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高考三本學校,那原來三本學校會變成什麼學校?

風中獨行者


越來越多的省份將逐步取消高考的錄取批次線,也就是說,以後報大學只有本科和專科的區別,沒有一本、二本、三本的差異。

取消批次線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教育公平,避免人為地給大學分出個三六九等。



我國的高等院校,以公辦為主,而三本則主要是民辦院校。也就是說,三本與二本最本質區別,不是教育質量,而是辦學主體上的差異。但三本院校由於缺乏來自政府的財政支持,需要自負盈虧,因此學費往往很高。普通公辦大學,一年的學費五千元左右,但三本院校一年的學費往往在萬元以上。

在分批次招生的時候,三本批次招生是排在一本、二本之後,不可避免使人覺得三本要差一些。而取消錄取批次線之後,民辦三本院校將和公辦普通高校同時招生,有利於促進民辦高校的發展。

事實上,像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民辦的私立院校不僅不比公立大學差,而且還發展成為了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都是私立院校。



值得指出的是,我國目前的絕大多數民辦三本院校與公立大學尤其是名校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而大多三本院校都是獨立院校,往往冠以名校前綴,比如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等。在報考的時候,千萬不能和母體學校混淆,去年就發生過600多分的高分考生,報考了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這樣的烏龍事件。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三本是指本科第三批次,本科分為一本、二本、三本,如今高考取消三本學校,二本與三本合併為二本。高考生上二本的幾率更大,那麼原來的三本學校變成什麼學校了?取消三本學校對於學生來說,有什麼好處嗎?


三本學校最早在1999年開始招生,三本學校大多是獨立學院、民辦大學。三本學校的學費普遍較貴,受到社會觀念的影響,排斥三本院校。三本院校畢業的學生會面臨各種歧視,包括學歷和個人工作能力。因而教育改革取消三本學校,原來的三本學校會變成民辦二本院校。


二本與三本合併,就是要把民辦與公辦的本科區別開來,降低二本批次錄取的門檻,讓更多的學生考上二本院校,解決三本學歷受歧視的問題。在高考錄取批次問題上,把第三批次合併到第二批次錄取,降低了錄取門檻,但學校的性質不變。民辦二本的學費比公辦的貴,但不代表分數線一定低於二本。取消三本學校,也有利於民辦院校完成招生計劃,促進教育平衡發展。


二本與三本合併後,本科分為一本與二本。而本科院校又分為普通本科院校和重點高校。大學完成學業後,普通院校大多培養應用型人才,學生在進入社會工作後,不再受到學歷方面的歧視,保證就業競爭的公平性。但在高考後填報志願時,學生與家長要面臨艱難的選擇,本科院校的增多需要認真比較再報考院校。


總之,取消三本學校沒有改變學校性質,原本的三本學校會變成二本民辦學校,和二本同批次進行招生。


決勝網


2017高考取消三本,將二三本合併,那麼2017年參加高考想考取三本的學生,4年之後畢業了拿到的是專科還是本科文憑呢? 2017高考取消三本原來的三本將變為什麼學校呢?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2017高考取消三本合併二三本的變化影響。

2017高考取消三本原來的三本將變為什麼學校

二三本合併,原高校並不改變性質,在招生時候,公辦二本與民辦二本也就是原來的三本一起招生,錄取分數根據學校實力,民辦二本也可能高於公辦二本,考生要根據自己分數和學校優劣選擇。

“三本”合併到“二本”錄取,對學生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今年本二批次的省控線會降低。選擇餘地更大,機會也更多了。但考試志願填報的難度加大,預計二本省控線相對走低。

不管是取消三本還是取消文理分科,都要做好準備工作。比如說過幾年可能會在高考科目中取消一部分,比如說英語,但是現在還未確定,將來可能會改變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

