延,刘备和诸葛亮从一开始就看魏延不顺眼也是公认的事实,而且黄忠是新降还不能委以重任,这两个人也排除掉了以后,刘备手里类似刘封、糜芳等同样难堪大任。最后不得不说人们常常议论的赵云,有人认为如果让赵云去镇守荆州的话,或许结局就不同了,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

与赵云相比,关羽比他多了一重复杂的身份,就是关羽是享受汉朝朝廷待遇,而且被朝廷认可的汉寿亭侯,人家是吃国家俸禄的汉朝官员。有了这么一重身份,局势就会开始变得有一些微妙了。首先就是把荆州和关羽绑定,这样对于曹操来说,荆州如今到底是属于刘备的地盘还是孙权的地盘或者是汉朝的地盘,在定义界限上变得模糊起来。如果是曹操先去打荆州,那么就再一次触发了孙刘联军的进一步巩固。而孙权这个时候先出兵的话,那么不仅是破坏了与刘备的同盟,而且是打了汉朝的高官,所以用关羽去守荆州的话,首先就有了一层天然的保障,而这一点赵云是绝对没有的。

再看三国之绝密档案失荆州篇

第二从刘备阵营角度来讲,刘备的下属之间同样是分阵营的,从后期的官职表来看,刘备麾下一共分为三大阵营,就是刘备领徐州时这个阶段的部下在此称之为元老集团,赵云、魏延、黄忠、诸葛亮这些属于中途加入的在此称之为外来集团,刘备入川以后刘璋的旧部为在此称之为原住集团。实际上诸葛亮后期在各方面条件都不允许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北伐同样有这方面的原因,就是诸葛亮无法协调并驾驭三大集团的平衡关系,原住集团的官职在后期明显要高于外来集团,其实这种身份等级从开始就已经存在,关羽属于元老集团的头目,如果他来镇守荆州,对于调度荆州其余郡县的号召力同样是赵云不具备的。

第三,关羽和曹操相对还是有交情的,前面说了刘备需要防的其实就是孙权,这样把关羽放在前线,如果关羽遇到危险,或许对于关羽个人来说还有曹操这根救命稻草。倘若曹操真的打来,凭借曹操与关羽的交情,至少也不会杀掉关羽。这一点上赵云就又不太一样,他与曹操和孙权之间都没有什么交情,所以前三镇关羽都已经完胜赵云了,其余一些些许的细节和这三点比起来都显得微不足道,那么也就是说派关羽守荆州的问题上,刘备并没有用错人,

但是结果就是荆州确确实实丢了,被孙权打回去了。之前两个人还是盟友关系,为何一夕之间就反目了?这其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其一、刘备入川远比之前想象中的困难,特别是张飞率领着可是主力军入川,赵云和诸葛亮负责侧翼方面也带走精兵强将,留给荆州关羽的也就剩下质量较差的兵,而且入川的时间同样拖得比预计时间要久的多。刘备如此大的动作势必也会惊动孙权,孙权眼看刘备的地盘越来越稳固,一旦再占据凉州,以汉中和荆州两个着力点去夹击曹操话,接下来也就轮到自己了。而且孙权也不可能对刘备反复难养的特性和老大杀手的名号置若罔闻。特别是孙权和鲁肃也一直在为收回荆州而努力着,孙权绝不可能给刘备这个明目长大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花着自己的钱给做大的机会。

再看三国之绝密档案失荆州篇

其二、就是刘备的不地道。这个荆州的归属问题,刘备没有去直接面对,而作为昔日的中间人诸葛亮也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而和刘备签署过借荆州文件的周瑜已经去世,周瑜虽然也有自己的私心,想要把刘备控制在荆州自己先入川,但可惜造化弄人周瑜早早的故去,接下来的鲁肃虽然不属于强硬派,但是却也依然在为荆州的回归而努力,孙权和鲁肃的一次次外交失败后,特别是最后提出和亲,关羽竟然十分轻蔑的表示自己的虎女焉能配犬子,这个时候整个东吴阵营对于关羽的不满也达到了顶点,这也为孙刘联军的闹掰的奠定了基础。

其三、关羽自身也是有一定的问题的,刘备远在西川对于孙权的动向和变化不是第一时间知晓,而且刘备至少暂时是要维护孙刘联军这个同盟关系,但是关羽的外交决策却使得孙刘两家早早就处于了崩塌的边缘,紧跟着就是关羽配合刘备一路进攻汉中另一路进攻樊城,孙权这边依然是在跟张辽对峙,夏侯渊先丢了汉中,张辽那边曹操早已不能加派兵力,所以荆州这边曹操是拼了命也得守住。关羽则是同双方交恶,但是前面说了刘备入川带走了大半的主力部队,关羽这边本身可调度的兵力就不多,而且樊城这边曹操一次次的派遣援军已经凸显了要誓死守城的决心,关羽虽然得了天时有了水淹七军的上佳表现,但是不得不说这次作战从全局角度来看是完全失败的。

其实荆州的问题只是上天跟刘备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或许也是这位老大杀手应得的下场吧!当时即便荆州有诸葛亮在,但是从正史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于元老集团是根本惹不起的,而且关羽是荆州的最高指挥官。部分人甚至认为是诸葛亮故意害死的关羽,但是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诸葛亮想要获得实权成为刘备阵营的掌舵者不假,但是诸葛亮可不傻,这个时候如果死了关羽刘备可以说再无可以仰仗的战斗力,所以关羽对于诸葛亮也说也有非凡的意义。而失败的原因和主流的说法并无大出入,所以今天我是着重对于荆州失守刘备没有用错人,关羽才是刘备身边可用的人之中最优的人选问题上进行探讨,因为本人水平有限,所以有说的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指点。

一下期,我将会对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来进行点评,前面我在汉献帝篇和袁绍篇都已经提到那是东部诸侯围绕汉献帝合法身份展开的战斗。下一讲中我将会着重讲解盟军背后的阴谋。欢迎大家到时来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