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化:阿里 百度 华大基因的先行者步伐

导 读

由于《异形》、《复仇者联盟2》等科幻电影将人工智能“妖魔化”,导致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就是人类毁灭自己的前奏。

不得不承认,人们的担心有一定道理,毕竟目前谷歌的一套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已可以用3比0的成绩秒杀人类世界冠军柯洁。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若将人工智能在可控的条件下良性发展,将其作为人类的好助手,对人类而言将是一件利好消息。基于此,我国在零售,汽车,医疗等多个产业的人工智能布局日渐成熟,越来越深入的影响我们的生活。

人工智能产业化,来了!

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化:阿里 百度 华大基因的先行者步伐

近期,中国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设立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按照规划,到2030年,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国将成为世界领先的国家,人工智能将带动中国相关行业实现超1万亿元的产业规模。

该规划将人工智能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在政策大力扶持下,早有布局的企业们又有何动作呢?

阿里巴巴的零售+AI

无人便利店、智能客服、智能试衣……作为在零售行业布局广泛的阿里巴巴,对零售+AI的嗅觉十分灵敏,当初天马行空的设想正逐渐变成现实。

去年12月20日,作为2017年阿里云栖大会最后一场,阿里巴巴做了充足准备,用"史无前例"等词语宣传,吸引了无数眼球。

也就是在这一场策划已久的峰会上,“产业AI”的概念被阿里云率先提出。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以阿里云为基础,从家居、零售、出行、金融和智能城市、智能工业6大方面展开的产业布局。

其中,阿里巴巴晒出其在零售+AI方面的成绩格外引人注目。阿里云将智能零售标榜为"史上最大规模人机协同"。

以机器人客服"阿里小蜜"为例,双11当天承担95%的客服咨询,机器智能推荐系统在双11当天生成超过567亿个专属货架,AI设计师"鲁班"在双11期间设计4.1亿张海报,阿里云华北数据运维中心机器人,接替了运维人员30%的重复性工作。

事实上,阿里巴巴人工智能+零售的组合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把过去没有利用起来的数据打通、盘活,从全方位的思维服务用户。

据统计,2022年中国新零售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可见,在资本的驱动下,AI在零售方面的应用还会迈上新的台阶。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曾表示,阿里巴巴对人工智能的三个判断是:第一,必须要有场景驱动;第二,在人工智能背后是否是有足够的数据来驱动AI能力的提升;第三是否是有足够的计算能力。

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化:阿里 百度 华大基因的先行者步伐

也正是这三个原则,阿里巴巴孵化出了“FashionAI”品牌服装店。据悉,“FashionAI”可以告诉试装者相关服饰资讯,同事推荐相关搭配方案;消费者只需点击屏幕选好尺码型号就可以去试衣间,此时选定服饰已挂在试衣间等候试穿;在试穿过程中号码与颜色更换也只需点击试衣镜就能给店员发出相关指令。

从场景驱动分析,作为“衣食住行”四大生活场景之一的服饰业必然符合阿里巴巴零售AI对场景的要求;从数据分析,服饰业的产业规模高达3万亿元,并且所有人会再此领域消费,因此数据上也并不成问题;最后,从计算能力看,FashionAI在一年中学习了50万套来自淘宝达人的时尚穿搭,通过机器学习与图像识别技术,它把复杂的时尚元素、时尚流派进行了拆解、分类、学习。

可见,阿里巴巴在零售+AI层面,已形成了成熟的体系。

除零售+AI,汽车产业在与AI的结合上同样令人关注。毕竟相比无人零售,无人驾驶显得更像“黑科技”。

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化:阿里 百度 华大基因的先行者步伐

7月4日,百度2018 AI开发者大会发布了两则大消息:百度无人车“阿波龙”兑现一年前的承诺,正式实现量产下线;百度自主研发的全功能云端AI芯片“昆仑”得以亮相。

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去年11月份,在我们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当时我吹了一个牛,说2018年7月份,我们会有量产的无人车出现。如今,我们吹的牛实现了,全球首款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已经量产”。