高考合併二三本錄取的省份

雖然,人們習慣說“一本”“二本”等,但國家和教育部始終不承認有一本、二本、三本的非法稱謂,合法名稱為全日制普通本科。

近兩年,隨著高考改革方案的實施,部分地方開始探索合並錄取批次,使考生的選擇餘地更大,機會更多,有利於高校平等競爭,提高高校的辦學質量。

截至2016年,已有上海、天津、河北、浙江、山東、福建、四川、廣西、湖北、江西、遼寧、廣東、內蒙、重慶、貴州等15個省份取消了本科三批,上海市率先將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併,成為一個本科批次。

北京、河南、安徽、江蘇等省份也將於2017年取消三本,浙江、海南、山東省於2017年不再劃分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

江西、湖南也將於2018年取消全部批次,本科招生不再劃分高考錄取批次。

2017高考取消三本合併二三本的影響

相應的,高考分數本來不高,按原來二本、三本分別劃線,只能上三本的考生,這下就有機會讀公辦的二本院校了,這種制度的改革,收益最大的應該就是這群人了。

因為二本批次內的學校人多,二本已經開始在擴招。舉個例子,用湖北來說,湖北的那些三本升上二本,的一些學校幾乎都低於公辦學校的校線。

對二本踩線生而言,二三本合併,上二本線的考生數量將擴大,原來略高於二本線的考生受到衝擊最大。這部分人在分開招生的時候,有機會錄取到二本院校,合併後這部分人再想上原來的二本院校就變得困難,即使在原來的三本院校裡也未必會讀到好學校、好專業。

對家長和而生而言,往年的分數線將失去參考價值。家長和考生選擇院校時,最大的參照物就是:往年錄取分數線。但高校的錄取分數線還受招生人數和計劃的影響。二、三本合併之後,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將會呈現與往年極大的不同。將有一大波考生放棄三批民辦學院,和二本考生爭搶公辦院校名額,這也導致部分院校被扎推報考,其錄取分數線也將水漲船高。如果家長還參照往年錄取線,將會有較大風險。

三本併入二本,院校範圍更大,體系更龐雜,地域分佈廣泛,辦學特色各異, 好多學校從名稱上相近或相似,難以區分。這對缺乏院校常識的考生家長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2017高考合併二三本考生志願填寫指南

擴大了選擇範圍,增加了填報難度

取消錄取批次可以讓一些二、三本院校有機會發揮其長項,選到好學生,這種方式既利於大學的專業建設,也給予考生更多自由選擇的空間。

取消本科三批最明顯的效果,就是本科二批的錄取控制線相比往年大大下降,這將給廣大考生帶來福音。

考生可選擇填報院校、專業志願的空間更大了,比如一些原來可能只能讀三本的考生,現在也有機會填報公辦本科院校了。

錄取批次合併消除了對三本學生的歧視,使考生可以不用再糾結於錄取批次的劃分,而是更好結合自身的興趣、特長、志向和優勢以及家庭條件,選擇自己比較心儀和嚮往的專業。

2017年取消三本的省份共19個,分別是:

內蒙古、北京、遼寧、福建、廣西、廣東、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河北、河南、貴州、重慶,山西、上海、浙江、海南、山東。

其餘省份除港澳臺地區共9個省份有三本。

安徽於2018年取消三本。

其中:山西雖無三本,但設置二本C段,與三本性質相同。上海、浙江、海南、山東四個省市,一本、二本、三本都沒有,他們將一本、二本、三本全部合併為本科段招生。

海南雖無一本二本三本,但是海南將本科批次分成了本科A段、本科B段,其中本科A段是原來的一本和二本,本科B段是原來的三本。海南於2020年將本科A段和本科B段合併。

對於已經取消三本批次招生的省份,對原來的三本學校就讀學生沒有影響,三本及二本、一本只是招生批次的不同,三本學校的本質不會改變,仍然是民辦學校。

取消“三本”批次招生,對於內地實力較強的民辦院校而言是春天到來,而對於實力較弱的民辦院校卻是寒冬將至。2014年高考結束後,不少特色不明顯、收費較高、就業較窄、位置較為偏遠的民辦院校遭遇線上“零投檔”的尷尬局面。

