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59725205727
“秀才”的本義就是指優秀的人才。《管子*小匡》裡有一段說“農人之子常為農,樸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意思是說,即便是農人之子,世代為農,如果有特別優秀的才華才也可以選拔為士。在先秦時期,對於“秀才”沒有一定的考核標準,只是對優秀人才的一個統稱。
到漢代的時候推行察舉制選拔官吏,“舉秀才”是察舉的項目之一。舉秀才在漢代是地方政府來考察和推舉,算是官方的正式行為,就不同於先秦時泛指優秀人才。東漢末年,對於這種察舉制諷刺的民謠說“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說明這種察舉制度已經徹底失敗了。
“秀才”地位最高的時候應該是唐代。隋唐時期創立了科舉制,其中就有秀才科。唐代初年秀才科取士的地位非常高,而人數也一科只有一兩人而已。這個時期的秀才指的是舉人中博識高才、強學待問、無失俊選者,秀才科錄取可以直接任職為正八品官。
宋代開始,秀才的地位急轉直下,凡應舉者都可以稱為秀才。明清則稱州縣生員為秀才,俗稱“相公”。明清秀才的地位非常低,僅代表有功名在身,享有免除徭役、見父母官不用下跪等一些基本特權,秀才本身卻是不能直接當官的,也沒有身份帶來的直接收入。好多秀才可能一輩子都未能在科舉的道路上再更進一步,只能以教村學為生,經濟來源不廣也就很窘迫,所以有“窮秀才”的稱呼。
所以說,秀才的含金量在古代不同時期也是不同的。現在的當今社會,可能一般受到過高等教育的普通大學畢業應該能和明清時期的秀才境遇差不多。
沅汰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分朝代來看。
秀才在中唐之前的地位極高,到後來就越來越低,甚至一度變成了讀書人的泛稱。
這就像我們現在濫大街的“美女“一詞,一開始是真指美女,而現在,美女似乎只代指性別,大街上叫一聲美女,十有八九前面的人都會轉頭。
但總體來說,古代秀才與如今社會的讀書人比起來,含金量依然不低。聽我一一道來。
秀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漢,那時選拔人才的機制以察舉製為主,漢武帝詔令民間各地舉薦人才,秀才因而得名,非常直白,就是才能秀異之人;後在光武帝時期避諱,改為茂才,到三國時期又複名為秀才。
到隋朝,隋文帝推行科舉制,設立秀才科。秀才是博識、強學和策問都最為優秀的俊選者.因其標準太高,隋代舉秀才不過十人,其地位及稀少程度可見一斑。
隋滅,唐朝沿用科舉制。唐初,秀才科為貢舉科目之最,其聲望高於進士科,所定的標準高,錄取的人數很少,很多讀書人因而畏而不敢求試,由此造成了秀才科並沒有推行多久便被廢棄,主流還是進士科與明經科。
在唐玄宗之後,凡稱作秀才的,一般都是進士科,甚至慢慢開始被泛指為讀書人。
到了明清,又稍有不同,讀書人參加童生試,通過縣試稱士子,繼續通過府試稱為童生,院試錄取者便稱為秀才。
之後才可以進行鄉試,通過者稱為舉人,最後才有資格參加會試及殿試,後者便是真正的功名星光大道。
有人認為明清時期的秀才可算是如今的大專級別,我覺得欠妥。如今九年義務制教育讓絕大多數人都獲得了受教育的權利,然而在物質和教育不甚發達的古代,整個社會的文盲率是極高的,讀書人非常稀少。秀才通過的雖然是最基礎的童生試,但遠遠比如今的大學生少得多,因此縱向比較,秀才含金量遠在如今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之上。況且秀才還有免稅、見官不跪之類的特權,從這個角度如今的博士恐怕是要羨慕的:)
