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水織機不是汙染設備!但全國1

噴水織機不是汙染設備!但全國1/4噴水織機將被淘汰

浙江地區淘汰噴水織機的趨勢從去年開始就愈演愈烈,直至今年管控措施也未有解除。先是嘉興,後是吳江,7月7日也傳出盛澤噴水織廠遭到“夜襲”,並有消息稱:如果噴水織廠違規開機,一旦被查到,就將被勒令停產15天,並在企業當前機臺數的基礎上削減織機9%。

據市場觀察,截止2019年全國1/4噴水織機將被淘汰。

這就意味著,從2017到2019年,僅吳江、嘉興兩地,所計劃取締噴水織機就有11.4萬臺。按照一臺噴水織機的日產量300多米、平均開機率80%計算,長絲織物產能淘汰率初步估算在100億米左右。

作為長絲織物產能主力軍的噴水織機遭遇大規模淘汰是否會對行業造成影響呢?

由長絲協會給予媒體的調查結果顯示,環保管制並非要淘汰這個產業,而是計劃用3年時間“關停一批、規範一批、提升一批”,重點關停“無證無照、無環評、無備案、擅自新增的噴水織機”即低小散企業。

這就意味著,行業內的規範和提升。目前,規模較大的企業轉件集中到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和中水回將得到集中處理。王加毅表示,該做法對整個行業的供需平衡影響不大。

對於下游長絲市場來說

王加毅介紹,長絲織物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化纖長絲織造產業將是我國紡織產業中保持穩定且快速增長的為數不多的產業之一,噴水織機是制織化纖長絲織物的最佳機型,今後需求與投資將保持增長態勢。

然而長絲行業需要實現汙水處理100%,中水回用100%。這個技術在未來行業發展來看是可行的,需要協會、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噴水織機不是汙染設備,綠色織造可以成為長絲織造行業的標識。

對於紡機市場來說

在今年6月最新公佈的ITMSS數據中顯示,2017年國際紡機總交易量持續上升,其中噴水織機國內同比增幅37.5%,出口同比增幅73.16%。

就2017年度各種無梭織機(噴氣、噴水、劍桿、片梭)的主要交易目的地來看,依舊是亞洲,佔世界總交易量的91%,其中48%是噴水織機,31%是劍桿/片梭織機,28%是噴氣織機。運往歐洲和北美洲的無梭織機中,劍桿和片梭織機分別佔65%和37%,噴水和噴氣織機分別佔2%和25%。

造成這一情況的具體原因是:

  1. 舊機改造升級及織物品種高檔化發展,帶動高速劍桿織機實現增長;

2. 老機淘汰及織物品種向輕薄與厚重兩端發展,帶動噴水織機實現增長;

3. 對落後機種的替換、織物品種的高檔化與多樣化、國家環保政策執行力度的加強以及產業用紡織品需求的持續增長,帶動了噴氣織機實現大幅增長。

噴水織機不是汙染設備!但全國1/4噴水織機將被淘汰

2006至2016近十年無梭織機的銷售情況

噴水織機不是汙染設備!但全國1/4噴水織機將被淘汰

噴水織機在國際市場的情況

隨著國際主要紡機進口市場金融政策恢復穩定,國際主要進口市場對普通劍桿織機的需求下降,導致普通劍桿織機出口同比減少。進口方面,進口主要來自比利時、意大利、德國三個國家,其中意大利的進口增幅較大。需要注意的是,織物品種的高檔化及國內高速劍桿織機企業產能不足,導致高速劍桿織機進口數量同比增長。

國際市場方面,在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繼續向東南亞轉移趨勢的帶動下,印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越南、巴基斯坦對於織造機械的需求維持高位,但在過去兩年的高速輸出後,劍桿織機、噴水織機的需求將呈現穩定態勢。

總體來看,2018年織造機械行業仍會平穩運行,且質效會更好。

中美貿易摩擦對紡機市場的影響

就目前正式拉開序幕的中美貿易戰來看,大部分紡織機械產品也從1102種增稅產品中移除,似乎對中國紡機行業沒有影響。

然而,以青島的王臺鎮為例,該地大部分噴水織機的技術源於歐美和日本,早期技術是通過進口先進的噴水織機作為樣機,拆開整機,然後挨個零件的研究仿製,最終生產出自自己的機型。

這種整機,初始效能基本趕上日本或者德國的水平,但是材料和配件的壽命和精密度仍然存有差距,因此個別關鍵部位還是根據客戶要求使用進口貨。

在6月15日的修改方案中,美國對於“用於擠壓、拉伸、變形或切割人造紡織材料的機器”(稅號8444.00.00 )等少部分紡機產品進行增稅,也不可不謂之是一種抑制中國高端紡機制造的一種措施。

可以說短期內,貿易摩擦對於紡織機械製造業的影響不會太明顯。但從長遠來看仍舊受到技術壁壘的掣肘。

高端噴水織機發展是必然趨勢

高端噴水織機的發展史必然趨勢,然而這種發展,需要的不僅僅是經濟效益或工藝技術,也需要行業的規範和先進的標準。

目前市場上噴水機器大部分都是10多年的老噴水機器,機型以190為主,小作坊多,織出來大都是1-2元低端的品種,可以說,無序的競爭和環保倒閉正在讓國內噴水織機行業經歷騰龍換鳥的過程。

17年國內企業銷售噴水織機的數量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長絲織造企業的設備更新。長期的、不斷增長的纖維需求,巨大的化纖織物市場,決定了作為最適宜織造化纖長絲織物的織機市場。

然而怎樣在保證產能的同時,也保證整個行業在貿易摩擦下可持續的發展,這是一個大局觀的問題,盼望像經緯、泰坦、日發這樣大型紡機企業能在行業標準上有一個共識,能攜手上下游一起推動整個產業的升級換代。(搜纖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