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在南門裡的這條街,曾經是陝西最有文化的地方

2018年,西安的南門火了。

各種無人機表演、燈光秀。前一段時間甚至有“進了永寧門,就是西安人的說法”。

但是在南門裡,有一條街道,曾經是陝西最有文化的地方。

隱匿在南門裡的這條街,曾經是陝西最有文化的地方

沒錯,就是書院門。

隱匿在南門裡的這條街,曾經是陝西最有文化的地方

書院門的前世,孕育了關中的文化人

西安有很多門,永寧門、長樂門、朱雀門,但是書院門和它們都不一樣。因為書院門不是城門,而是一座牌樓。

說到書院門的由來,就不得不提一下陝西某個時代最有文化的地方——關中書院。

關中書院是全國四大書院之一,和它齊名的還有湖南的嶽麓書院,江西的白鹿洞書院,河南的睢陽書院。

相傳關中書院為明朝萬曆年間一位官員所造,是明清兩代關中地區乃至西北地區最高學府,舉辦每年的科舉考試,是當時陝西最有文化的地方。

當時很多來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在這塊住宿、學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書院門古街的雛形。

隱匿在南門裡的這條街,曾經是陝西最有文化的地方

民國之後,關中書院幾經改制,現在是西安文理學院的一個校區。

隱匿在南門裡的這條街,曾經是陝西最有文化的地方

書院門裡的國寶碑帖

書院門的牌坊上寫著一副對聯:碑林藏國寶,書院愚人傑。書院門往裡走,過了關中書院,就是著名的碑林博物館了。

隱匿在南門裡的這條街,曾經是陝西最有文化的地方

碑林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書法碑帖博物館,因為碑林的緣故,目前書院門上有很多賣文房四寶的店鋪。更有一些書法愛好者沿街擺桌,現場揮毫,和往來的交流切磋書法技藝。

作為書法藝術的寶庫,碑林裡面也有很多著名的書法作品。比如顏真卿的《多寶塔碑》,《顏勤禮碑》,王羲之的《聖教序》,隸書典範《曹全碑》。如果你是一位書法愛好者,碑林絕對是一個不能錯過的景點。

隱匿在南門裡的這條街,曾經是陝西最有文化的地方

隱匿在南門裡的這條街,曾經是陝西最有文化的地方

現在的書院門,不僅僅有文化,還很文藝。

書院門附近有很多特色的青旅,沿街往西走,順著南門環道再往西,就是大冰的小屋了。

有大冰的地方肯定有故事,有故事肯定也少不了酒。很多來西安的小夥伴,住青旅的話基本都會選擇這裡。青旅附近也有很多特色的酒吧街,古色古香。

文化是時代的印記,文藝是古街的生趣。

隱匿在南門裡的這條街,曾經是陝西最有文化的地方

書院門文化街背靠城牆,沿街往南就可以上城牆了。在城牆上可以一覽整個書院門的風貌,樹木鬱鬱蔥蔥,市井喧鬧,是這個城市最真實的心跳。

西安的南門如今已經越來越現代化,不僅僅是各種各樣的歌舞表演,無人機航拍,還是因為南門外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

一堵城牆之隔,外面是現代城市的快節奏生活,裡面是古樸蒼老的城市印記。

生活節奏雖然很快,有時候也應該慢一點,去感受一下傳統文化的韻味,看一看那些書法藝術薈萃,在書院門文化街上走一圈,走的慢一點,感受這個曾經最有文化的藝術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