而唐玄宗之前的秀才,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一定是真正出類拔萃的人才,用鳳毛麟角形容並不為過。其仕途不可限量,地位跟之後的秀才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在如今,我似乎無法找到與其對等的,國家傑出青年?高考狀元?諾獎獲得者?長江學者?院士?似乎都不恰當。
經史通義
中國古代長達2000多年,秀才含金量隨著時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漢唐時期“秀才”待遇最高,明清下降很厲害,我這裡就簡單談一下明朝秀才所享受種種特權,至於相當於今天什麼,那是題主你自己體會。
在明代秀才在徭役上是有優免政策的,在萬曆三十八年之前,明朝秀才可以優免糧二石、丁二人,在萬曆三十八年以後,秀才可以優免八十畝地。
看上去這點優惠似乎不算什麼,但是這要看和誰比。
如果和明代普通老百姓相比,那麼明代秀才所享受的優待和普通老百姓相比,簡直是兩個世界的人。
明代社會相比之前朝代,對社會控制很嚴。明朝戶口,分為三類,即民戶、軍戶、匠戶。民戶中包括儒戶、醫戶、陰陽戶,軍戶包括校尉、力士、弓鋪兵(負責巡查、警戒的地方武裝);匠戶包括廚役(供京師太常、光祿寺辦膳時驅使的戶)、裁縫(供官府役使的裁縫匠人)、馬船(駕駛運河中運送官物官船的民夫)。此外,沿海有煮鹽的灶戶,寺院的僧戶、道觀的道戶等等。
明朝徭役對這三類戶口都有嚴格的規定,明代徭役有多重?到了宣德、天順(明英宗)時代,因為徭役太重而逃跑的老百姓根據統計,差不多有一兩百萬之多。相比負擔沉重徭役的普通老百姓,免除徭役的明朝秀才簡直就是天上人。
除了徭役,還有政治待遇與經濟待遇。
明代百姓見官員時,行拜首禮的,別說民眾,就連利瑪竇這樣的西方傳教士,因為沒有明朝功名,一樣必須跪著和官員說話,直到官員要他起來的時候才能起來。
而秀才是可以見官不跪的。
像秀才裡的優秀分子,比如廩膳生,國家甚至給予補貼,一個廩膳生每月國家補貼一石大米,而在明朝,除了明末,根據歷史學家估算,一石大米賣0.8—0.9兩白銀。
再加上學田等收入,一名秀才大概每年可以獲得12兩銀子的補貼。
而根據歷史學家們的統計,一般明朝秀才,低的一年可以拿到8兩銀子,多的可以拿到18兩,而同時,明朝衛所兵裡的徵操兵(戰兵),一年收入4.8兩—6兩。
明代秀才收入遠高於明朝衛所戰兵。
更何況明代秀才除了這些正常收入,還有許多不正常的額外收入,明代史料有如下揭示:
至於請託行私,起滅罔利;包攬錢糧,隱蔽差役;請祀名宦、鄉賢,管分齋膳、廩糧;鄉飲邀速賓介,祭祀營求監宰;進學先為保引,行禮圖充導贊;扳親人族,上書獻詩;奪授生徒,勒索束脩;霸佃學田,佔種拋荒;放債收租,過取利息;科舉起貢,爭論盤纏;身具衣巾,雜乞人而待賑;手提秤鬥,作牙儈而不辭。傍驛遞,撥馬差夫;予裡甲,掛牌銷卯;當行坐鋪,賭博贏錢。彼方得意,何有愧顏?
這則史料揭示了明代秀才的不正常的額外收入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包攬錢糧、硬幫中保,藉此獲得“二三錢轎馬”;第二部分是包攬詞訟,囑託公事,從中獲利,亦即到府、縣衙門裡去說人情。
所以說,明代秀才相比舉人等高級士人,當然整體可以算是窮困潦倒,然而對比普通明朝百姓,明代秀才含金量那是相當的高。
蘭臺
想知道古代秀才含金量有多高,首先咱們得把這個問題細化一下——請問你說的哪個朝代的秀才?
