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動作越來越多,但太多功能已成「雞肋」

微信訂閱號改版“信息流”之後,不少網友都認為,這是功能上的退步,並紛紛表示要“取關”,並在知乎、豆瓣等各大社區平臺上,也掀起了不少關於“微信有哪些功能已經不行了”的罵戰。就連紅極一時的小程序、搜一搜等熱門功能,也都榜上有名。


微信小動作越來越多,但太多功能已成“雞肋”​甚至有資深微信玩家覺得,微信上的許多新功能,越來越脫離用戶使用實際,是在利用其註冊用戶數優勢,在鞏固自身社交平臺地位的基礎上,豪奪其他巨頭的市場份額。那麼,作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即時聊天應用,微信有多少功能正變得越來越不行了呢?就讓讀者們一同來嘮一嘮。

曾經的“功臣”,如今的“雞肋”“現在要說雞肋的功能,怎麼能不提搖一搖。”從2011年就開始使用微信的“老用戶”張李培告訴懂懂筆記,最初接觸微信時,自己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要說印象最深的功能,自然是早早就上線了的“搖一搖”。作為“宅男”,他曾通過這一早期功能,結識了許多來自全國各地同時晃動手機的朋友。而身邊有不少同學,也都在他的影響下,開始使用微信,用“搖一搖”功能遠程“把妹”。

“光是因為這個功能而使用微信的,在我身邊就有不少。”在張李培看來,早期的搖一搖,的確為微信拓展用戶數量立下過汗馬功勞。然而現在,“搖一搖”雖在微信經歷了多次版本迭代後依舊保留下來,但使用這一功能的用戶質量,卻遠不如前。“如今搖上一把,出來的估計都是微商。”他表示,大概從兩三年前開始,“搖一搖”功能就已經淪為廣告的根據地了。能夠通過這一功能搖出來的所謂“好友”,大部分也都只是為了賣貨推產品。

至於同樣可以稱之為微信“功臣”的“漂流瓶”功能,似乎也逃脫不了漸漸被用戶拋棄的命運。研發工程師何濤告訴懂懂筆記,最早的“漂流瓶”功能,讓他找回了兒時寫信交筆友的感覺。“現實中我很內向,但在漂流瓶裡,我卻是個話嘮。”他表示,自己曾將生活、工作中的壓力,化成文字記錄在“漂流瓶”裡,當時往往能收到不少陌生人的安慰。甚至連他現在的老婆,也都是用“漂流瓶”追到手的。然而最近,當他重新打開很久沒有使用過的“漂流瓶”功能,想試圖尋找舊日回憶時,卻發現能夠“撿”到的漂流瓶,大多都是動機不純的內容,充實大量黃色與曖昧信息。“要不是有個瓶子,光看對話還以為是陌陌。”何濤打趣的說。

但對於Chris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功能,當屬“附近的人”。她曾通過這個功能,僅僅用了一個下午時間,就幫著自家的咖啡店招攬到了上百位客人,並結實了不少朋友。“但如今,我想招攬客人,別人也想招攬生意。”她告訴懂懂筆記,在深圳華強南一帶打開“附近的人”,要麼清一色是在華強北賣手機的商家,要麼就是在赤尾附近招租的地產中介,“現在附近的人裡的廣告,比搖一搖和漂流瓶都要厲害。”可以說,搖一搖、漂流瓶以及附近的人,在推出之時,就已經奠定了微信作為一個社交平臺的基礎。除了即時通訊功能之外,還能夠隨機添加陌生的人,甚至“偶遇”成為微信好友。

然而,這些紅極一時的社交功能,卻因為廣告氾濫而淪陷,成為用戶手機中最雞肋的功能。如今打開微信發現一欄,朋友圈入口下方依舊能夠看到這三個功能的按鍵,但又有多少人願意去打開它呢?看似很有想法的功能,實際卻有損用戶體驗微信功能越來越多,用戶可操作性也越來越高。但卻有不少功能,在設計上似乎邏輯稍欠,有些功能的設置甚至十分可笑。在知乎上,有不少網友評選出來堪稱“最蠢”的功能,莫過於朋友圈“點贊”通知。

