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之前的国君,对秦的统一都有什么贡献?

津城沐雨


自秦襄公成为诸侯,秦国开始建国到秦王政继位,历时五百多年,期间,涌现出了许多有作为的君主,他们为秦国的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秦国能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绝不是一人一时之为,而是浸透了数代秦人的努力,贾谊在《过秦论》中有“奋六世之余烈”之语,但我们不能单纯的将秦的统一归功于秦始皇之前的六世,而应该把时间线拉长,把眼光放远来看。

秦襄公

秦襄公之前,秦国只能算是周王室的“大夫”,又与犬戎世代对战,生存空间很小,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秦襄公继位后,积极寻找秦国的出路,他将妹妹嫁给了戎人;迁都汧邑;和周王室搞好关系。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同申国、缯国、犬戎三国联军开战,秦穆公带兵支援周幽王,虽然周幽王被杀,但犬戎好歹被击退,之后,秦襄公又护卫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因功成为诸侯,秦国正式建国,周平王将岐山以西的土地给了秦国,当然这得秦国将犬戎打跑才能真正拥有。

秦穆公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继位,秦穆公有称霸的雄心,但奈何东进之路被晋国阻挡,他只能和晋国搞好关系,先是迎娶晋献公的女儿穆姬,顺便得到了能臣百里奚,百里奚辅佐秦穆公改革内政,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晋献公去世后,晋国内乱,秦穆公先后帮助晋惠公和晋文公回国继位,实现秦晋之好。但晋惠公言而无信,晋文公抢先一步称霸,秦穆公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之后两度和晋国开战,均告失败。

迫不得已,秦穆公转战西戎,得能臣由余,由余深谙犬戎境况,帮助秦穆公夺得疆域千余里。秦穆公得以称霸西戎。

秦献公

秦穆公之后的近两百年间,秦国并没有什么作为,公元前384年,秦献公继位。为改变秦国的落后局面,秦献公在国内实行改革,废除了人殉制度,最大可能节约了青壮年人力;东迁栎阳;鼓励增加人口,扩大工商业活动;编制户籍;推广县制,给秦国带来了新气象,并对外作战,在收复河西的对魏作战中取得阶段性胜利。

秦献公的改革并不彻底,但却为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秦孝公

秦献公去世后,儿子秦孝公继位,秦孝公效仿父亲欲强大秦国,他深感秦国人才不足,遂招纳贤才,任用商鞅进行了最为彻底的改革,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改革的严厉性在于即便太子犯法也不能免刑,因为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不能亲自接受刑罚,就由太子的老师代为接受处罚。

秦孝公一面改革,一面走出秦国,开始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或攻打,或结盟,在列国间赢得了名声。秦国开始崛起。

秦惠文王

秦孝公去世后,儿子秦惠文王继位,为了立威也为了取信于贵族,秦惠文王将商鞅车裂,但商鞅改革却并未被废止,继续为秦国的强大发挥作用。

秦惠文王任用张仪、司马错等良臣猛将,北扫义渠,西平巴蜀,南下商於,东出函谷,收复河西,开疆扩土。秦惠文王时期,张仪采取连横策略数次击败公孙衍的合纵抗秦。

秦惠文王成为秦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秦国的称霸之路已然开启。

秦昭襄王

秦惠文王去世后,儿子秦武王继位,继续改革内政,对外南征北战,但很快,秦武王因为举鼎而死,秦国陷入短暂的内乱,芈八子的儿子继位,是为秦昭襄王。在秦昭襄王的前期,国政多有宣太后把持,宣太后色诱义渠王二十多年,最终以最小的代价攻灭义渠,秦国东进再无后顾之忧。而巴蜀之地也已稳定,给秦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

之后,范雎来秦国,说以“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帮助秦昭襄王夺权,废掉宣太后,赶走以魏冉为首的秦国“四贵”。 之后,秦国发动规模巨大、伤亡严重的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单独对抗秦国,秦国的东进又进了一步。西周国也灭亡。