要知道,漢朝就有秀才,唐朝也有秀才,明清兩朝更有秀才,這不同朝代的秀才含金量,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
在唐朝,秀才如鳳毛麟角,考取非常難,地位非常高,甚至比進士的地位還要高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唐朝科考,進士可以搞出來幾百名,秀才最多搞出一兩名,有時候乾脆就沒有。換句話說,很可能所有人都當不上秀才,你只有當進士的資格,而沒有當秀才的資格。
打個比方,如果說唐朝的秀才是吳彥祖,是林志玲,是劉亦菲,是埃及豔后,而唐朝的進士則只能是三線藝人、九流明星、海天盛宴的外圍模特。
可是到了明清兩朝呢?呼啦一下子完全顛倒過來了。所有人都知道,明清兩朝的秀才只是科舉考試的初段,考中了秀才之後,還要再考舉人和進士。進士第一,舉人第二,秀才只能屈居第三,被壓在科舉金字塔的最底層。
假如各位想知道唐朝秀才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我舉個例子就清楚了:
唐憲宗在位的時候,有一年科舉考試,大約39000名考生參加了州縣一級的初級選拔,1200名考生得以通過,成為地方官府保送到中央的“舉人”;這1200考生到了京城,其中170名考中了進士。
可是那一年有多少人成為秀才呢?答案是:只有一個人。
為啥只有一個人成為秀才?因為那時候的秀才是必須得到皇帝御筆親點的全才!既要精通詩詞歌賦,又要精通文韜武略,同時還要在道德層面出類拔萃!
秀才在唐朝的含金量,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中科院院士+社科院院士+諾獎得主。
可是到了明清兩朝呢?秀才的含金量驟然下降。如果說進士是院士級別,則秀才只能是普通本科生的級別。
開周說宋
中國科舉制度到了明清兩朝已經到了巔峰狀態,各項程序已經很成熟了。
從考試的種類來說,分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其中院市又包括(縣試、州市、院試),讀書人如果通過了這每一級的考試,這都會有一個頭銜。
最開始在私塾讀書的,或者從私塾畢業後在自己家中學習的讀書人,都叫童生,這和年齡沒有任何關係,在古時候還有六十多歲的童生,很正常。
如果這個童生通過了院試裡面的三場考試,那就通過了所謂的童試,具備向上升級的能力了,那可被稱為生員,也就是我們稱的秀才。
秀才下一步參加的考試是鄉試,上面說過的院試是在省城進行的,而這個鄉試也是在省城進行。不同的是院試的主持者是本身的學政,而鄉試的主持者是朝廷從中央派下來的官員。
秀才如果通過鄉試,則就是舉人了。舉人已經可以當官了,而且身份很高,見知縣級別的官員都是可以有座位的。
舉人下一步是參加在京城由禮部組織的會試,通過會試的舉人被稱為貢士。
貢士下一步就有資格參加最後一部的殿試了,殿試一般由禮部尚書主持,皇帝參加,過了殿試,就是進士,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所以秀才的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考中了秀才,雖然不能直接做官,當時也能保證你這一輩子吃喝不愁,不用務農為生了。今天的考試級別和古代不同,不是升級制的,而是根據年齡和學歷的增長而進行的考試,沒有可比性。
如果真要硬性比較的話,按照今天的學歷劃分:專科、本科、碩士、博士來算,秀才勉強可以對得上本科這個級別。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秀才是古代科舉考試中最低一級的功名,加上古裝劇中秀才總是以貧窮、迂腐的形象出現,導致了多數人對秀才的誤解。
事實上,在古代,特別是明清時代,秀才的待遇很好,“含金量”很高,比現今的公務員一點都不差。
具體如下:
一、可以免除徭役。
