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岁白手创业,七十岁打遍世界无敌手

现在互联网创业明星太多了,在媒体上几乎是和娱乐明星平分秋色,可这些星光闪耀的创始人为社会、为历史的贡献,还是有待验证的。

也许,我们更应该多关注那些不求私名不求个人利益的传统企业家,他们不炒作什么概念,只是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脚踏实地的兢兢业业,但他们用事实和业绩告诉我们,谁才是民族的脊梁。

比如,振华港机创始人管彤贤老先生。

说来惭愧,最近两天我才首次知道老先生的卓绝功业。“五十九岁白手创业,七十岁打遍世界无敌手。”,上海工经联主席张肇麟认为,管彤贤老先生无论思想还是业绩管彤贤远胜稻盛和夫。

仔细查阅了振华港机的创业资料后,老方真心认同张主席的论断。

五十九岁白手创业,七十岁打遍世界无敌手

振华港机创业之初,管彤贤已经是一位久经风霜折磨的老者,虽然一无所有,但他手指世界地图就说有港口的地方就必定有振华港机。

59岁,该退休颐养天年的时候,管彤贤怀揣“中国知识分子要为国家做点事”的情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勇于承担,克服重重困难,创办了振华港机(振华重工前身)。

经过18年艰苦奋斗,振华生产的港机进入了73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份额高达78%(如今已经80%+),成功地由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将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进口国,变成最大的出口国。2009年,振华实现总营收275亿,净利润8.4亿;2009年12月,76岁的管彤贤“伏枥之心虽在,但由于种种”,突然退休;今天,从总裁一职退下近9年的管彤贤,仍然每天7点前来到振华重工的办公室,带着一帮学生继续攻克技术难关。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从零开始,振华之所以仅用十年光景力挫群雄,成为世界第一,管彤贤总结了一个道理:

企业任一个成功,或者是国家民族的任一重大成就,它必然是两方面因素的组合,一个是“天”,一个是 “人”。

五十九岁白手创业,七十岁打遍世界无敌手

十几年前,在世界港口机械制造领域还是国际巨头的天下。没资金、缺技术的振华可谓一穷二白,但最终可以做起来,还做到内公认的“领头羊”,管彤贤认为最大的缘由是振华一次又一次的抓住了历史的机遇。

所谓“天”,是讲大环境大气候,这是人力不能左右的社会力量。

管彤贤认为,正是政策支持、外贸大发展、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和小平讲话精神等四个方面的要素具备,才使振华可以有机会乘势而起。

插一句话,多少因为时代机遇而成功的老板都觉得是个人的胆识和能力才是最大的因素,可见其格局。没有水大,哪来的鱼大。

“五大洲六大洋,外贸非得有集装箱运输不可,海运。集装箱一发展就要有集装箱机械,就有企业来买我们的设备。”,外贸和港口装卸设备的更新换代,为振华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市场形势大好,大家知道开拓市场是企业的第一要义,有了市场,市场会帮你招揽人才;市场会帮助你得到资金;市场会帮助你获得技术;市场会帮助你进行改革;“市场”就是企业的 “天”,当年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艰苦奋斗,巧计出牌,使这个“五无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产品走向世界,力挫群雄,成为国内外机械制造业公认的一个龙头。」

一半在天,一半在人。“世人任何一个成功都是天和人,就是天人合一,我说哪个能成?是老天爷帮我们一半,自己努力是另一半。”方向有了,下面就是个人努力了。

五十九岁白手创业,七十岁打遍世界无敌手

1992年上海振华重工公司成立,没有厂房,没有资金,没有业绩,没有办公室,没有管理人员和科学技术人员,没有工人。。。

“我当总裁,不干别的,就是支持别人发展。”

管彤贤抱着最大化发挥人的力量的理念,一一解决创业初期面临的困难:没有车间就向兄弟单位暂借;没有钱买新加工设备就去买二手货(1996年以前,振华没有买过一台新机床);买不起轿车,就借一辆来接送宾客;会议室也是暂借,办公室狭小就把资料柜钉在墙上(不落地)。总之,天无绝人之路,大小难题均有办法化解。要慷慨付出,集中精力做的就是做好产品,用高质量产品这个“活广告”向世界宣告:ZPMC(公司缩写)进军世界市场的战鼓打响了!