秦昭襄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孙子相继继位,历时三年,东周国灭亡。公元前247年,秦王政继位,吕不韦为相,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亲政,后除掉吕不韦,任用李斯和尉缭,制定灭六国策略,自公元前230年开始了灭六国的步伐,之后统一天下秦王政称始皇帝。

综上,秦国能够灭六国统一天下,与数代秦人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


萧晓四姑娘


奋六世之余烈,六世指的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六代。其中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在位时间短,属于过渡型君王。对秦国贡献大者,为孝公、惠王、武王、昭王四人。

秦孝公时代,最重要事就是商鞅变法。变法对秦国的制度建设及重要意义,自不必多说,这里单引用秦相蔡泽的话:“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除了变法之外,秦之军事力量在孝公时代开始变得强大。在此之前,天下重心在魏国,然而,齐之孙膑在马陵之战击败庞涓,秦之商鞅击败魏公子卬。后世学者雷学淇曾这样评论说:“(魏)惠王之败于齐、秦,此盛衰一转关也。”,此后,“齐威奋起于东夏,秦孝起于西陲”,天下重心,由魏国分移到齐国与秦国。这是秦国崛起的开始。

秦惠王时代,秦国开始在军事上碾压三晋,同时以张仪为相,开启纵横捭阖的外交时代。秦国在对三晋的一系列战争中,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在领土扩张上最重大成果便是吞并巴蜀之地,获得了一个坚强可靠的大后方基地。张仪最出色的外交表演是一而再地忽悠楚怀王,在发动外交攻势的同时,秦国在丹阳之战重创楚军,歼灭八万人。

秦武王在位时间较短,期间最重要的事,便是发动宜阳之战,歼灭韩军六万人,从此韩国沦为三流国家,而秦国则实现“车通三川以窥周室”的梦想。从此,秦之势力深入中原。

秦昭王在位五十六年,这是秦国扩张史上最重要的半个世纪。在此期间,东方诸侯中实力最强的三国,即齐国、楚国、赵国均遭重创,失去与秦国争霸的机会。可以说,秦之统一事业虽在秦始皇,实际上最艰难的事业,都在秦昭王时完成。秦昭王时代可以分为两段,前为魏冉执政,后为范雎执政,这两人都为秦之扩张做出巨大贡献。昭王的武功,与白起又不是分不开的,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这几场大战,歼敌少则十余万,多则四十余万,楚与三晋全部被打趴下。此时秦统一天下的步伐已经停不下来,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秦孝文王上台一年就死了,秦庄襄王上台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以吕不韦为相。秦国相权是很重的,秦之事业,不仅是君王之事业,更多归功于这些来自东方的政治冒险家。从商鞅到张仪,从魏冉到范雎,再到吕不韦、李斯,秦国政治就是一群来自东方六国的人把持。搞笑的是,这些到秦国呼风唤雨、权倾天下的能人,在本国多落魄潦倒。像秦国这样一代代君王都积极进取,的确是比较少见的。


君山话史


秦国还真别说,它能从边锤一个弹丸小国成为战国七雄最后统一天下,还真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甚至可以说,秦始皇的功劳还不是第一的。

我们看看秦国历史上那些起到了关键作用的国君。

1.秦襄公

秦襄公对秦国最大的帮助,是帮助秦国拿到了一块地盘,并且正式成为诸侯国。

秦国之前,只是给周王室放马的,到了秦襄公父亲一辈,还不是诸侯,而是一个大夫。而这时,发生了著名的烽火戏诸侯事件,周王室国内大乱,犬戎人打进了镐京,周王室无法在发家之地立足,就搬到了洛邑,史称平王东迁,王室搬家阵势浩大,需要各大诸侯国共襄盛举,这其中就有秦襄公。因为搬家给力,周平王一高兴,封秦襄公为诸侯,这样,秦朝才跻身为诸侯之列,而且周平王还把岐西之地给了秦国。这样秦国有了一块发家之地。

