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涉外饭店的罗曼消亡史

武汉涉外饭店的罗曼消亡史

武汉涉外饭店的罗曼消亡史

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

终于找到了武汉“四大家”饭店

曾经的经理人

由于大多年事已高,我们没有进行拍摄

文中名字均为化名

武汉涉外饭店的罗曼消亡史

武汉涉外饭店,曾是武汉“都市文明”的代表,

高雅艺术气氛的迎宾场所,近百年历史,红极大江南北。

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这些饭店便一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政客、文人、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聚集于汉口。

2000年起,老饭店体制改革后,这些饭店要么被改造,要么被荒置最后大楼易手,在千禧一代人心中消逝。

这种消逝,既是历史上的、政治上的,也是人们心理感情上的。

然而烟消云散之间,它们仍然是追索着人们,追索着文化,追索着艺术的存在。

我们找了原武汉“四大家”涉外饭店的历史见证人,再现过去。

那么,红极一时的武汉涉外饭店到底是什么样的?

「 进出的尽是些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

奶黄色的墙壁,白色的飞檐、栏杆、立柱,强烈的线条感提示着一种所谓欧洲古典意义上的视觉艺术的形态。

饭店里,有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周邵华的字。“他们那时候已经是大师了,他们到这里吃、住,顺便画些画儿。”

饭店接待过的名人不计其数,美籍华人女作家聂华形容这里,“进出的尽是些高鼻子蓝眼睛的洋人”。

武汉涉外饭店的罗曼消亡史

△德明饭店

那些经历过战争的城市,总会因为战地记者的驻扎而涌现一批著名酒店,那是记者们在一起交流、喝酒、相爱或者背叛对方的场所。

在西贡有著名的洲际酒店的酒吧,在索尔兹伯里有奎尔俱乐部,在贝鲁特有考曼德酒店,在中国的汉口则有德明饭店。

当年汉口最高档的饭店,武汉三镇独此一家没有第二家,直到1931年璇宫饭店建成也只能较量,不能盖过。

武汉涉外饭店的罗曼消亡史

△1954年,德明饭店改名江汉饭店

任谁也挡不住大环境的变迁。

1978年,改革开放,说下岗就下岗,幡然醒悟,铁饭碗也没那么铁。全国范围内的,以东北为主的国企也是这样。

2000年之后,仿佛是一夜之间,老饭店衰落了。按照他们的话说,他们怎么能想象还有“买担”“下岗”这种事。

饭店里齐白石、徐悲鸿等的画不知下落,没人知道是被低价卖掉了,还是被谁偷了,在反复确认后,我得到的仍然否定的回答。

“慢慢我们这些人都不在了,谁来记录这些事情呢......”说到这里,对方沉默了很久,家中的电视播放着当下最热电视剧的对白,仿佛在说,“可是饭店又留下了什么?”

「 要住璇宫饭店......那是相当紧张的」

“朋友来了还都要找关系,不然住不进去。”那时候的饭店只能用来接待政客外宾,或是港澳同胞,“要住璇宫饭店,长箭、万宝路,每个兄弟一耍,才给个房间,那是相当紧张的。”

“我们和中心百货商店,是连在一起的。当时一栋楼都给了璇宫饭店,我们觉得太大了,所以才有了中心百货。我们的3、5楼在中心百货上面,我们这边漏水,楼下卖鞋子的就找我们扯皮,为这个事我们老是头疼!”

提起璇宫饭店,老人们的话匣子才打开了。

武汉涉外饭店的罗曼消亡史

△璇宫饭店

璇宫饭店的每个房间都有小阳台,每一块砖都是德国来的;进口的床下面一层弹簧,上面还有一层席梦思;每个房间都有卫生间、三菱的窗式空调、5000一台的三洋电视、柜式冰箱、地毯......只要有新的设备,都会在这里。

璇宫饭店一共6层。有两部电梯,一个是和现代一样,一个是拉闸门。

璇宫饭店的隔壁是中心百货商店,六楼是武汉第一家营业性的歌舞厅,现在的璇宫饭店,早已没了以前的模样,安静的扎根于江汉路步行街,“有空闲来坐坐,有时间来跳跳”,像送友人离开时发出的邀请一样,既显出好客,又不强人所难。

又任谁也挡不住大环境的氛围和诱惑。

如果我们稍微理解下改革,就知道,这些饭店的效率低下,常年接受补贴,跟不上市场的需求。鼓励民营企业行动起来后,五星酒店遍布,以前是都穷,有钱也还不让住,改革的信号只是给了广大的群众们一次自我奋斗和价值实现的平等机会。

这些不远的历史,如果说对当下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有什么特别有价值的家训的话那就是,有出息的年轻人都应该记得我们原本的根在哪,然后走出去,去更广阔的地方给自己一个更多可能的未来。

「 接待的人太多了

林彪之前住这儿。」

“接待的人太多了,全国各地的作家,艺术家,还有日本的团体......”曾是饭店五朵金花之一的孙太太点了一支烟,“林彪之前住这儿。”

胜利饭店是武汉老牌历史名店中交通较为便利的一家,和璇宫饭店、德明饭店一样,胜利饭店每一个房间也都是独立的,也有独立的阳台。

2000年,在老饭店的体制改革里,胜利饭店也走上了改革之路。

不同于其他几家饭店的命运,胜利饭店因合资骗局、关门停业、大楼易手,短短几年时间江城已经没有胜利饭店的容身之地。

武汉涉外饭店的罗曼消亡史

△胜利饭店

“改革开放后,车道变成了单行线,车都进不来,停车位没有了。”说到这里,对方叹了一口气,“主要还是因为高楼大厦。”

同样是长长的沉默,我知道,这是武汉饭店史的两个时期相遇碰撞并且转向的时刻。

但这也是一个和解的时刻。一个追求未来,一个追问未来。

武汉涉外饭店的罗曼消亡史

最后,说起武汉的饭店史,他们说,“这是一个大路变窄的时刻,或者说这是一个清晰的路标。”

我们开始脱离战争的创伤,开始脱离战争的一片废墟和战后重建时的种种困窘和艰难。渐次富裕和安定下来的世界,人们开始关注或者人们开始瞩目内心世界。

武汉涉外饭店的罗曼消亡史

△晴川饭店

它曾经风靡全国,如今风光不在。

它曾是武汉的骄傲,也是不可阻拦的历史洪流的一部分。

这正是武汉饭店的价值所在,也是这些饭店在当时聚集了一代人,事实上是一代以上的人的一个时刻。

END

文|团宠

排版|Kadenz

文中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和图书馆

武汉涉外饭店的罗曼消亡史

武汉涉外饭店的罗曼消亡史

武汉涉外饭店的罗曼消亡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