不僅秀才自己不用服勞役,而且可以有兩名親戚跟著沾光!勞役,即是做苦力,如挖河修堤,修陵建城等,是古代一種繁重的義務勞動,家家戶戶必須出勞工。
二、可以免除賦稅。
也就是不用交公糧。家裡一旦考出了一個秀才,全家就可以不用交公糧。在那個年代,這條誘惑實在太大,從此全家人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實在令人羨慕。
三、可以不跪縣令。
我們看到,在古代,老百姓一旦疑似犯了法,拖到公堂上,不問三七二十一,先打幾十大板,再問罪。
但是,秀才與人發生糾紛,作為嫌疑人的秀才,不必親自到衙門起訴,應訴,由家人代理即可。
地方官員,也不得隨便抓人。到了大堂,享有不跪縣令、不準隨便用刑這樣的特權。“刑不上大夫”,就是這個意思。
若要批捕,需報到省學政批准,或取消了秀才功名才可以,確實有罪,不受體罰,只要拿錢贖罪即可。
這些在法律面前所享有的特權,讓秀才掙足了臉面。
四、秀才享有言論自由的特權。
在古代,只有博取了功名的人,才可以對世事進行評說,有言論自由,可以監督地方官史,甚至可以質疑縣令,叫“心憂天下”。
但如果你是個平民百姓,那就叫“妄議朝政”,對朝廷發洩不滿,輕則大刑伺候,重則身家性命難保。
五、秀才在穿戴上也與普通老百姓不同。
中了秀才,可以穿盤領長衫,頭戴方巾,腳蹬長靴,一副知識分子派頭。
著長衫是古代讀書人的象徵,而普通勞動者只能穿短衣。
在魯迅小說“孔乙己”中,穿長衫者被稱為“闊綽”,能“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裡,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而普通勞動者被稱為“短衣幫”,只能在店外站著喝酒。身份、階層立見分曉。
由此看來,古代的秀才不僅有諸多的特權,“含金量”還特別高。
所以,有書君認為,古代的秀才,從社會地位來說,絕不亞於今天重點大學畢業生及公務員。
但是,由於古今考試製度及科目不同,秀才考試的內容主要以八股文、經論、律賦、策論等為主。
所以秀才在詩詞歌賦、寫文造字方面的才能更為突出,超過如今的碩士都是有可能的,其它專業技能方面,與現代相比,就基本沒有可比性了。
因為那個時候,讀得起書的人很少,一般讀私塾或請家庭教師,教授若干年後,要有4名莊裡的頭面人物和1名秀才保舉,方可參加科舉考試中最低一級的縣試、府試,通過之後,參加院試,合格後,才能成為秀才。
可見,秀才在當地也算是百裡挑一的人才。
這樣說起來,秀才基本上相當於現在的985、211大學的學生,但從他們享受的特權來看,含金量似乎還要更高一些,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於讀書的重視程度。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說到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那就得從科舉制度來說了,因為科舉制度在明清時代最為成熟,所以我們主要說明清時代的情況。
那我們先來說,怎麼樣才能成為秀才,而秀才之後叫舉人,舉人之做進士,那麼秀才之前又叫什麼呢?秀才之前叫童生。其實科舉考試總共可以分為四場考試,童試,鄉試,會試,殿試,那我們一一來說明。
童試,就是童生參加成為生員的考試,這裡面的生員就是我們俗稱的秀才。而童試一共分為三場,分別是縣試,府試,院試,其中縣府由知縣主持,每年二月考一次,府試由知府來主持,每年四月考一次,通過了府試叫做童生。
院試是每三年考兩次,是由各省學政主持,這兩次考試一次叫歲試,一次叫科試,而通過了這次院試就能成秀才了。而秀才也分成三等,分別是一等是廩生,由公家每月發給糧食,二等是增生,沒有給糧食,三等是附生,也就是新進來的秀才。
秀才還有其他的一些特權,比如不需要交賦稅,不用服徭役,見到縣令級別的官員不需要下跪,還有就是可以當私塾先生了。有一些人,活到七八十歲,也只是個童生,成不了秀才。
那每次能考中生員,也就是成為秀才的有多少人呢?不同時期數量不一,但平均下來,每個縣差不多一次也就二十名左右,如果按院試是三年考兩次,也就是說一年只有十三名左右。
