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奧匈帝國解體了,都成爲哪些國家?

滄桑的小老鼠


經過回答問題,我發現很多時候,說很多話,不如上個圖。

所以就按照圖片就行說吧。

回答大綱為:

1、在一戰前,奧匈帝國的行政區劃

(1)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歐洲戰場

(2)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世界形勢

2、現在的世界

3、奧匈帝國分裂大事件

(1)奧匈帝國的分裂

(2)奧匈帝國的二元制

下面是詳細介紹。

1、在一戰前,奧匈帝國的行政區劃

(1)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歐洲戰場


(2)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世界形勢

2、現在的世界

3、奧匈帝國分裂大事件

(1)奧匈帝國的分裂

奧匈帝國在一戰之後解體、分裂為多個國家。在其領土上新成立了四個國家: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同時其部分領土被意大利、羅馬尼亞、波蘭和南斯拉夫佔領。  

隨後,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分裂為南聯盟、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和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

2006年6月3日塞黑解體,黑山“公投”獨立。

因此從奧匈帝國分裂出的國家有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等,此外波蘭、羅馬尼亞、意大利也獲得部分前奧匈帝國的領土

(2)奧匈帝國的二元制

奧匈帝國從名字就能看出來,就是奧地利-匈牙利帝國,英語裡面則是Austria-Hungary。由於這是一個二元制帝國,所以主體國家有兩個,但是如果非要說的話當然是奧地利更主體一點,畢竟奧皇兼任匈牙利國王。  

奧匈帝國的主體主要是奧地利和匈牙利,在奧匈時代這是帝國內兩個最大的國家,一戰後奧匈解體主要解體為奧地利,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四個完整國家。原匈牙利境內的特蘭西瓦尼亞割讓給羅馬尼亞,奧匈東部領土如倫貝格等地割給波蘭。波黑,斯洛沃尼亞等地併入南斯拉夫。原奧地利境內南蒂羅爾割讓給意大利。


如果您喜歡或者有幫助,不妨點個贊,關注一下閱讀修身。閱讀修身:一個關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會,小說,熱愛閱讀的教育問答達人。


閱讀修身


謝邀。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在討論到對戰敗國如何處置等諸多問題時,要不要分裂這個曾經十分龐大的帝國,使其成為若干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協約國內部也是有分歧的。因為有人擔心,帝國內的民族矛盾本就十分尖銳,政治流派眾多,各種主義盛行,如果戰敗的帝國被肢解,是否更容易引發動亂,成為歐洲最不安定的源頭。但另一派認為,民族自治已是潮流不可阻擋。最後,還是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一錘定音,奧匈帝國就這樣不復存存,歐洲版圖從此改變。

於是,一個奧匈帝國,變成如下眾多國家: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再分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匈牙利、南斯拉夫(1991年至1992年間再獨立成馬其頓、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塞爾維亞和黑山)。另外,原奧匈帝國的部分領土,又被分別併入了羅馬尼亞、波蘭和意大利。

為什麼分成這些國家,當時的原則是,民族自決與自治。但是,奧匈帝國多年征戰、兼併、出讓領土的歷史,讓這一大片土地上的民族問題和疆域問題,複雜又糾結。所以,在國土的劃分或者合併上,本無萬全之策,加之草率,為後來埋下了許多隱患。如匈牙利,1849年曾建立獨立的共和國,有完整的疆域和管理機構,1867年被併入奧匈帝國。一戰後再次獨立的匈牙利,疆域與1849年時有很大不同,喪失了原人口的一半和原領土的70%。所以,它和奧匈帝國一樣,也是被肢解的。加上奧匈帝國時期的工業、農業、交通和通訊、國防、科研與教育資、市場資源,均不可能平均分配切割,再加上後來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等問題,於是才有後來的一系列變故。


