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爭議非常多的一章,十有八九會搞錯,歡迎來討論

《道德經》是一本千古奇書,有人說是天下最早的哲學,有人說是修道的經典,有人說聖人之言,可知不可行。

眾說紛紜,莫衷是一。但兩千多年過去了,這本典籍,不僅沒有堙沒在歷史長河之中,相反,被翻譯成了多國語言版本,無數人正在從這本典籍中汲取屬於自己的智慧。不僅是中國人,全世界到處都有人在讀。

東臺老是會想,我們自己老祖宗的東西,到現在,都沒有一個絕對權威的版本,外國人真能靠著一兩個翻譯本能看出花來?不好說。但就算這樣,也沒有關係,所謂見仁見智,對於自己有得益的,就是好的。

《道德經》:爭議非常多的一章,十有八九會搞錯,歡迎來討論

《道德經》的每一個版本,都會有些細微的差別,而我們的老祖宗偏偏惜字如金,一個字,往往有很多意思在裡面。最叫人抓狂的,就是不使用標點符號,就是打個小墨點也好啊,偏不,覺得不美觀,於是乎,一篇文字下來,得細細的讀,仔細的分辨和斷句,不斷的揣測作者的意思,才能通讀。

這樣也好,也不好。造成了中國人在文字方面特有的朦朧美。

詩人賈島,對於“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一句,老是在想可不可以換成“僧敲月下門”會不會更好,以致走火入魔般,在大街上,一邊做推的動作,一邊做敲的動作,後來碰上韓愈,指點出來,敲這個字,更適合烘托夜深人靜的氛圍。推敲一詞,就是這樣來的。古人對於文字的錘鍊,由此可見一斑。

話題不扯遠了,來說《道德經》有爭議非常大的一篇文字,我們一起來推敲,哈哈。

《道德經》:爭議非常多的一章,十有八九會搞錯,歡迎來討論

《道德經》五十六章前半段: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前半段好翻譯:知道的人不說,說的人不知道。

大家不要笑,翻譯成這樣的,大有人在。翻譯錯了?沒錯,但也錯了。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知道了真相,能不能真的做到不說,這是其一。知道了為什麼不說,是說不清還是不願意說,這是其二。知道了不說,到底為什麼原因不能說?這是其三。

大家都知道,我們往往發現了一個真相,都要急著說出來,這是人性,特別看見別人的行為好像不對,更是“好為人師”,不吐不快。但是老子這位大聖人又說“言者不知”,更是讓人糊塗,說出真相的人就是不明白真相的人?

那我自己到底知道不知道,說還是不說?

《道德經》:爭議非常多的一章,十有八九會搞錯,歡迎來討論

東臺不知道各位讀者老爺、太太亂不亂,反正當時我是亂的。這就和佛法裡“非相非非相”有異曲同工之妙,似是而非,大有玄機。

其實,道德經不是東臺這麼讀的,斷章取義最是要不得,最理想也最合理的是,通讀。結合老子的一貫觀點,東臺覺得這樣解釋比較合情合理:

知道真相的人,不會去誇誇其談,而是去認真實踐。停留在言語討論上的人,往往因為沒有實踐,所以真相得不到肯定,說多了,連自己都會懷疑。

有了這個基礎,後面的就解釋得通,也具備貫穿性了。堵塞不需要的信息渠道,關閉慾望的門戶,打磨去尖銳的觀點,從無意義的紛擾中跳出來,中和掉自己咄咄逼人的光芒,全身心的觀察事物的細節。這些,才是體會玄妙的不二法門。

《道德經》:爭議非常多的一章,十有八九會搞錯,歡迎來討論

東臺年齡不算大,但也不算小,經歷過一些事,看過一些人,覺得這位2500多年前的聖人所說,句句切到要害。為什麼?

簡單來講,沒有出現或者沒有具體表現出來的事物,充滿不確定性,這是老子講的“玄”,已經出現的,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同樣會發生變化,這叫“妙”。文字早就有,但有人組合文字的方法不一樣,給讀者的感受很不一樣,所以我們誇獎說這個人文章“妙”,不會說他文章“玄”。

能夠通曉老子說的這一段文字,並認真去實踐,使自己的心思更專一,不受干擾,於是,思維的深度和寬度反倒更大更深,對大家的心性只會更好,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凡事多實踐,少發表觀點,心無旁騖,才能鑽得下去。

(牛頓當年如果不是一個人坐在蘋果樹下,而是坐在城堡廣場這些地方,不一定能悟出“地心引力”,而是到處去找向他丟蘋果的人去了)

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大家關注東臺翻古,一起來輕輕鬆鬆的感悟人生的智慧點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