取消三本也就是將二本和三本合併為二本進行招生錄取,這樣做會拉低二本的錄取線,讓三本學生受益良多,但是這樣也會讓志願規劃的難度增加,考生和家長填報志願會變得保守。

二本與三本合併為一個批次錄取,意味著二本線將拉低,上二本線的考生將擴大很多,應該說受到衝擊最大的是原來高考分數在二本線上0-15分的考生,這部分人,按原有二本、三本分開招生的時候來說,有機會錄取二本院校,即使不行,往下報三本也可以走很好的三本院校,但如今,這群人再想讀原來的二本院校就變得很難了,即使在原來的三本院校裡也未必會讀到好學校、好專業。

將會給民辦院校帶來大沖擊

實際上,高考錄取中的三本批次是本世紀初隨著民辦高校的興起而出現的,三本是十分明顯的歧視民辦院校、獨立院校的產物。現在取消三本是正本清源。然而,儘管有形的批次設置取消,但如果歧視民辦高校的政策仍舊存在,民辦高校還是難以獲得平等競爭的環境。政府部門是否對民辦高校的教師、學生一視同仁,保障民辦高校的教師和學生與公辦高校的師生享受同等的地位和權利,這會直接影響民辦高校在招生中的吸引力。

按道理說在二本和三本院校融合後,民辦院校獲得了平等招生的機會,但是,如果民辦高校在辦學質量、特色上,沒有競爭優勢,而收取的學費卻比公辦高校高,那麼,在融合後的二本批次志願填報中,原來的三本院校可能會遭遇零投檔的尷尬,這一現象,已經在融合批次的山東等地出現。

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進一步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辦學自主權,給每所大學自主辦學空間,在課程設置、教育教學模式上,進行個性化的探索,不然,所有學校辦學千校一面,學生當然會選擇有政府財政投入的公辦院校,而不會選擇學費更高,辦學也無明顯特色的民辦院校。

也就是說,融合二本、三本,這對民辦學校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迎接挑戰,把握機遇,需要原來身處三本的民辦學校,辦出學校的特色,而與此同時,政府部門應該進一步取消歧視民辦高校、製造學校身份等級的政策,促進每所大學在各自的辦學定位上,辦出高水平,如此,我國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才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讓整個社會消除學歷歧視,擺脫教育焦慮。

取消三本的原因

“高不成、低不就”的“三本”

由於在高考錄取批次和錄取順序中排在第三位,於是有了“三本”一說。不同於“一本二本”,現實中公眾早已形成“三本”即“末流”的符號印象。三本院校包括多數獨立學院(公、民合辦,民企出資,屬於民辦範疇),多數民辦高校,少數本科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屬於民辦範疇)。

其實三本與一、二本都是屬於“普通高等學校”教育系列,學制為四年,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都是相同的“普通高等學校”教育證書。據媒體報道曾有教育部的一位官員說“普通三本院校”質量好。“普通三本院校”所培養的學生與傳統普通高校本科學生相比,有較強的動手能力、應用技術能力;與高職學生相比,有較系統的學科基礎理論,具備一定的創新與技術革新的理論能力。

但也有教育專家認為目前的辦學處境確實十分艱難,是大學生中就業最難的一個群體。


千葉先生


網友一:

一本是重點,二本是普通本科,三本是獨立院校,大專就是本科之外的有公辦的,也有私立的專科學校了。一本是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大學,是所說的985或211大學,一本可以在全國招收本科第一批次的學生,收費較低;二本是一般本科,比一本低了一個檔次,收費也不高;三本是一些獨立的院校,比二本又低了一個檔次,三本的收費就較高了;而大專那就是更低檔次的了。

每個考生,都想報考最好的大學,都想進清華進北大,但這就得看你的本事了,你如果有這個能力,你當然就能考進去,但是進不了這樣的一本,也只能在二三本之中做選擇了,如果二三本因為分數相差很少沒能進去的話,這你就要認真考慮了,如果再努那麼一下力,就有希望進入的話,那你就不能放棄,可以復讀的話就必須就堅決的復讀復考,而決不能去讀大專的,這個道理那都是明明白白的。只說一點,就是公務員考試或事業單位的招工,都會有那麼一條,要求是全日制本科畢業的。

如果三本被取締了,那就只能向一二本努力了,為了你明天的事業,為了你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啥也不用說,就在高中的時候多流點汗,多用點功,努力學習吧!