同样面临时代的大机遇,振华却可以脱颖而出、一枝独秀,而同行如德国的克鲁伯、美国的帕山口、法国的加提、英国的莫里斯、日本的三菱三井、韩国的三星现代等廿余各有自己特色雄踞一隅的大型集装箱机械制造商,一个一个的挫败,退出市场的这个领域,可见振华是有自己的绝活的。

「上海振华有自己的近卅项“独门武器”,有自己的“绝活儿”,有不胜利不罢休的“倔强性格”。敢于“离经叛道”,敢于“与强争峰”,敢于“勇探险阻”,敢于“违规出牌”一往直前。」

五十九岁白手创业,七十岁打遍世界无敌手

管彤贤讲,初期的振华公司任用干部不讲年龄大小;不讲学历高低;不讲资历厚薄;不讲专业对口(实情是不如此则找不到干活儿的人);只要你肯干能干,我们都吸收...

他精心设计出一整套的激励机制,而且全部靠员工自愿选择。那时候管彤贤手下有四五万名员工,而一线工人占到了90%以上,仅电焊工一项就有7500人,但不管高级知识分子还是普通的作业工人,管彤贤都有本事让他们发挥所长,协作起来共同做好事情。

振华每年砸下上千万,重奖技术创新;后又设“振华功臣”,发百万大奖。获奖者只看贡献,不问职务、学历。在管卸任前三年,振华实现了给每位白领骨干人员加薪10%,连加3年。在其任内,骨干人员未离开一人。

管彤贤强调,人才是买不来的,真正的人才要自己培养。国外的公司曾高薪来振华挖人,但员工都不为所动,因为管彤贤留住了他们的心。对于公司高管,管彤贤也不担心他们跳槽,因为振华的事业平台吸引人,做到了世界第一,再就是设立“功臣基金”,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而对于学历不高的蓝领员工,管彤贤说,公司有一批学历不高的“绿林好汉”一直任基地领导,用好这批人,公司事业才能有成,一台起重机近2000吨,高70米,不是“行伍出身”,镇不住。

振华每年两次加薪机会,不看级别,不看学历,管彤贤认为,学历高没用,关键是能不能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平时付出多少,直接反映到工资上去。所以加工资就是员工自己填一张表格:“能操心,能着急,能解决问题,出手快”。

业绩自己考核,功劳自己评定。表格填完后将写有姓名的一角封死,交到各部门。部门领导要进行两轮打分:先不看姓名,完全依据所陈述的内容进行判断,给出加薪的额度。第二轮,拆开姓名,对照此人的平时表现,最终确定加薪额度。

五十九岁白手创业,七十岁打遍世界无敌手

如果说管彤贤独创的薪酬体系,是留住优秀员工的一个因素,那么管彤贤的另一个举措才是振华能够牢牢拴住员工心的重要原因。

管理,待遇薪酬是一方面,真正站在员工立场上考虑他的前途和利益是另一方面。

“应该让大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倡买书、读书,去高雅的文艺活动,让大家知道什么是阳春白雪,和低级趣味脱离关系。旅游也是提倡的,要去看看大自然,不能一直呆在办公室里。

企业开始发展,什么都不谈,就是想挣钱,没钱是不行的。有了钱,必须要让所有的人员都能享受到成果。我们当时一年净利十几二十个亿,我总拿出相当一块三分之一做福利。”

其中最让员工获得最大益处的就是学习和培训,并直接和收入挂钩。如振华每年组织两次外语考试,请外国人来当考官。最关键的是,通过考试以后,每人可以凭考试成绩加工资600元到1200元不等,“享受两年,每个月都加”。振华还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业余学习,公司规定,凡考试及格者,学费一律报销,其中MBA项目就连办了十年,培养了大批人才。

