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坑!我們分析了158個案例,總結出常見口腔糾紛6大因素

近年來,醫療糾紛呈逐年上升趨勢,患方要求的賠償數額越來越高,甚至時不時就出現傷醫、殺醫、醫鬧等情況。

我們一塊來回顧一下這幾天在網絡上沸沸揚揚的兩起事件。

1

安徽涇縣殺醫事件

2018年3月14日下午15時許,涇縣醫院胃鏡室發生一起持刀傷人案件,犯罪嫌疑人衛某使用隨身攜帶的匕首將該院醫生趙某捅傷。醫生趙某因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於18時50分死亡

目前,犯罪嫌疑人衛某已被公安機關控制,案件正在全力偵辦之中。

2

2018年2月28日20時,患兒柳某某就診于徐州市兒童醫院,入院診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次日病情突變,經搶救無效於3月1日12時死亡。從入院到死亡,不到24小時。面對孩子的死亡,家長對醫院的診療行為提出異議,形成糾紛。經徐州市兒童醫院學術委員會專家討論,認為患兒死於暴發性心肌炎。

最終,雙方在徐州市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主持下,達成補償患兒親屬99萬元的協議,並簽章確認

避坑!我們分析了158個案例,總結出常見口腔糾紛6大因素

相比其他科,口腔科作為醫患糾紛發生較少的科室,通常會在哪些方面引發醫患矛盾甚至產生糾紛呢?我們通過分析158個案例,幫你總結出6個可能引發糾紛的因素。

我們先看看下面這段發生在某口腔診所醫患糾紛視頻。

患者牙被磨小,怒砸口腔前臺電腦——原因:缺乏醫患溝通。在磨牙前可以出具一個動畫或者視頻告知患者做牙冠需要磨除部分牙釉質,另外還需要和患者簽字確認好,這樣就不至於患者不理解,而醫生覺得遇到了蠻橫不講理的患者的情況)

1.醫療技術方面

大部分患者由於牙痛明顯,心情焦慮加之對診療懷有畏懼心理,就診時希望得到醫生細心關懷和服務,而醫務人員在操作過程中由於技術不熟練導致操作失誤。

這種情況多發生於實習醫生或低年資醫生中,也有個別執業時間較長的醫師平時不注重專業理論知識學習,臨床技能一直處於較低水平,在工作中操作失誤在所難免,給患者增添不必要的痛苦。

2.門診就醫流程複雜、候診時間偏長

患者就診前期辦理就醫卡、掛號等排隊耗費一定的時間,造成患者進入診室後就診時間不確定,並且就診可能面臨較複雜的根管治療等處理。所有這些過程耗時均較長,平均達 30~60 min。常有患者在導診臺或主診醫生處發洩不滿情緒。

3.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欠佳

有些醫務人員由於工作壓力大或家庭及其他方面的各種矛盾,往往會把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中,接診時漫不經心,態度冷漠,不能耐心解釋患者提出的治療問題,忽略了對患者的告知義務,且沒有站在患者的角度詳細分析講解病情。

4.醫患溝通不足

每天接診來自社會各個不同層次的患者,有些醫務人員觀察能力不夠、溝通能力不強,主要在於與患者分析解析病情時過於簡單,沒有洞悉患者的認知能力和心理變化,這種“無效溝通”表現在以下方面:

  • 對患者進行治療的操作過程前後,沒有充分告知患者每次治療後的正常反應和診療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意外,使患者對治療的期望值過高;

  • 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提供給患者的幾種治療方案,沒有讓患者依其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在患者沒有充分理解和認可的情況下自行確定治療方案

  • 脫離患者的自身情況,盲目介紹價格昂貴的治療材料,或過高許諾而達不到患者的期望效果;

  • 醫生責任心不強,工作中疏忽大意,操作不當引起的診療失誤,又沒有及時向上彙報採取補救措施,待患者出現症狀時處於被動。引起以費用和治療效果為主的醫療糾紛 。

5.醫療文書書寫不規範

病人常以醫療文書作為病情診斷依據,而少數醫生醫療文書書寫不規範,字跡潦草難以辨認,記錄不全甚至不作任何記載,一旦出現問題沒有任何有利的文字支持,這種疏漏就會成為患者有利的舉證,常常會引起民事訴訟性醫療糾紛

6.其他方面原因

有一部分並非醫務人員的責任,而是部分患者及家屬缺乏對疾病的認知,在常規診療中出現意外,一旦發生不盡人意的情況,就會認為是損害了個人利益,要求賠償,甚至有醫鬧行為。

醫患無小事!

最後,希望口腔門診、醫院在防範口腔醫療糾紛方面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在工作中採取“早發現,早參與,早解決”的“三早”方針,爭取少發生甚至不發生糾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