那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每年的高考,縣裡面的文理科前七名,應該能被什麼樣的學校錄取呢?第一名很有可能被清華,北大錄取,而其他人呢,能夠被排名較前的985大學錄取。
那麼答案就出來了,古代的秀才的含金量是相當的高,相當於名次比較前面的985大學的畢業生相比較。
那舉人呢,每三年一次鄉試,每次鄉試每省大約會產生一至兩百名左右的舉人,我們按一百五十人來算,那麼也就是說每年每省會產生五十個舉人,那就是相當於高考省文理科前二十五名。
那進士呢,每三年一次會試與殿試,就是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平均每次會產生兩百多人,算下來,全國每年也只有七八十名左右的進士,這個就可以相當於每年的高考各省的文理科狀元了。那狀元,榜眼,探花更不用說了,三年才各出一個。
歷史簡單說
看了幾個網友的回答,感覺,他們把問題給帶偏了。用“秀才”來對應今天的學歷、職稱或官階,這樣只怕永遠也說不出“秀才”的含金量來,也說明不了“秀才”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學歷或學位。要弄清楚,還是先看看過去的秀才都要讀哪些書吧。
啟蒙類的有:《聲律啟蒙》、《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等,然後才是“四書”、“五經”,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是《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讀完這些書才可以考秀才,有資格考秀才的人必須把上述書中的內容爛熟於心才行,絕大一部分人窮盡一生的苦讀,還不一定考上,停留在“童生”階段。那麼,一個合格的“秀才”的含金量出來了。講《論語》的于丹什麼學歷職稱?講《三國》的易中天什學歷職稱?怕是古時“秀才”們只比這二位高不比這二位低吧!另外,一個“秀才”的“算數”的水平一定得過關,都得珠算高手,讓他們搞個什麼工程預算、建築肯定沒問題。過去,各級官吏的師爺和幕僚們大多都是落第秀才出身。但是,要比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秀才”們肯定連聽說都沒聽說過,就別比“含金量”和學歷、學位了。
燕北林叢
封建社會,秀才是最低功名,府考為秀才,府:相當於現在地市級別。秀才相當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中專文科生,雖有功名,但不能做官,做官必須是舉人及舉人以上的功名,可以教書授課,在地方上受人尊敬。要說他的含金量,真不好說,過去考一個秀才真的很難,一個縣三年也只十幾個名額。不過古代讀書人真的很奇少,在鄉下幾乎百分之九十多的文盲率,婦女識字率更是麟角鳳毛,百不逢一。
我的祖上是兩代秀才,我算是第三、第四代孫。祖上沒有官職,相傳有一家學,其故址仍在,以前哥哥在那蓋了房子,現已搬遷了,只是後來家道中落了,只能說是地方一個殷實之家。在封建社會,一般窮人是讀不起書的。秀才也就相當於現在大學文科師範生,我們不能以人數多少來衡量其社會地位,畢竟時代不同了,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就是現代初中生所學的知識,或許一個舉人,甚至進士也完成不了的。相反,一箇舊時代的秀才,今天一個文學博士也不能達到對古文學剖析的高度。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規律,社會總在規律中進步。
蘄陽秀士