世界真的很大


奧匈帝國曾經是真正意義上的歐洲第一大國,如果不跟俄羅斯比的話,它存在的時間裡歐洲大陸上就沒有一個國家比它的幅員更加遼闊。曾經的奧匈帝國不僅僅是一個由奧地利和匈牙利兩個民族國家拼起來的國家,而是一個佔據著中東歐大片優質土地、甚至把觸手伸到了南歐巴爾幹半島的國家。當然這個國家的內部可以說是危機四伏的,各種分裂勢力橫行。等到了一戰結束以後,連德國都丟失了自己的東普魯士,就更別說這倒黴的奧匈帝國了。
奧匈帝國分裂以後,繼承國一共有八個,很多都在今天的世界舞臺上仍然存在著。
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t:這個國家就是現在意義上的奧地利,已經成為了一個發達的民族共和國。
匈牙利民主共和國:從匈牙利王國轉變過來的國家,經歷了後來的蘇聯傀儡時期,一直到今天的匈牙利共和國。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捷克是奧匈帝國的工業中心,因此在離開奧匈帝國以後,捷克斯洛伐克曾經是世界軍工第七大強國,實力相當了得。當然它也經歷了蘇聯支配的傀儡時期,且隨後由於兩個民族的矛盾又分裂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國。
波蘭第二共和國:這就叫吃了我的吐出來。波蘭復國有很大程度上就就是指望著奧匈解體。
羅馬尼亞王國:又是一個重要的東歐國家。在奧匈帝國內部時是抵抗俄國的前線陣地,在解體以後選擇了跟納粹德國跑,最後又被蘇聯帶走了。
西烏克蘭人民共和國:本來不存在的概念。
斯洛文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國
塞爾維亞王國:這兩個國家構成了後來南斯拉夫的主體。但是因為內部民族太過複雜,最終也是不得不越分越小,根本捏不到一起去。
更多關於一戰的歷史知識,請關注頭條號“地球知識局”。

地球知識局


奧匈帝國在一戰之後解體、分裂為多個國家。在其領土上新成立了四個國家: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同時其部分領土被意大利、羅馬尼亞、波蘭和南斯拉夫佔領。

奧匈帝國的主體主要是奧地利和匈牙利,在奧匈時代這是帝國內兩個最大的國家,一戰後奧匈解體主要解體為奧地利,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四個完整國家。原匈牙利境內的特蘭西瓦尼亞割讓給羅馬尼亞,奧匈東部領土如倫貝格等地割給波蘭。波黑,斯洛沃尼亞等地併入南斯拉夫。原奧地利境內南蒂羅爾割讓給意大利。


十項全能斜槓青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場王朝毀滅戰爭,一戰後封建皇權徹底衰落。溫莎家族統治的大英帝國江河日下;霍亨索倫家族對於德意志帝國的統治、羅曼諾夫家族對於沙俄帝國的統治、哈布斯堡家族對於奧匈帝國的統治全部崩潰。而奧匈帝國算是最慘的,連國家的完整都保持不了,分裂成了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這四個主要國家。

其實在一戰之前奧匈帝國從數據上看確實是強國之一,奧匈帝國的國土面積達到68萬平方公里,位列歐洲第三;奧匈帝國的人口達到5135萬,位列歐洲第三;工業實力雄厚,位列歐洲第三;資源總儲備和動員總兵力,位列歐洲第四;農產品種類和原油產量,位列歐洲第一;特別是奧匈帝國最重要的斯柯達兵工廠火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其實也正是這種表面上的強大,讓奧匈帝國有了參與一戰的勇氣,可惜強大的表面下暗流湧動,奧匈帝國連沙俄都打不過。而造成奧匈帝國虛弱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複雜的民族、宗教問題。

奧匈帝國內部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民族能夠佔據絕對多數,其中日耳曼人23%、匈牙利人21%、捷克人12%、波蘭人11%、烏克蘭人8%、克羅地亞人7%、塞爾維亞人6%、羅馬尼亞人5%、斯洛伐克人3%、斯洛文尼亞人3%、意大利人3%;另外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五個宗教在奧匈帝國內部都有大批信徒。這種民族和宗教上的隔閡最直接的一個體現就是奧匈帝國內部缺少全國通用的官方語言,在軍隊中官兵之間經常語言不通,還要找翻譯,這在戰場上還怎麼打仗?

