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識丁的她,到底何德何能,竟能保留末代皇帝溥儀最後的人性?

目不識丁的她,到底何德何能,竟能保留末代皇帝溥儀最後的人性?


3歲的溥儀入宮當皇帝,即使9年間未見生母,有一種職業亦有能夠填補溥儀缺乏母愛的空虛,卻又與本來的母性相背離——乳母,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奶媽”。

目不識丁的她,到底何德何能,竟能保留末代皇帝溥儀最後的人性?

古代上流社會的權貴一般都會存在"乳母"這一職位,袁世凱、曾國藩都有自己的乳母。

目不識丁的她,到底何德何能,竟能保留末代皇帝溥儀最後的人性?

王連壽

王連壽因為迫於生計,走投無路,放下自己出生不久的女兒不顧,當起溥儀的乳母。王連壽餵養皇帝卻犧牲了自己的女兒,這種代價是慘重的。

目不識丁的她,到底何德何能,竟能保留末代皇帝溥儀最後的人性?

醇王府對她十分苛刻:不許回家,不許看望自己的女兒。

因此,當乳母三年的她,伴隨著溥儀茁壯成長的同時,醇王府封鎖了她女兒因為營養不良夭折的消息,毫不知情的她直到六年後被趕出皇宮後才得知。

由初到皇宮的溥儀,面對一個陌生的壞境,"舉目無親",所以王連壽就成為溥儀在宮中唯一的親人和依靠。王連壽給過溥儀難以忘懷的母愛,是他唯一可親可敬之人。

溥儀在宮中也經常會"試驗"天子威嚴,經常惡作劇。在宮中惟一能阻止溥儀惡作劇行為的,就是乳母王連壽。

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曾提到:"在九歲之前,乳母是使我唯一保留了人性的人。現在看來,乳母走後,在我身邊就再沒有一個通人性的人。"可見,乳母王連壽對溥儀的一生影響很深。

目不識丁的她,到底何德何能,竟能保留末代皇帝溥儀最後的人性?

日本投降後溥儀被俘,1946年偽滿垮臺後,王連壽隨皇后婉容等人流落到通化,被八路軍收容在通化公安局的樓上。

據說,那天正好是舊曆大年初一,在突如其來的炮擊中,她的手腕被炸傷,因流血過多而死,結束了自己慘淡的人生。

溥儀一生都感到愧對自己的乳母。他覺得正是因為自己,使得乳母與自己親生女兒骨肉分離,至死不能相見;他也覺得是自己為日本人為虎作倀,乳母才死於他們的炮彈之下。他無法釋懷,亦無法原諒自己。

溥儀特赦後,為追念乳母的教誨,他以公民的身份將乳母的孫女認作乾女兒,常常給予照顧。乳母王連壽對溥儀母愛的轉移,傾注一生,令他後半生恢復人性,或是就是對乳母最好的紀念。


目不識丁的她,到底何德何能,竟能保留末代皇帝溥儀最後的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