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黑洞吸到了一個比它自己還大的中子星,會怎麼樣?

掏糞界之最


我不知道你說的“大”是指哪方面,體積?還是質量?

首先必須說明,中子星的質量是不能大於黑洞的。為什麼?因為中子星的質量存在一個上限,大概是3個太陽質量,如果質量比3個太陽質量還大,那麼這個中子星就會變成黑洞。這就好像什麼呢?中子星是6歲兒童,黑洞是26歲成年人。兒童的質量不可能比他成年時候的質量還大。

正因為中子星的質量比較固定,所以,有一類中子星叫做脈衝星,其中一種1型脈衝星可以作為宇宙中的標準燭光——因為質量一樣,物質構成也差不多,所以發光的亮度是一樣的,可以用於宇宙空間的距離定位。這就好像同樣發光強度的蠟燭放在不同的遠近,可以測出不同的距離。

因此,你說的“大”,肯定是說中子星的體積比黑洞大。

有的中子星雖然體積比黑洞大,但質量沒有黑洞大,所以呢?這中子星是虛胖,它一旦靠近黑洞,會與黑洞相互繞轉,兩者不斷靠近,然後發出頻率越來越高的引力波——引力波的能量其實來自雙星系統的引力勢能。中子星上的物質會被巨大的引力撕裂,中子星可能整個被分裂成很多小塊,相當於被肢解後掉進黑洞,在這個過程中,也會發出很多噶馬射線,也會有大量中子物質被拋射出去。

總體來說就是,黑洞把中子星的大部分吃了,有射線與引力波傳播到無限遠處。


作家張軒中


答:黑洞的質量一般都比中子星大,但是也存在比中子星小的,無論那種情況,黑洞都會把中子星吞噬掉,然後把中子星物質轉變為黑洞的質量。


無論黑洞質量的大小,破壞力都是宇宙最強的,能吞噬一切物質,包括中子星,還有超大質量的恆星。



其實,在人類的天文觀測中,遇到過疑似黑洞吞噬中子星的事件,NASA的雨燕空間探測器,就曾在十年前,探測到一次異常的伽馬射線暴,事件編號GRB 050724。


該次伽馬射線暴,完全不同於中子星相互作用的結果,經過科學家的模擬,認為這次事件,極有可能是黑洞吞噬中子星,事件僅僅持續了2秒鐘,還被地面的各大射電望遠鏡記錄。



該次事件距離地球30多億光年,位於一個橢圓星系內,黑洞強大的引力先把中子星撕碎,然後再吞噬中子星的物質,同時伴隨著強烈的能量釋放,穿越數十億光年後到達地球。



艾伯史密斯


能吸的不是真黑洞,只是視界黑洞。

視界黑洞吸到了一個比它自己還大的中子星,視界黑洞先不管。中子星分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中子星被解體,大半被吸進視界,小半被高速拋離視界,重新組合成各種重元素,遊蕩在宇宙中。

第二種情況是中子星吸收了更多的物質,質量更大了,引力更強了,也就更密實了。達到臨界值,將電子與質子中的正電子,壓到一起,那麼,就,“呯”一聲,正負電子煙滅了,釋放了超級大能量,產生了伽瑪射線爆。

再回頭看看視界黑洞,在第一種情況下,視界黑洞比中子星密度高、結實,幹過了中子星,將中子星解體,自己更黑了,或者,幹過頭了,自己也達到臨界,也,就,“呯”一聲,正負電子煙滅了,釋放了超級大能量,產生了伽瑪射線爆,視界黑洞把自己玩完了。

在第二種情況下,視界黑洞沒有中子星密度高、結實,幹不過中子星,將被中子星吞了,也把自己玩完了。

視界黑洞,視界而己。


stemmer


黑洞和中子星之間並沒有能直接對比的大小概念。

同樣質量的星體,密度較小的,相對體積較大。中子星是已知密度最大的星體,與之同體積大小的其他類型星體,質量就會比它小。因此,要比較大小得先說清楚是質量大還是體積大。



但是!黑洞不是星體,而是一種天體!

星體是可以通過電磁波或各種射線直接或間接觀測到的存在。是可以通過射線、電磁波頻、運行軌跡、大氣層和巖質分析(近的星體)等數據去區分其性質的。比如它是行星還是恆星,是白矮星還是中子星……

但是黑洞並不能直接觀測到,目前也無法直接測量任何黑洞的質量(或者應該說黑洞已經沒有質量和體積的概念)。只能通過其視界範圍去預估其引力的大小。

理論上,任何星體當它的密度超過了中子星,體積與質量反比比例達到一定的臨界點,就會形成黑洞。它已經不是個“活的”星體,而是死亡之域。它是一個拋棄了“活的”物質的存在,沒有實體,只有一個範圍域。

