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与今朝:致我们所有人的高考

往事与今朝:致我们所有人的高考

“高考”,一个承载了中国绝大多数青年学子18岁人生回忆的词汇,在这个热烈的6月如约而至。今年高考迎来首批“00后”,千禧之年出生的“宝宝”们的成人礼可以说珍贵而神圣。

“高考”深深印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轨迹之上,是新中国飞速发展的“助推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从1977年恢复高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震撼与冲击,到现在“知识无用论”的不绝于耳,“反智主义”的大行其道,我们要反思这些声音出现的肌理,更要找到方法使高考制度让其所存在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好。这是一个良性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

“41岁”的高考

将时间指针拨回41年前,1977年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这一消息让无数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彻夜难眠。

往事与今朝:致我们所有人的高考

中断了10年的高考在那个冬季重拾了它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同年12月举行全国高考,有大约570万人走进考场,27万人被录取。《经济观察报》曾评论称:恢复高考,其实只是回到常识与传统,但在当时却是从疯狂走向正常、从禁锢走向开放、从停滞走向流动的关键一步。高考不仅给青年一代带来了希望与未来,而且改变或者说恢复了正常的社会价值观,终结了一个公然反智的时期。

《往事与随想——永远的1977》这本书是北大出版社在十一年前整理的集子,里面收藏着几十位77级学生的高考回忆。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当年高考的残酷性更甚于当下。要知道1977年高考录取率仅为4.7%,这也就意味着,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有20个落榜者。对于那些没能在几年的考试时间里转换身份的老知青来说,“1977”更多的意味着遗憾。

往事与今朝:致我们所有人的高考

他们的高考,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在过去41年里,我国有超过1.2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我们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5.7年提高到11.9年,人均GDP则从186美元增长到8866美元。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975万,比2017年增加35万,这也是近8年来高考人数创新高的一年。

近日,有网络媒体对2万余名00后高考考生、考生家长和其他网友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半数左右受访的00后考生认为高考是为了增长经历,而非改变命运的大考。而受访家长选择“增长经历”的比例更高,占到了70.7%。

41年过去了,如今,整个社会的开放、多元、包容程度与当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更多的自主权。同时,高考制度在不断优化、高考录取方式越来越多元、职业技术型培养也在迅速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考已经不再是“独木桥”,00后自然有更多的机遇成就自己的价值。

“知识无用论”的滥觞

的确,如今人们有了更为多样化的人生选择,“高考”当然不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但是,我们要警惕当下“高考无用”“知识无用”等极端化声音愈演愈烈。比如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对于“高考”这一应试教育充满了鄙夷和不屑,将知识是否有用的讨论建立在挣钱发财之上。或许我们都遇到过这样一种悲凉的酸楚:极没文化的发小,居然成了大款。我们这些读了一二十年书的,除了学位啥也没有。他们住豪宅、开跑车,时常嘴边挂着类似的风凉话:文化能当饭吃啊?

再有,“煎饼大妈月入3万”、“博士毕业工作难找”这类新闻标题时不时会出现在头条新闻里,引来人们的一阵热议与自嘲,尤其加剧了90后这一代人的社会焦虑。经历十年寒窗苦读,经历“高考”的历练,得到的却是对比之下的失落感,这让许多人陷入“知识无用”的泥沼。不知不觉,很多人开始觉得,专研学问,读书思考实在是一件回报率极低的事。

这么看来,“高考”似乎成了一个分界点,高考之前我们为了梦想拼尽全力翻旧了一本本书,高考后我们的眼界宽阔了,读书成了“其次”甚至不必要的能力,成了投入产出比不和谐的存在。

往事与今朝:致我们所有人的高考

不能否认的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交能力、执行能力确实很重要,成功的标准当然不是读书的多少,但读不读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究竟能够走多远。但是,如评论员王昱所言,如若在功利意图的驱使下,读书不是为性情的雕琢、底蕴的贮藏、襟怀的开阔,完全是为了换得利益,那么一旦变现受阻,就觉得读书无用,高考无用。

对于这种偏激的“知识无用论”观点,全然批判或者无视都不是缓解矛盾的办法,我们要反思这些声音出现的机理,更要找到方法使高考制度和其所存在的教育环境变得更好。这是一个良性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

与时俱进的高考

我们要看到,“知识无用论”背后所映射的社会焦虑,要深耕高考制度所存在的矛盾与不足,同时不能忽视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现在,高考制度也在不断改革与进步。

促进教育制度的改善与教育资源的平衡分布是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必经之路。今年3月,教育部连续印发通知,全面取消体育特长、中学学科奥赛、科技类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同时强调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专项计划。公平与效率兼顾固然困难重重,但一直向公平靠近的高考制度改革之路是给新一代千禧宝宝创造美好未来的有效方式。

目光投向地方,据《人民日报》报道,作为全国高考招生综合改革试点的上海,已率先进入“新高考”时代,从“走班教学”的新实践,到考试科目3+“6选3”的新设置,再到“三位一体”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新体系,尽管遇到一些问题、细节还需打磨,但借助高考的指挥棒,已经向基础教育传递出“培养综合素质、重视兴趣爱好”的育人导向。让青少年得到全面发展、把真正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选出来,也是高考改革与时俱进的目标。在不断“试错”中完善因地制宜的高考制度,这值得我们每个省市学习借鉴。

具体到我们每个人,理应以一种更为理性的态度审视高考、对待读书。高考所蕴含的人生财富不仅仅是考上名牌大学,学热门专业,走上人生巅峰,还有给人生搭建一个更为理想的平台,使自己有更开阔的眼界,更丰盈的思想,更多样的人生历练,还有奋斗途中所磨炼的意志,所得到的情谊。这些都是高考、读书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珍宝。

总之,我们不能忘记的是,1977年至今,高考制度的不断优化与完善使得新中国迈入尊重知识与人才的时代,由此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通过相对平等的考试机制打破阶层固化,获得改变命运的契机,更有对愚昧与落后的摒弃,对教育与知识的尊重,以及全社会向理性、文明、科学、开放的回归。这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之路的重要推动力。(杨颖)

(来源:《人民日报》、《往事与随想——永远的1977》、《经济观察报》、中青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