当然,利他就是利己,振华的付出也收到了回报。

五十九岁白手创业,七十岁打遍世界无敌手

2006年美国旧金山新海湾大桥竞标,该项工程用到的钢结构高达4.5万吨,动用电焊工1000多名。而且美方规定,在美国施工,电焊工必须取得美国焊接协会的技术认证。结果管彤贤多年前的未雨绸缪发挥了作用,振华成了唯一合格的竞标方。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竞标方中日本最有名的一家就是三菱,三菱早就派了一个组跟这个项目跟了8年,就要做这个。最后这个桥没给三菱,给振华了,这三菱老板气坏了,当时就找美国人理论,结果还是没辙。

2013年3月29日,为鼓励美国民众使用“美国制造”,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迈阿密港口的码头上发表演说。就在奥巴马演讲时,一阵风吹落了其身后起重机上悬挂的美国国旗,美方刻意遮挡的起重机上的“ZPMC”及“振华”汉字标志因此得以用本来面目现身演讲现场。

五十九岁白手创业,七十岁打遍世界无敌手

管彤贤表示,我在振华干了18年,我从来不接受矛盾斗争这个观点,所谓的斗争是源于权力。可是没有一个单位、没有一个企业是靠斗争起家的,都得协调、都得合作。企业是干什么的呢?企业是盈利的经济组织,经济不是政治。我们振华有一个原则大家都知道,我提倡人们又要法治,又要人治。因为你全按法规来办,这企业就死了。

“我这人有个特点,我最能拿得住主意,我永远在最麻烦、最困难中做出决定。当然我们振华能走到今天,也是整个团队的努力,任何一个企业,你要有三两个、三四个人真正能够团结起来一起就没事,这个团队非得跟你走不可。假如人权全在你手上,别人怎么能有想法?企业怎么能发展?所以今天有些事情我们就是一个核心,这个核心要正确。这个国家如果没有福利,他自己就想腐败,他自己不想别人,只想自己发财致富,那怎么带别人发财致富?”

谁说国内没有管理大师呢,在同样的环境下,你让日本那几位过来试试,谁更厉害?

五十九岁白手创业,七十岁打遍世界无敌手

振华港机的江湖地位离不开自身的“硬功夫”:如今振华有数十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顶尖技术:世界首创双40英尺集装箱起重机,生产效率可比传统设备提高50%以上;全自动化双小车岸桥,高矮两只小车分别解决了卸船要高、装车要矮的矛盾;世界首创的采用GPS技术的集装箱起重机,精度可以达到15毫米;世界首创的大梁升降式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振华最多的时候一年可以做300台集装箱岸桥(日本制造业巨擘三菱重工一年只做十台,其它各家也差不多),六百台场桥。。。

"要维持企业转型的动力,还是要持续创新,而要创新,就要永远保持学习的状态。"

尽管已是耄耋之龄,可管彤贤对时代的最新变化依然保持着敏锐。他认为马云提出的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结合就很值得关注,要把互联网看成生产关系,而不是仅当做一个生产力,把智能注入到互联网去是大气候。

五十九岁白手创业,七十岁打遍世界无敌手

年轻时,管彤贤喜欢看芭蕾舞、音乐剧,但当时没有机会,现在有机会了,又没有时间。他曾把好的芭蕾舞、音乐剧的版权买下来,刻成光盘送给公司高管,另外他还喜欢送给人书,《中国通史》,每个高管都有一套。

“我没有崇拜的人。”管彤贤说,“我这个人,这一辈子,一生不欠情,唯一欠的就是我的母亲。她让我懂得坚强,我落难时,身边许多人都和我划清了关系,只有她没抛弃我。老太太活到101岁,2002年刚去世,生病的时候我在上海,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最后,老方建议年轻的朋友们,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平常要少看手机,多看点书,少关心明星网红八卦,多了解一下过去和现在的时代精英,看他们如何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人生不能虚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