2.秦穆公

第二个出过大力的就是秦穆公,秦穆公重用百里奚、蹇叔,又利用晋国内乱的机会,介入中原事务,一时之间,成为暴发户式的大国,曾经一度打败了晋国。但是秦穆公的运气不好,碰上超级腹黑男晋文公,最后竟然成为晋文公的小弟,为晋文公称霸摇旗呐喊,是谓自己的天花板竟然是人家的起跑线。他内心不平,趁晋文公去世,起大军突袭郑国,结果被人家识破白跑了一趟,回军的时候被晋国突袭,全军覆灭。但因为这一败,他终于认识到自己还没有到挺进中原的时候,开始专心发展自己的后花园,接连灭掉了戎人二十个国家,拓地千里,打下了秦国强大的基础。

3.秦孝公

秦孝公最大的贡献当然是起用商鞅实行变法,把秦国变成了一个军法立国的国家,他继位时,秦国正经历一个低潮期,碰上了强大的魏国,把河西之地都丢了。经过变法,秦国终于有了跟魏国一较高下的实力。

4.秦惠文王

他是秦孝公的儿子,虽然跟商鞅不对付,把商鞅车裂了,但他还是很明白的,知道变法是强国之本,所以杀人不废法。在他任上,最大的功绩是拿下了蜀国。

5.秦昭襄王

如果不是最后时刻没抓住机会,或者能够多活十年,统一天下的任务可能会由秦昭襄王完成。秦昭襄王在位的时候,秦国的实力已经是诸国第一,也由他正式开始了吞并大业。最有名的当是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数十万人,打掉了秦国统一大业的最大敌人。当然,他的业绩中,有他母亲宣太后芈月的一半功劳。

秦昭襄王死后,他的儿子孝文王即位,不过服完丧,正式上岗三天后就死了,位子传到了儿子秦庄襄王手上,他也只干了三年,然后才轮到了秦始皇。

所以,秦朝的霸业是五百年打拼来的,绝非一朝一帝之功。


脑洞历史观


秦人从最初给周王室养马到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我觉得以下几位国君对秦的贡献非常大,分别是秦襄公、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和秦昭襄王。

秦襄公

公元前771年,犬戎进攻镐京,袭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秦襄公以兵救周并护送周平王东迁,因此被封为诸侯。而且周平王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自此秦国开始成为西周的诸侯国,并开始了东进。

秦穆公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38年,招揽人才,东征西伐,东面被晋国压制的抬不起头来,转而向西讨伐戎人,“灭国十二、遂霸千里”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石。

秦孝公

他是秦国发展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在位期间任命商鞅,通过一系列变法使秦国开始富强,尤其是军功授爵制使“秦人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后来周显王派使臣赐予秦孝公霸主的称号,诸侯各国都派使者前来祝贺。要知道在此之前东方诸侯国会盟都不通知秦国的,韩昭侯甚至亲自前往秦国与秦孝公签订停战盟约。

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是秦国第一王,史书评价他在位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秦武王

他虽然在位只有3年,但他力排众议打下了韩国的宜阳,拔除了东方国家阻止秦国东进最为重要的屏障,并以此为基础在河东筑城,拉开了秦国挺进中原的序幕。

秦昭襄王

他在位期间秦国继续扩张,并打赢了决定秦国命运的长平之战,从此以后东方六国再无力与秦国抗衡,最后顺道灭了周朝和西周国。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基本扫清了障碍。


皮耶霍


《过秦论》说秦始皇奉六世余烈,六世到底是哪位些人呢?他们就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


秦孝公

秦孝公秦国崛起的奠基人。他爹被魏国打的割地求和,甚至迁都栎阳。秦孝公继位以后一心恢复秦穆公时的霸业,启用商鞅变法。秦孝公征服西戎,成为西方霸主。两次击败魏国,为收复河西之地奠定了军事基础。