“有時候幫朋友點贊,然後其他好友幫他點贊時,也都來通知我。”在職培機構工作的張楚培告訴懂懂筆記,經常有家長私信請求他,幫忙朋友圈點贊,以參加各類活動。礙於面子,他不得不幫著對方點贊。然而,當其他添加了自己好友的家長也幫著點贊時,朋友圈就會時不時彈出他人點贊或評論回覆的信息。“除非關閉朋友圈提示,不然就會一直顯示著剛剛幫這位家長點讚的好友。”張楚培說,有時候不得不關閉了朋友圈提醒,或者逐一左滑關閉,來回切換設置顯得十分繁瑣,“說真的,別人點贊跟我有啥關係,為什麼老要通知我。”而緊隨點贊通知功能其後的,便是消息撤回功能。

這是近幾年微信才加入的新亮點。這個讓人能夠“後悔”的功能,讓用戶在說錯話、打錯字、發錯文件時,有了可以補救的機會。“但是,為什麼撤回之後,總要顯示撤回的提示呢?”微信消息撤回功能在給李時函帶來了不少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麻煩。有時候看到朋友發信息後提示撤回,會感到很是好奇。好奇對方究竟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尤其跟男友吵架時,看到對方微信撤回了一條信息,會更讓她心生猜忌。而自己有時打錯字撤回時,也會被好友刨根問底。有時候說只是因為打錯字才撤回的,也都沒人相信。“每個人都有好奇心,有時撤回的內容,更是能勾起對方的興趣。”李時函告訴懂懂筆記,不可否認信息撤回功能挺實用的,但她和身邊不少朋友都認為,提示的細節上完全可以優化掉,不去顯示撤回的信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除此之外,她還覺得,微信刪除好友的功能也十分可笑。有時自己刪了老發廣告或者長期不聯繫的好友,結果自己並沒有在對方的好友裡表中消失。“被人加回來問為什麼刪了我,太尷尬了。”李時函認為,這個功能其實應該不是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應該是產品經理在設計交互時欠考慮了。作為人們最常使用的聊天軟件,微信在經歷了諸多版本的升級之後,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功能依舊存在。有時,這些功能雖不影響用戶的日常使用,但卻能讓體驗大打折扣。與越來越多的功能相比,微信似乎更應該在細節的優化上,和用戶的使用需求方面多下點功夫,畢竟社交與聊天,才是微信最初的本質。微信功能越多,用戶想要的卻越純粹“從最初到現在,微信安裝所佔的空間也越來越大。”郝佳除了是一名微信老用戶之外,還有另一重身份——深圳一家微信小程序開發機構的市場負責人。她告訴懂懂筆記,平時不管是和同事溝通工作,還是和家人聯絡生活,甚至與客戶洽談業務,都離不開微信。

對於她來說,微信就是個十分直接的聊天工具,就如手機通話一樣。雖然她所創立的機構是從事微信小程序開發的,但除了有時幫助客戶進行功能測試之外,平時並不經常用到小程序,甚至連小遊戲也很少玩。“有時候忙起來,別說小程序,連公眾號(訂閱號)也懶得去翻看,更不在乎錯過什麼內容。”郝佳表示,這並不是說微信推出的這些功能不行了,而是許多聊天社交以外的增值功能,平時並不經常用到罷了,“工作上每天都要對著微信五、六個小時,但用得最多的,還是聊天、紅包和轉賬等最基礎的功能。”而每天同樣需要使用微信,不斷與“甲方”進行溝通的項目專員李鈺也告訴懂懂筆記,微信功能雖多,但起碼有八成以上,是她未曾使用過的。

除了聊天、表情與朋友圈之外,用的最多的也就只有“搜一搜”了,但使用頻率也僅僅是每週一到兩次,用來搜索與負責項目相關的一些推送材料。至於“看一看”那樣的信息流功能,則早已被手機中其他資訊應用所替代。“感覺微信越來越強大,但使用功能的習慣卻絲毫沒有改變。”她表示,儘管每天接觸微信的時間最長,但包括遊戲、信息流、搜索、購物在內的諸多功能,都無法取代手機內有相應功能的獨立應用。“微信反而越來越像是一個純粹的聊天、社交工具。”結束語由於註冊方便、使用簡單,微信漸漸取代了手機QQ的地位,成了每位用戶手機中必備的應用之一。然而,為了開拓這8億多全球月活用戶的市場,微信的功能也漸漸變得多了起來。或許在騰訊看來,微信已經成了其拓展其他增值業務的流量入口。

但對於大部分用戶而言,微信卻依舊是一個十分純粹的溝通軟件罷了。任何脫離了這一基礎的功能,都將有可能在用戶興趣退去之後曇花一現,成為佔用手機空間容量的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