奧匈帝國這樣特殊的歐洲國家會出現就不得不提到哈布斯堡家族,哈布斯堡家族起源於奧地利,統治時期從1282年一直到一戰。哈布斯堡家族依靠聯姻手段獲得大片領地,全盛時期控制了整個歐洲除沙俄以外三分之一以上的領土。1867年,為了挽救哈布斯堡家族的日趨衰落,弗蘭茨一世強行將家族名下的5個王國、7個公國、1個侯國、1個地區、2個省份、1個自由市合併成奧匈帝國。可以說奧匈帝國完全是建立在哈布斯堡家族的強權之上的,但是隨著封建皇權衰微和各民族意志的覺醒,奧匈帝國崩潰是種必然。

一戰之後歐美各國表面上依據民族自決分割奧匈帝國,但實際暗藏私心,使得領土劃分問題多多,弄得分裂後的各國人民生活更加困苦,民族矛盾更加尖銳,東歐和巴爾幹地區戰火不斷,至於獨立前各族人民期望的美好新生活是完全不存在的。

奧匈帝國組成部分:波希米亞王國、達爾馬提亞王國、加里西亞-洛多梅里亞王國、匈牙利王國、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王國;奧地利公國、布科維納公國、卡林西亞公國、卡尼鄂拉公國、薩爾茨堡公國、西里西亞公國、施蒂利亞公國;摩拉維亞侯國;蒂羅爾和前阿爾卑斯地區、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濱海省份、裡耶卡自由市。


當狗容易做人難


奧匈帝國,又名雙元帝國,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最後一個國家。1867年2月,匈牙利獲得自治,同年奧地利帝國正式改組為奧匈帝國,奧匈帝國是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組成的政合國。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宣告解體。


(一戰時,奧匈帝國疆域圖)

1918年夏,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戰事對同盟國越來越不利,而此時龐大的奧匈帝國也已經無法將這眾多民族聯合在一起了。其他成員也對奧匈帝國逐漸喪失信心。主要表現在此時的奧匈帝國經濟發展已徹底停止,新的經濟發展希望也消失了。在這些條件下,一系列地區相繼宣佈脫離奧匈帝國獨立。

1918年11月,奧匈帝國與協約國達成戰爭停火協議。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隨著一戰戰爭的結束,奧匈帝國也逐步開始瓦解終止。


(一戰時期,奧匈帝國軍人)

1918年10月,捷克首先宣佈獨立;之後匈牙利也宣佈獨立;特蘭西瓦尼亞大多數地區加入羅馬尼亞(這其中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數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區聯合成立了後來的南斯拉夫。

從奧匈帝國分解出的國家有:捷克、奧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馬其頓、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等。此外,意大利、羅馬尼亞、波蘭等國也從奧匈帝國分裂中獲得部分領土。

造成奧匈帝國分裂的直接原因是威爾遜的第14條裡面對多民族國家自治的支持;間接原因是經濟問題。奧匈帝國原是一個統一多民族國家,勝利的時候大家想法統一。一旦失敗了,馬上樹倒猢猻散。

奧匈帝國原是歐洲傳統強國,也是20世紀初世界八大國之一(美、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日本、奧匈帝國)。隨著一戰的結束,龐大的奧匈帝國最終被肢解分裂成十個國家。戰後,戰勝國承認這些新的邊界,這大大改變了當地的政治地圖。

奧匈帝國曾是地跨中歐、東歐、南歐的一個幅員遼闊的強大帝國。鼎盛時期,其國土面積在歐洲僅次於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排名歐洲第三;人口數量也僅次於俄羅斯和德意志,排名歐洲第三;此外奧匈帝國機械儀器製造業繁榮,鋼鐵軍火工業雄厚;資源總儲備廣泛;特別是農產品和原油產量豐富,在歐洲排名穩居第一!

奧匈帝國的最終徹底分裂,既有外部的大時代背景,也有其自身原因。


小司馬說






1918年夏,戰敗的奧匈帝國內各地區紛紛宣佈獨立,10月28日捷克首先宣佈獨立,匈牙利其次。

特蘭西瓦尼亞

大多數地區加入羅馬尼亞,其中還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數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區聯合組成了後來的南斯拉夫。戰後戰勝國承認這些新的邊界,大大地改變了當地的政治地圖。一系列條約保障這些邊界的合法性。


山壟耕田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或者說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徹底崩潰,其分裂成為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波蘭等國家。後續歷史發展如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又再度分裂成為今天的若干個主權國家。一戰之後的分裂,使得奧匈帝國淪為了一個歐洲小國,即奧地利,再也不負歷史上的榮光。從威震歐洲的神聖羅馬帝國到只靠藝術揚名的奧地利,這其中的過程令人唏噓。

