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的糾結,是聯中抗美 還是聯美抑中

柏林出版的《日報》以"西方已死"為題,指出歐洲絕對不能被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所壓榨,並建議歐洲與中國可以組成聯合戰線。

"綏靖政策只會進一步加大特朗普一意孤行的胃口。而且,情況有可能變得更遭。美國總統會繼續嘗試一切手段來挑釁歐盟,從而獲取歐洲人的不斷讓步。因此,歐洲此前保持強硬的做法是正確的。此前,歐盟堅持不與舉著槍的美國牛仔進行談判,這一方針不應被軟化。只有在歐洲的防護措施到位的情況下,才能開始和美國談判,從而避免讓特朗普的壓榨得逞。"

"但是,德國人卻再次發出了不同的聲音。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對是否會實施已經宣佈的報復性關稅不置可否;來自德國的歐盟預算專員厄廷格(Günther Oettinger)還說要和美國籤一個縮水版的跨大西洋貿易協議,而當初為了反對這個協議,眾多歐洲民眾都走上街頭抗議。"

"這難道就是最終為了避免貿易戰而付出的代價?歐盟難道就應該保持沉默、同時在幕後悄悄地和美國人談判?不行!特朗普只會把這認為是歐洲人的軟弱。更好的方法應該是,在歐盟反制措施的保護下,組成一個全新的國際反擊陣線。歐洲人必須和中國人、加拿大人、墨西哥人坐到一起,他們也是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眼中的對象。這樣,歐盟就能夠證明自己認真對待多邊主義。相比孤軍奮戰,歐洲與中國可以共同抵禦特朗普。"

"此前,阿爾特邁爾以及其他親美派都阻止與中國結成共同陣線。而現在,這又成為了可能。西方已死,我們應該尋找新夥伴!在全球市場上,我們必須實現全新的、可持續的平衡。否則,就會不斷產生新的爭端,不僅僅是與特朗普。因此,探尋一種能夠共同與中國、美國致力於公平貿易、削減貿易差值的國際模式就至關重要。"

"對於出口冠軍德國而言,這當然非常難。但是德國不是歐盟的全部,'自由貿易高於一切'的口號也無助於解決我們與特朗普等貿易保護主義者的爭執,更不用說什麼'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協定'了。如果不能實現新的平衡,那到頭來受損的不僅僅是經濟,還有民主。"

德國人的糾結,是聯中抗美 還是聯美抑中

美國商貿代表團週末在北京與中國政府舉行會談。

杜塞爾多夫出版的《商報》以"歐洲不應該參加特朗普的背信棄義之遊戲"為題,認為歐盟千萬不能被美國的威懾所嚇倒,但是也不能完全訴諸於報復手段。作者呼籲,歐洲應該儘快制訂保護自身利益的新戰略。

"捍衛基於共同規則的全球經濟秩序,這依然是歐洲的核心任務。而在今後與美國的談判中,歐洲人應當更加突出自己的巨大經濟體量。歐洲內部市場有著5億消費者,其規模超越美國。只要歐洲人能團結,即便是霸道的特朗普也會碰壁。最新生效的歐盟數據保護法規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它表面,只要歐洲人能夠達成一致、並且對自己的實力擁有自信,就能夠將自己的標準推廣到全世界。"

"低頭不見抬頭見。美國人總有一天會再次需要歐洲。比如,在面對中國人的貿易伎倆時,歐美需要一份共同的戰略。特朗普屆時將會需要歐洲人的協助,來迫使中國人轉變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