網友二:

08年參加高考,以1分之差沒能參考省內的二本補錄。後來在選擇是上三本還是大專的時候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從實際出發,農村的孩子,默默的報了大專院校,三本院校15000左右的學費,在08年那個並不算富有農村家庭裡,還依然是一筆鉅款!本科和專科的區別,就是一個畢業證上所寫的字體不同的區別,但是會影響我們一倍字,買房子,去國企上班。

網友三:

2014年高考,考試失利,只能在三本,大專,復讀裡面三選一,最後選擇了大專。三年過去,現在面臨大專畢業,選擇了專升本考試,而和我當初情況相同,卻選擇了三本的同學,現在卻在準備考研!如果你的成績夠上三本,就請上三本,三本最起碼是個本科,很多事情都會方便!

1.請不要相信學一門技術

當初就是被家裡說什麼去大專學的是一門技術,一門手藝,比三本出來好找工作。吡——(髒話消音)快畢業去招聘會才發現,即使是在專科校園的招聘會也會有很多明確要求本科學歷的。而且在同時進公司的本科生和專科生,本科生底薪都比專科高。學歷就是敲門磚,門都進不去,談什麼施展才華。

2.眼界完全不同!

進了學校才發現,身邊大部分同學他們只想拿個畢業證,然後回到自己的小縣城找個能養活自己的工作,度過餘生。對新鮮事物接納率低,快畢業了我想申請北京的一個實習,他們都會勸你去北京怎麼怎麼不好,他們為什麼就不想想以後的發展空間呢?

大專再好也是專科,本三再差也是本科。質的不同決定今後的路。

當然也有專升本這個說法,最後畢業也是本科學歷。然這其中要花多少的時間和堅定的鬥志。 更何況環境造就一個人,在好的學習環境裡,大家都要求上進一起學習奮鬥,那麼處在這樣的環境下專升本成功的幾率會好一些,若是在一個普通的專科院校,周圍的同學都是混三年,你一開始的願望和信念會因為每日接觸的人從而發生改變。

網友四:

11年,山東二本、三本合併招生,考驗考生眼力的時候到了。為啥,好多應屆生都不知道選專業貓膩,也不知道以前到底是幾本。當時老牌二本院校專業都沒招滿,而熱門專業且以前是三本的院校考生爆滿。所以,最後補錄時,好多剛夠線的考生撿了便宜,二本學校妥妥的。我倒沒糾結,目標明確,師範類,省內選擇,所以第一志願錄取(二本當時就只能報一個)。莫要糾結,多蒐集資料,多做對比,多問多看,選擇了就別後悔。

網友五:

你們錯了,拋開985 211不說。能去三本儘量別去二本。裡面的人脈關係夠用你一輩子(前提會做人,懂交朋友)。大學為什麼叫小社會,就是讓你們積累人脈和學會處理人際關係的。一本學校我承認真心能學很多,學術氛圍也好。但如果上不了一本,千萬不要浪費時間在二本,三本更適合有進取精神的牛人。

網友六:

三本合併成二本不曉得填志願,首先看學費就可以分出公辦民辦,公辦學費一般四五千,六七千,民辦直接上萬,現在好多重本一本中外辦學,學費都好幾萬了,說白了就是民辦,贏利的,另外還要看自己的分數,分數高選擇就大,不要被冠以某省,市,涉外經濟所騙,稀裡糊塗上了個民辦,浪費了分數,剛過線上不多十幾分,那就沒辦法了,因為二本三本分批次本來就相差幾十分。