奧匈帝國的解體擁有深刻的歷史原因。在帝國末期,其境內至少存在11個民族和7種不同的文化。更嚴重的是奧匈帝國並不存在主體民族,哪個民族都沒有超過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並且大部分民族還和奧匈帝國外的主權國家同源同種。在歐洲民族主義興起的年代,奧匈帝國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1867年前後,奧匈帝國迫於國內壓力改變統治策略,向境內的匈牙利人做出了妥協,改為二元帝國制,日耳曼人和馬扎爾人共同治理帝國。然而,這種妥協從長遠上看是個敗筆,因為奧匈帝國境內其餘的民族也希望獲得更多自治權利,既然帝國可以給匈牙利放開,那麼就也應該給自己放開。這就造成奧匈帝國境內的民族主義運動更加蓬勃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奧迪帝國的民族政策就成為國內政治的中心,帝國統治者精心策劃民族政策,搞制衡搞分化,一切的目標就是避免國家的崩潰。當然,一戰的失利使得這一努力最終都化為泡影。


法大庶吉士


奧匈帝國又名雙元帝國(Duale Monarchy)、二元帝國,位於歐洲中部,鏈接德國、意大利、東歐、波蘭,幅員遼闊。歷史上屬於歐洲傳統五大強國(俄、英、奧、法、普)之一,也是一個軍事、經濟、領土、資源和人口都名列各國前茅的世界級強國,它的存在時間從1867年奧匈和解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

一戰前夕,奧匈帝國陷入內憂外患,外有列強崛起,內有民族、經濟等嚴重的矛盾。薩拉熱窩一聲槍響最終引爆巴爾幹導火索,奧匈帝國最終解體。

今天和奧匈帝國有關係的國家有——

  1. 奧地利第一共和國從奧匈帝國分離出來,繼承了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正式國號叫做奧地利共和國。今天是奧地利。
  2. 匈牙利民主共和國從奧匈帝國分分離出來,今天是匈牙利,
  3. 南斯拉夫王國,現在分成 塞爾維亞、 黑山、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克羅地亞、 斯洛文尼亞、 馬其頓、 科索沃(未獲廣泛承認)。
  4. 波蘭第二共和國,今天的波蘭。
  5. 羅馬尼亞。
  6. 意大利北部地區,屬今天的意大利。

HannibalLecter


1918年10月4日,奧匈帝國議會的議員宣佈所有帝國的民族都享有自決權。奧匈帝國的末代皇帝卡爾仍然夢想著可以維持帝國最後的一點點尊榮,同時宣佈帝國轉為聯邦,所有的足可以擁有自己的國家委員會。但是對於奧匈帝國來講,為時已晚,時機已過,一戰時期正是民族主義運動的高潮,所以很快帝國就四分五裂。

同年的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在布拉格成立;10月29日,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組成了南斯拉夫王國;11月2日,匈牙利也宣佈脫離二元帝國;甚至君主國德語地區的居民代表也在10月21日自行成立“獨立的德意志奧地利國家臨時國民議會”。11月3日,仍在意大利前線作戰的奧匈帝國軍隊向協約國投降。十天以後,臨時國民議會宣佈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成立,古老的哈布斯堡帝國的歷史就此完結。

法理上,卡爾皇帝並沒有退位,但是已經沒有實權的他被迫流亡,後來死於異鄉。取代奧匈帝國的舊有版圖的是一系列的新興國家: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其中南斯拉夫的領土得到了極大地擴張,舊帝國的波斯尼亞、克羅地亞、伏伊伏丁那和斯洛文尼亞都歸了它。羅馬尼亞得到了特蘭西瓦尼亞,波蘭得到了加利西亞,捷克斯洛伐克在領土上並沒有擴張許多,但是保留了帝國原有的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區域,匈牙利也沒有擴張版圖。儘管這些新興的國家勢頭正旺,貌似美好的明天就在眼前,然而現實是,這片區域再也沒有可以制衡新崛起的德國的大國勢力,這些新興的小國必然會捲入新一輪的掠奪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