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赢驷秦国制霸天下的开创者。赢驷,对内诛杀商鞅,统一政权,任用张仪,公孙衍,司马错等人。奠定了秦国“不唯秦人”的用人策略,为秦国吸引了大量外国人才。

对外东进魏国,吞并了魏国黄河以西的全部领地,并且在黄河东岸建立了前沿阵地。南方灭蜀败楚,得到楚地汉中地区。将汉中,巴蜀和关中连成一体,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让楚国失去了争霸天下的资本。对西伐取义渠二十五城,为秦国赢取了西北地区优良的马场。

外交上采取张仪的连横之策,分化六国同盟,各个击破,为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秦武王

秦武王赢荡,孔武好战,他联魏攻韩,成功占领了韩国的军事重镇宜阳,为秦国东出函谷关打通了粮草和兵员运输通道。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秦国统一天下的决胜者。他在位期间秦国取得了对六国的决定性胜利。虽然六十岁前都是母亲芈月的傀儡。六十以后人生如同开了挂,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秦昭襄王最大的贡献就是任用白起打赢了长平之战,消灭了秦国东进路上最强的敌人。秦昭襄王作傀儡期间,秦国也没闲着,秦国蚕食了赵国四座城,攻占了楚国国都,占据魏国十五城。

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仅在位一年,善待了老爹的功臣,保证了秦国政事的稳定。

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在位三年,消灭了东周,奠定统一的决心!秦庄襄王关键性的功绩就是将魏无忌的五国联军挡在了函谷关外,让六国失去了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


张野禅


秦始皇之前的国君,从秦献公赢师隰开始对外扩张,秦献公一生致力于维护秦国的政权,在内忧外患下,秦献公无能为力,最后被魏国魏武卒方阵射杀。

秦孝公

秦孝公赢渠粱上位后,在天下广招贤士,这时,商鞅也来到秦国,在秦孝公的极力支持下,商鞅变法顺水推舟,秦国国力大增,十几年间就收复失地,并夺取魏国的关中之地和函谷关,为后来秦国东进称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虽然杀死了秦国功臣商鞅,但是,他确实是一个明智之君,为了秦国最根本的利益,他做了这样的选择,而秦惠文王最大的功勋还是要数他收腹蜀地,为秦国带来这个得天独厚的天下粮仓,为秦国的发展带来更大机遇。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时候,秦国的国力已经达到各国第一,而且已经开始吞并,而秦昭襄王没有抓住时机,但是,如果秦昭襄王再多活十年,千古一帝也许就是秦昭襄王了。秦昭襄王最大的功劳就是长平之战为秦国除去了最大的对手赵国。


学于古今


李斯对秦始皇之前的几位国君的功绩是这样说的: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两戎。孝公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候亲服,获楚魏之师, 举地千里。惠王用张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強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在始皇帝称帝前,秦昭王曾经称过帝,后来又取消了帝号。安国君和庄襄王在位时间虽然较短,在吕不韦的辅佐下也有很大贡献。所以秦始皇是乘六世之余烈,顺应时代潮流,最终完成了统一。


SirJanzen


秦的先祖作为商、周的西北防守部落,在历代首领的努力下,逐渐成为了雄踞一方的诸侯国,奠定了秦国赖以生存的地域基础,国土是靠自己部族的生命换来的,不是世袭的,这一点其它诸侯国无法比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家园。长年累月的征战,也造就了强悍的民风和凝聚力,是逐渐成长、壮大的秦国,相对保守的其它六国,更具有开拓、进取的意识!秦国历代王、公所做的事例,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的很清楚,可以参考!秦国能够统一六国,是秦穆公后开始的历代王、公奋发图强,间接促成了秦的最大威胁,晋国的肢解,使肢解后的韩、赵、魏、不至于对秦造成灭国战争的威胁,保证了秦国的发展、壮大和统一六国的实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