網友七:

小編出生在一個家境一般的家庭,從小到大,也算個懂事的孩子吧,讀書以後,成績一直都還不錯。當時也考上了重點高中,無奈高中進了一個當時譽為全校最差的班級。經常打架,又學會了抽菸,導致成績一落千丈!高考我記得是當時差二本線四五十分吧,我當然不甘心想要復讀。不過我爸媽很心疼我,高三下學期我讀書確實是很拼命的,他們也看在眼裡,故我還是去讀了一個三本。

確實三本的學費是真的挺高的,讀四年起碼得花費個十萬吧!出來以後個人覺得其實三本也並不是那麼差,起碼面試的時候也是個本科文憑,人家也不會看你是什麼幾本。感覺出來找工作就是,專科和本科區別,普通本科和重點本科的區別!


遺落在世界的角落


還記得去年浙江那位離浙大差4分的考生報考了三本院校嗎?這就是批次合併帶來的後果,也許這不是改革的初衷,卻因此改變了一個人甚至是一批人的人生!

上圖是2017年浙江高考投檔表,從表中可以看出,浙大的分數線是650分,同濟大學是646分,而同濟大學浙江學院(獨立學院),分數線竟然是646分!那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是一所什麼學校呢?看下圖,這是一所私立的獨立學院。

它在沒有合併批次的多數省份是作為二本和三本來招生的,雖然辦學實力也很不錯,但是不可能收到646這樣的高分,很明顯,這孩子是把它誤認為同濟大學的浙江分校了,比如山東大學威海分校,而這二者有天壤之別!

也許,有人會譴責這個學生的粗心大意,但是,對於涉世未深的高中生,他們只是讀書做題,對於這些魚龍混雜的學校,很難真正搞清楚。尤其是農村高中生,父母根本不懂這些區別,他們出現錯誤,也是有可能的,錯誤也不能由一個人來承擔!

山東合併批次後,我們會發現,一些看似高大上、專業熱門的學校,比如某某工學院,如果你一查,就會發現,原來是一所民辦大學,作為老師,我們都還得認真查閱,而作為單獨報考的學生,就可以被迷惑,所以,考生要擦亮眼自己!

當然,如果你的分數剛過本科線,也可以考慮這些獨立學院或者民辦大學,畢竟這些學歷也是被認可的,只是要杜絕高分學生被誤導的事件發生!我是“贏在高三”,歡迎關注,獲得更多信息!


贏在高三


我現在就在一個披著二本外皮的三本院校,跟其他正宗二本或一本的學校相比,在這師資力量,學習氛圍以及朋友圈子有著很大的差別。在這裡,你就算渾渾噩噩,不學無術,只要不是太過分都不會掛科,原因很簡單,老師出的卷子幾乎無難度,有些科目的老師甚至出“模擬題”,而所謂的模擬題就是期末考試的原題,讓你提前做一遍,要是這樣還會掛科,那也是人才。

師資力量,說實話,我在這所學校待了快一年了,一個教授都沒碰過,甚至有還幾個大課的老師是師範院校的實習生,對於專業課,老師們說大一專業課少,到了大二就多了,於是有些專業大一都讀完了,還不知道自己的專業是學什麼的(我比較慶幸,還知道自己專業的學習方向),但是到了大二,也還是沒有開什麼專業課,到了大三大家都都迷茫了,感覺專業知識少的可憐,文憑低,找工作困難,只能硬著頭皮考研了。

學習環境,我只用一句話總結,看到別的學校圖書館爆滿,我只表示我們圖書館能有人去看看書寫寫作業那都是算好的。

吐槽了那麼多披著二本院校外衣的三本,那麼要是沒考上二本或者是一本就不要讀了嗎?