要想說明白古代秀才的含金量,就要先了解古代的科舉制。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成形於隋朝,在此之後,就成為了歷代朝廷命官的選拔制度。這個制度的特點就是採用一個統一的考試製度為唯一門檻,不分貴賤不分老幼,使得人才(官員)的選拔範圍非常廣泛,同時也給寒門之子提供了一條與豪門之後公平競爭的機會和平臺。
科舉制度的優缺點不在這裡討論,這裡只是說明一下科舉的具體步驟,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通過科舉入仕,應該過幾關。
首先,要成為童生。童生也是一種身份,可以進入官家學堂的身份,童生也是要經過考試,只不過這種考試是在縣以下的基層進行 。
考試通過,成為童生就可以進入公辦學館繼續讀書。一年以後進行第二次考試,這次考試一般是在縣一級衙門進行,多稱為“院試”。
院試通過,即被授予“秀才”稱號。不過每年的秀才名額是有限的,所以,院試中了秀才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的童生考一輩子也中不了秀才。
所謂秀才,就是“優秀之才”,也是待選之才。既然優秀,既然待選,就有了特權。簡單的講特權有兩個:第一,家裡出了秀才,這個家庭就可以不用交稅了,這叫“不納糧”。第二,秀才本人可以不從事勞動,不服徭役。朝廷每月補貼錢糧 專心學習,只要有了秀才的功名,一輩子如此,所以在古代考上秀才就相當於“跳龍門”。當然,光宗耀祖也算。
秀才們每年都要再進行一次更高層級的選拔,也就是考“舉人”。
秀才,儘管已經算是準“朝廷的人”了,但也只是“優秀人才”而已,在人生的競賽中,只能算是“海選通過”,要想入圍就要不斷的考,考,考。
舉人考試一般都在州,府(省級)進行,通常稱作“鄉試”。鄉試的選拔更為嚴格,名額也是有限。但是鄉試的意義已經有了本質的變化,那就是鄉試選拔的“舉人”已經算是“士紳階層”,明朝的“祝員外”、“趙員外”都是舉人出身。
“舉人”,就是朝廷官員的“候選人”。中了舉人,就算一隻腳踏進了官場的大門。
所謂“一隻腳”就是舉人做官,有兩個條件,第一是“捐官”,也就是有了花錢買官的資格。第二,是“候補”,先在朝廷籤個到報個名,然後排隊等著。
但是舉人已經不簡單的是不納糧,不服役這麼簡單的待遇了,舉人開始有“工資”了,就像現在的碩士博士有工資一樣。
在“鄉試”中取得第一名(省內)的稱作“解元”。
在接下來,人生的關鍵時刻帶來了,那就是中了舉人的“候選人”進行更高一級的全國統一“高考”,一般呢朝廷每年進行一次,特殊年份加“恩科”——皇帝特許加試。
全國考試稱作“會考”,會考過關的舉人們就有了新的稱呼“進士”。
進士也是分等級的,一般全國前十幾名(名額不固定)被稱為“一甲”(一榜)進士,這是硬邦邦的功名。其他的稱作“二甲”,二甲有區別於一甲,叫“賜同進士出身”。
會試當中的第一名(全國)成為“會員”
會試結束,還要進行最後的總決賽(殿試),決出年度總冠軍以及年度前三名,總決賽由皇帝親自出題,親自監考,總決賽前三名,由皇帝欽封一甲第一名(狀元),一甲第二名(榜眼),一甲第三名(探花)。
能夠一路第一名的傢伙就叫“連中三元”。
所有的進士,包括同進士出身,都會被授予各種官職,至此,就完成了從平民到官僚的全過程。
瞭解了這個科舉的過程,應該大概知道秀才是什麼地位了。
首先,秀才是在讀書人裡海選入圍的那一部分人,成為競賽專業戶,直到自知無望,退出賽場。
第二,海選入圍相當於獲得了一定的特權,這個在現今是沒有可比性。
按照性質來講,秀才應該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畢業。
簡單類比一下:
童生就是完成義務教育的初中畢業生
秀才就是高中畢業,可以考大學,也可以選擇工作,但是學歷不高。
舉人就算大學畢業,有資格參加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考試,但是入圍要難得多。
進士相當於考取公務員或事業編制。因為“進士”就是“進入仕途”。基本上和我們現在的碩士博士不沾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