据悉,无人小巴“阿波龙”车内全车没有方向盘、油门和刹车踏板,搭载了Apollo L4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系统,适用于景区、厂区等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量产的L4级别无人车并非乘用车,而是商用车,即是指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包含所有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

也就是说,该车只能在环境并不复杂的固定路线运行。

目前,L4级别无人车只适用于景区、厂区等特定场景,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无人车商业化正在“加速”中,且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据悉,谷歌旗下无人车企业Waymo、丰田汽车给L4量产车制定的时间点为2020年,通用、福特、沃尔沃表示2021年量产。而百度量产的时间上着实领先了上述企业一步,也意味这其有可能在汽车+AI的领域中占领高地。

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化:阿里 百度 华大基因的先行者步伐

百度在无人车方面能够领先于世界级汽车公司,很大程度凭借其在科技力层面的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Apollo3.0版本将原有硬件参考设计升级为硬件开发平台,车辆参考平台升级为开放车辆认证平台。

基于此,硬件厂商们可以提升自己硬件开发速度,开发者也可以更低成本获取硬件打造自己的无人车。

在车联网领域,Apollo发布面向量产、完整的AI车联网解决方案“小度车载OS”,可让开发者的开发时间由半年提速至30天。

显然,平台化的战略增加了百度在商业合作方面的开放程度。北京现代官网显示,7月6日,北京现代与百度签署谅解备忘录,正式达成车联网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未来双方将合作打造搭载小度车载OS的量产车型,携手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车联网领域的应用,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加速行业“AI+汽车”的进程。

业内人士猜测,百度在汽车制造领域尚不能和世界级汽车企业相比,其未来在无人车领域角逐的最佳路径应是与各大汽车巨头合作,用技术占领无人车领域的头部空间,形成技术输出的商业模式。

华大基因的AI+基因

人工智能的研发的前提便是更好的服务于人类,这一点毋庸置疑。

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化:阿里 百度 华大基因的先行者步伐

对于人类而言,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作为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之一的华大基因,在这方面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据华大基因统计,目前基于无创数据而在早期发现孕期肿瘤案例已经逾40例,几十个家庭因为疾病的早期发现而受益。

有分析人士指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本来用于唐氏综合征等胎儿染色体疾病的筛查,并不是为癌症检测设计,通过华大基因的大数据与AI技术,令识别无创基因检测数据中的肿瘤信号成为可能。

事实上,AI在医疗层面的应用更多是得益于高质量大数据的积累与计算能力的跃升。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三家公司可以量产基因的数字化需要依赖专门的设备——基因测序仪。临床级的基因测序仪,华大基因是中国唯一一家。

除工业智造技术领先世界,华大基因的国产测序仪中也运用了AI技术。华大基因的研发团队将AI技术应用于测序仪当中,显著提升了图像识别的效率和准确度,并借此提高基因序列、基因变异识别的速度与准确率。

公开资料显示,华大基因已经完成超过260万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140万例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255万例宫颈癌HPV病毒等基因检测等。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认为:“目前数据还远远不足,只有立足民生,持续积累全方位、全周期、全覆盖的生命大数据,并辅以合适的算法,才能产生影响人类未来的Real Intelligence真智能。”

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化:阿里 百度 华大基因的先行者步伐

可见,华大基因在计算能力方面还有巨大进步空间,作为大型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华大基因在计算能力方面与阿里云进行合作,并成功将其计算能力扩展了上万倍。据了解,其基因云计算平台BGI Online曾经在24小时内完成了千人基因数据分析,而普通方式需要数周时间。

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依旧会保持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全球基因测序市场2020年将达到1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7%。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基因测序的结合,该行业将迎来发展“红利期”。

显然,华大基因已经在未来进行了全面布局。

得益于上面优秀企业的先知先行,人工智能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全球的发展方向。专家表示,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除技术水平外,必然走向产业化。同时,无限广阔的市场正在不断吸引资本的涌入,残酷的市场会淘汰失败者,优质的企业往往会率先找到人工智能与产品间的结合点,进而带动行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本文为铑财原创,如需转载请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