不!你可以選擇復讀,為自己創造更高的平臺。要是不想復讀,也要讀三本。三本雖然跟其他好的學校相比起來,什麼也不是,但是,大學,它不光是一個學習專業知識的地方,它更是一個學習學習能力的地方,你要學會自己去學習很多東西,而不是僅僅靠老師教給你的那些少的可憐的專業知識,這也就是也有很多人說,其實上什麼大學都差不多的原因,大學文憑是一塊敲門磚,但是敲開了門,什麼都靠自己。

要是自己沒有能力,985跟三本的差別只是:

面試官:(看到簡歷),你是XXX大學畢業的?

985畢業生:(自信得意)嗯!

面試官:你會XXX嗎?

985畢業生:這不是我們專業學的。

面試官:(玩味)你會XXX嗎?

985畢業生:這個老師沒教過啊。

面試官:那你回家等通知吧

(三本畢業生面試)

面試官:(看到簡歷上的畢業學校)三本畢業?

三本畢業生:是的。

面試官:那你會XXX和XXX嗎?

三本畢業生:不會,老師不教這些。

面試官:你回家等通知吧。

要是沒有能力,也就只有第一印象的差別而已,文憑並沒有改變結果。

大學是一個學習學習能力的地方,在這你要學的遠比課堂上學的要多。


沫若殤


2016年1月1日消息,江西省取消三本招生,原來的三本院校併入二本統一招生。至此,山東、天津、浙江、福建、湖北、河北、廣西、四川、江西將本科第二批次與本科第三批次合併為本科第二批次進行招生錄取。其他省份,也即將陸續出臺類似的政策。那麼這樣的政策調整對考生、家長填報志願帶來哪些衝擊和挑戰呢?

第一:二本與三本合併為一個批次錄取,意味著二本線將拉低,上二本線的考生將擴大很多,應該說受到衝擊最大的是原來高考分數在二本線上0-15分的考生,這部分人,按原有二本、三本分開招生的時候來說,有機會錄取二本院校,即使不行,往下報三本也可以走很好的三本院校,但如今,這群人再想讀原來的二本院校就變得很難了,即使在原來的三本院校裡也未必會讀到好學校、好專業。

第二:相應的,高考分數本來不高,按原來二本、三本分別劃線,只能上三本的考生,這下就有機會讀公辦的二本院校了,這種制度的改革,收益最大的應該就是這群人了。

第三:這種制度的改革,應該說對考生、家長填報志願,選擇大學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是最大的,二本線分數拉低,原來的三本院校湧入二本院校招生,考生家長,一下子面對7-8百所大學,選擇適合自己分數的志願方案,這個難度可想而知。

第四:沒有了有參考價值的數據,往年的錄取數據將難以進行參考,這對於不懂數據分析的考生和家長將是最大的難題,因此,保守填報將成為主流。

第五:院校扎堆報考將愈演愈烈,部分院校將面臨重新洗牌的境況,一些城市區位好,口碑好的三本院校將衝擊老牌的,知名度不高,地理位置偏的二本院校。

總之,二本與三本院校合併招生,對考生、家長來說,難度更大,博弈的空間也更大,如果擁有大數據,又懂得分析、判斷、預測的話,將能最大限度的把考生的分數用好,超值錄取到層次更高的大學。而一旦志願報不好,必將吃大虧,高分低就,落入專科者將大有人在。

在這一個政策的變化的背景下,無疑,將進一步催生高考志願填報評估業、一對一諮詢業的蓬勃發展,也必將造就這一行業的老師、機構取得成功。

三本取消後三本學院怎麼辦?

