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秒杀式信用卡盗刷

名车1元卖、住房低价抢、价值数千元的手机只要1元、数千元的化妆品只需一二百块……这是近年来网上兴起的“秒杀”购物。如今“秒杀”消费已然成为网购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很多网民还没享受到省钱实惠,就先遭遇了不法分子的购物陷阱,信用卡被盗刷。

据统计,以“秒杀”为圈套的信用卡被盗大多是利用木马程序盗取消费者的网银密码和动态口令,从而达到窃取消费者金钱的目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伪装知名购物网站的“秒杀“网页。它会引导受害者登陆假冒的网上银行,骗取网银账户密码并转走其中的资金。

二是在网页链接中暗藏木马病毒的“秒杀器“软件。能够控制受害者的电脑,从中获取受害人的信息。

今天烟台网警跟大家讲讲信用卡盗刷还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手段需要广大网民警惕。

案例一:登山爱好者吴先生,在健身俱乐部里的某登山用品专营店向他推荐登山用品的优惠卡,吴先生觉得对方产品的品质不错,就索性办了一张。

当时在填写相关资料时,对方工作人员再三嘱咐,要将信用卡正面的卡号和背面的三位数尾号都填好,对此,吴先生并未产生疑问,信用卡上的信息都是印上去的,应该都可以公开。几个月之后,吴先生还款时才发现,自己卡上的透支额度大大超过了自己所花的钱数,密码还在,信用卡却被盗用了。

持卡者千万不要认为印在信用卡上的信息即是可以公开的,特别是信用卡背面的三位数字验证码,它们具有的是密码性质的功能,信用卡本身存在两种支付方式,过卡支付和离线支付,过卡支付通过输入密码来进行交易确认,离线支付则是通过卡号和背后的验证码来默认协议完成。

案例二:喜爱购物的小敏,从今年5月以来,不断收到不同银行的催债电话,小敏并未在这些银行申请信用卡,因此并未放在心上,直到最近,小敏收到某律师事务所的催债账单,上面的信息和消费记录让小敏吓出了一身冷汗,以小敏身份证号申请的信用卡,透支近10万,其立即报警。

经民警再三询问,小敏想起,曾在某商场的门外,摆放的银行卡申请桌处,申请过信用卡,因当时办卡礼品是心仪已久的瑞士军刀,小敏的身份证、信用卡都被对方留下了复印件。盗取个人信息后,申请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信用卡诈骗中最常见的类型。

网警提醒:广大网民切莫因贪图小便宜而被骗,要保护好个人信息,日常生活中不要将信用卡信息透露给他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身份证和信用卡应尽量分开存放,防止丢失后被不法分子利用作案。使用的电脑建议安装防火墙软件,提高计算机自身安全防护能力。网购过程中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对一些不知名的网站、网页和链接不要轻易点击、下载,一旦遇到需要输入账号、密码等环节,一定要仔细核实网址是否准确无误,再进行填写。离线交易经常用于预订酒店、机票等,只需提供信用卡卡号、有效期和背后的三位数字即可消费。

警惕秒杀式信用卡盗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