當一個體積很大,質量也很大的中子星接近一個看起來視界並不是很大的黑洞時,中子星會被其“剝離活性”,也就是在接近的過程中就會被其撕裂,中子被拋出,釋放大量的伽瑪射線。

就好比死亡對於生物而言,它並不因生物的體積、體重大小而調整死亡規律。

中子星和黑洞不是螞蟻和大象之間的對比,而是生物和死神之間的對比,它們根本就不是同一類的存在。


姝子


這幾個回答的根本不懂黑洞的形成,所以得出了所有黑洞比中子星重的錯誤結論。4.2倍太陽質量的臨界點,是指自然坍縮的臨界點。而靠自然坍縮形成的黑洞幾乎沒有,所有黑洞都是在大爆炸中產生的。恆星的大爆炸對內部的擠壓,造成黑洞形成的實際臨界點比4.2倍太陽質量要輕一些。這就形成一種現象——某些由大爆炸形成的黑洞要比自然坍縮形成的中子星要輕。這種現象與提問相符。

假如中子星遇到比它輕的黑洞,由於它們質量非常接近,它們會互相繞轉。當距離很近時,由於黑洞的密度及硬度遠超中子星,中子星會被引力撕裂,發生短暫而猛烈的能量爆發,而黑洞安然無恙。最終二者合二為一,成為較大的黑洞。


民科尖兵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根本就不懂黑洞和中子星,如果按體型算,90%的中子星都比黑洞大,如果按質量算,99.99%的黑洞都比中子星大。

天文學家通過大量的計算和分析,得出如下結論:黑洞的極限質量是500億倍太陽質量,最小質量是4.2倍太陽質量。中子星的最大質量是4.2倍太陽質量,最小的質量是0.4倍太陽質量。黑洞的密度和硬度是中子星的1兆的立方倍,即百萬億億倍。

假如中子星是鑽石的硬度,那麼真鑽石在它面前就是豆腐。假如黑洞是鑽石的硬度,那麼中子星在它面前遠遠不如豆腐,就像是一團空氣。

無論多麼大的中子星遇到黑洞,都會被吞盡,就如同一團氣流被注入到黑洞的體內。


雲遊27272727


一般情況當然是中子星被黑洞吞掉,但是科學家早就觀測到了神奇的宇宙中竟然真的存在雙子星系,換句通俗的話說就是兩個雙子星組成的星系,然後所有其他物質都圍繞著他們兩個一起旋轉,這已經被證實了。這樣的話大家就問有沒有三子星?或者更多子星?雖然科學家推算說兩個以上的子星可能就不穩定了,但是這也沒法證實啊,萬一宇宙中真有呢!現在咱們就單獨拿雙子星來說吧。他們兩個一起的質量可能比小型的黑洞要大,那樣的話小黑洞想吐下去可就真的難為情了,因為一般黑洞吞東西都是利用自己的強大到變態的引力在物體的正面和背面產生巨大的潮汐力,將物體撕碎,然後吞下去,但是小黑洞對於質量比它大的雙子星就沒辦法了,👊拳頭決定一切,這樣的話是雙方殊死搏鬥一番?還是揮揮手擦肩而過呢?這是的確是個問題!不知道這個回答大家滿意不?雖然我們人類對宇宙的認知還處於懵懂階段,但是我們從來不怕艱難,千百年來祖先們也一直苦苦思索和追尋宇宙的秘密,雖然人類如大海上一葉扁舟,但是我們一直敢於追尋這終極奧義!這是對的,只有不斷的勇於探索和對未知的嚮往才讓我們不斷的成長,不斷的使人類文明更加絢麗!我看到一些人說我們人類何必浪費時間和金錢去研究這毫無可能知道答案的問題時,我憤怒了,如果我們不敢於探索未知,我們還是生活在原始社會,文明將永遠停滯。我們既然存在就應該讓我們有存在的價值,我們應該積極進取。作為五千年源源不息的中華,更應該有大格局和大胸懷,引領人類往前走,不要怕先進的東西,只要合理利用,仍然可以更好的服務我們,這才是文明應該走的方向!



Hello-Break


張老師回答得很好。我就不贅述了,我要表達的是黑洞不是獨立存在的,站在它的角度看我們的世界,我們的世界就是白洞。然而,事實並不是這麼簡單,每個物質原子的內核其實都是一個黑洞……


愛因斯坦也是民科



幫你走出牛角尖


宇宙中星體相對速度都很高,多數超過光速,互相碰撞的概率非常小,除非是運動方向在同一直線或弧線上,而宇宙中絕大部分空間都是空無一物的狀態,所有星體佔據的空間體積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運動軌道重疊不可能,稍微有偏差都不會碰撞。

被引力影響只會改變運動軌跡,或被拉偏,或被彈射,或被加速,或被減速。

被引力俘獲的情況很少,就算被引力俘獲,99·9999%也是圍繞著旋轉,質量小的圍繞大的轉,質量差不多就互相旋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