今年部分省份取消本科第三批次錄取,是把往年第三批次錄取的院校放到本科第二批次錄取,不是取消三本院校招生,只是錄取批次合併而已,也就是三本院校、二本院校為同批次錄取。以後逐步變成一本、二本、三本同為一個錄取批次,所有本科院校同批次錄取,不再有一本、二本、三本的說法,本科院校就是本科院校,沒有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的說法。

總之,不是取消三本院校招生。


檸檬炒薄荷


謝邀。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談談什麼是三本,再談談曾經的三本在眾人眼中的態度。

我這裡就借花獻佛了,借百度百科的相關資料說明一下。我們在經過高考後,高等學校全國統一招生,我這裡簡稱其為統招,統招的錄取批次通常有以下幾種,分別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專科一批”、“專科二批”,這是我們最常見的錄取批次。從這個,我們便能看出三本其實僅是本科中的一個錄取批次,只用於區別錄取順序,並未帶有政策性歧視。然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呢,“本科提前批”和“本科一批”通常代表重本,“本科二批”是僅次於本科一批,“本科三批”是本科中最差的一批,這便是我們對它的錄取批次的態度,似乎在各高校也是這麼一種潛規則,無論從學費上,還是專業上,還是公辦、民辦,區別都很明顯,三本院校通常是獨立院校和民辦院校,而一本、二本通常是公辦院校,這邊是他們最大的區別。久而久之,我們便行成了這樣一種觀點,認為三本不如專科,更加比不上一本、二本。我們完全曲解了國家政策的本意,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同為本科,只不過為了區別錄取順序才如此稱呼而已,然而我們在執行、解讀過程中,卻將其分成了三六就等,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因此,我們國家早在2014年便提出了這樣一個規定,只不過因為各種因素使得實施緩慢而已。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絕大多數地區取消了三本,與二本合併,以後可能二本也會合並,只分專科和本科。

下面,說說合並後,取消三本,與二本合併,最大的優點便是淡化了公辦與民辦之間的學校界限,至於錄取分數,合併後,顯然拉低了二本的錄取分數,報考二本的人數也將隨之增加,而原來的三本院校其學校性質不會發生改變,此舉對高校來說,只是弱化了性質界限而已,最大的受益者還是學生。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各位在評論區賜教。


風去沙落


取消高考三本學校,其實原來的三本學校還是三本學校,只是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不再有明確的界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填報志願的難度和風險。為什麼呢?因為三本和二本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實際的差別就是學費上的差別。

當三本與二本統一為一個批次以後,填報志願的時候就只有一個分數線,那就是本科最低分數線,這時候我們需要根據往年的情況和規律去斟酌自己能去什麼學校,因為此時有些曾經的三本院校分數線並不低,可能會超過一些二本學校的分數線,比如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同時報考二本學校的人也不會增多,很有可能很多二本學校還招不到學生。因為大家在評估自己的成績跟往年情況,可能會覺得考不上以前的二本學校,從而保險起見扎堆報了以前的三本院校。這樣就會導致你可能分數並不高,但碰運氣也能上個不錯的以前的二本學校。

那麼當取消三本學校,我們填報志願的時候怎麼去區分,是二本還是三本呢?看填報志願的那本參考書上的參考學費,基本上一年學費超過1W的我們可以考慮這是以前的三本院校。因為普遍三本院校的學費高,二本院校學費低,按以前的說法就是二本是公立學校,三本是自費。

謝謝,一個過來人的經驗,僅供參考,圖片來自網絡。


夢小漁


由於商場室內場地有限,有一群人在商場外排隊買緊俏商品,現有兩種方式進行:

1、商場為了維持秩序,分批次進入商場,進入商場後仍按原次序排隊購買商品。

2、由於商場挖潛,場內騰出了空間,並能容納購物之人,便一次性地讓顧客進入商場,仍按原次序排隊購物。

那麼請問,兩種方式,能改變個人排隊的順序嗎?

錄取批次的改變對大學實力的排名沒有一丁點兒關係!近二、三年,有的省市從三批次錄改為二批次招生,原三批的大學就和原二本平等了嗎??即使將來不分批次,所有學校都和清華、北大同一批次,難道所有大學都和清華、北大是同一檔次的大學不成?

原三本大學,只有不斷地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奮發圖強,提高辦學水平和質量,並得到國家和社會的認可,才有可能提自己的檔次和品位!

現在少數三本校也不見得比所有原二本學校差吧,就是其學費令人望而生畏,其它方面未見得和二本中排名靠後的大學有多大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