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救救孩子 家长:老师,给你钱,随便打

鲁迅:救救孩子 家长:老师,给你钱,随便打

01.

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的结尾出说:“救救孩子……”

这篇文章发表于1918年,99年过去了,中国社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的孩子,似乎仍然处于危险之中。

看看这两天最热的两条新闻:

上海长宁区携程亲子幼儿园被曝出长期虐童事件,监控视频中,几乎所有老师都参与了集体虐待:狠推孩子致其撞到桌角,给托班孩子喂食芥末,孩子肠道受不了刺激,一小时内腹泻6次,而在十一月的天气里,老师让孩子光着腿、撅着屁股站了十几分钟,然后直接掰起孩子的一条腿草草收拾。在一条视频的最后,一位家长带着哭腔问:你们到底有没有给孩子喂过安眠药!有没有……

托儿所老师的暴虐行径,不仅刺痛了家长,也刺痛了整个社会的敏感神经。家长、媒体和大众,这次完全统一了战线:控诉涉事老师及机构、反思背后的制度痼疾、探讨如何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在这一片嘈杂声中,有人说:

豫章书院松了一口气。

没错,托儿所虐童的新闻被推上风口浪尖,刚好“救”了众矢之的的豫章书院。再过几天,新的“新闻热点”出现,大家很快就会忘了这群饱受折磨的孩子,忘了“杨永信”们给他们带来的恐惧与阴影。

鲁迅:救救孩子 家长:老师,给你钱,随便打

02.

幼儿被虐待,父母心肝肉痛,泣不成声,而豫章书院的青少年们呢?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几乎是被家长“连蒙带骗”地送入了虎口。在那里,他们被一些成年人关小黑屋,用钢筋打,让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求生无望,求死不能。

一个曾经在男孩爆料自己去豫章书院的过程:

鲁迅:救救孩子 家长:老师,给你钱,随便打

他还说,自己当年曾跟妈妈约定9月份来接他回去上学,但是妈妈没来,绝望之下,他曾在书院里试图喝洗衣液自杀。后来,他开始腹痛如绞,被教官发现了。他不敢告诉教官,只说是自己不小心吞进去的。因为在书院里,有自杀行为会遭到更残暴的惩罚。具体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少年”,到底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以至于要被父母送到这样的地方呢?

答案是:不学习、逃课、去网吧、打架……

然而,这些行为固然是不对的,但也是每个青少年都可能做过的事情,是你我在成长路上都多少犯过的错误,纵然需要教育,但决不是以这样的方式。

而当记者采访到这些家长时,有一位家长说:

“这种小孩不管不行的,如果是好孩子我们也不会送到这里来……”

“你没有这样的小孩你不懂……”

那么,你告诉我,什么才是“好孩子”?是被棍棒教育吓破胆,只知道顺从家长意志的孩子吗?是犯了错误后,狠命打一顿就能改过的孩子吗?

我们不知道。

而且,不知道这些家长与没有想过,这些“不好”的孩子,是怎么这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孩子的行为纵然不好,但家长真的就那么“正确”和“正义”吗?

看看把孩子豫章书院的这些家庭,似乎有一个共性——穷。

当然这不是经济上的穷——否则家长们也出不起半年3万块的费用。

但有一种“穷”更可怕,那就是教育观念、教育手段上的穷。

一年级时孩子放学回家,打开本子要写作业,你说大人要用桌子打麻将,去小板凳上写;

三年级时学校开家长会,孩子叫你,你说谁爱去谁去别来烦老子;

六年级孩子没考好,你不分青红皂白打了他一顿,嚷嚷着说考这点分数还有脸回来,书都念到狗肚子里去了;

……

初二,孩子内心冷漠、厌倦学习、不爱回家,你打不动他了,索性花给别人几万块钱,请他帮忙“虐待”出一个百依百顺的孩子……

03.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一句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话。

在我的老家北方,每年开春时,河上厚厚的冰往往要一个多月才能化完,期间,太阳暖融融地晒,春风轻柔柔地吹,坚冰才一点点被暖透、融化。

而当这些孩子心里有了“冰块”后,父母们又是怎么做的呢?——直接把它扔进滚水里!对那“嘶嘶”的呻吟充耳不闻!却不问问自己,是怎么把当初那个身体软糯、眼神晶亮的小家伙养成了一块冰!

为什么,家长在孩子身上犯的错,却要孩子用稚嫩的身躯去承受鞭打、饥饿、恐惧来偿还呢?

有一个从豫章书院出来的孩子,在被问到自己的感受时,只说了两个字——绝望。

对自己,对父母,还是对世界?

恐怕都有。

在关禁闭、抽龙鞭、电击太阳穴等种种手段下,那句“为了你好”,是如此单薄和可疑。况且,难道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可以不择手段地达到目的吗?经历了这些创伤的孩子,真的“好”了吗?

也许是的,但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只是怕了、麻木了、甚至,“绝望”了。

当然,对绝大多数的读者来说,我们的孩子不是所谓的“问题少年”,我们也不是会对孩子采用极端手段的家长,那么,当青春期的孩子犯了错时,到底该怎么办呢?

1.仔细观察,尽早发现孩子的反常。

要做细心的家长,才能防患于未然。每天在孩子放学后,多花时间和他沟通,了解他近期的经历、心理的变化,及时发现孩子的反常。比如,如果原本爱说爱笑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则要留心他是否与人发生了冲突;孩子不爱去学校了,也许是被同学或老师伤害了;厌学,可能是长期的努力得不到回报,要调整学习方法或及时补习。

2.接受孩子的错误。

当孩子犯了错时,不管错误多么严重,家长都一定要冷静对待,不要大惊小怪,或打骂孩子。坐下来严肃地和孩子谈一谈,此时,切忌把自己放在权威者的位置上,居高临下地说教。要拿出尊重和平等的态度,让孩子觉得,即使犯了错误,爸爸妈妈也会陪我一起解决问题,我只要改过就好。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错误揪住不放,或一遍遍强调孩子的不懂事、给家里丢脸,那么孩子下次犯错时,可能就直接以撒谎来遮盖了。

鲁迅:救救孩子 家长:老师,给你钱,随便打

电视剧《小别离》剧照

3.了解孩子的朋友圈。

有时候,孩子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小心交到了不那么好的朋友,逐渐被“带坏”了。家长一定要留心孩子的朋友圈,可以委婉地问,最近喜欢和谁一起玩?你觉得他怎么样?

4.无条件的爱。

最近叶子老师收到一个孩子的求助,说自己被一群社会青年纠缠,索要钱物,不知道该怎么办。

听完他的描述后,我告诉这个孩子,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把这件事告诉你的父母。因为社会很复杂,以你的年龄和心智,有些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必须有人帮助你。而最好的人选就是你的父母。家庭是你永远的避风港,父母是唯一会不计利害得失去帮你的人。

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这种安全感:我们是爱你的,不论你成绩好坏、漂不漂亮、做对做错,都不影响我们对你的爱,你随时可以向我们求助。

孩子的身上,藏着一个民族的全部未来和希望。所以,鲁迅先生才会振臂一呼“救救孩子”。而最能救孩子的,就是父母,这一点,我们既责任重大,又责无旁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