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在外邊受欺負時,你的言行決定了孩子的成長!

最近跟我姐姐聊天,聊起了她家孩子的一件事情,值得每位家長深思。

那天,婆婆帶姐姐家孩子在小區裡玩兒。當時小外甥正在玩他新買的玩具,愛不釋手。

正當小外甥陶醉地欣賞自己的玩具時,一個差不多年齡的小女孩走了過來,一把奪走他手裡的玩具。

小外甥剛想哭,奶奶立刻過來安慰說:沒事沒事,姐姐拿過去玩一下,男子漢要大方點兒啊!

女孩家跟姐姐家是認識的。

奶奶礙於情面,同時也是覺得玩一玩也沒什麼打不了的,包裡還有很多玩具,忙著安慰自家孫子,於是在包裡隨便拿了個玩具給孩子。然而看著奶奶手裡的玩具,小外甥不要。

他只想要回被奪走的那個玩具。

小外甥的眼睛,死死盯住女孩的手。女孩媽媽開始批評女孩:快還給弟弟,你這樣不乖啊!

女孩不聽,就是不給。

不僅不聽,女孩還一本正經地對小外甥說:

你別難過了,我就玩一下,好朋友要分享啊!

這話一出口,旁邊的大人都聽樂了,甚至還有人誇這個孩子聰明。

就在這個時候,姐姐從外頭回來,正看到自己的小傢伙一臉委屈,想哭又不敢,呆呆地站在那裡。

瞭解情況後,姐姐二話沒說,就微笑著走到女孩身邊,很自然地就從女孩手裡拿回了玩具,說:寶貝,這是弟弟的東西,不是你的。

女孩先是一愣,然後哇地大哭了起來。

女孩媽媽面露怨色,手忙腳亂地去哄孩子。旁邊的一眾人看傻了眼,都不說話了。孩子奶奶有些尷尬地打圓場,同時責怪自己兒媳婦兒:你這麼大人了怎麼還這麼不懂事?

姐姐忍著一肚子火,似乎是對那女孩媽媽說話,也似乎是對身邊看熱鬧的一眾人說:

對不住啊,我只是想讓孩子們明白,該是誰的東西,就是誰的,這是基本道理。

如果誰先哭就是弱小,誰長得高誰歸誰,那這個世界不就大亂啦?

然後就帶著兒子揚長而去。

姐姐跟我說:那女孩媽媽如今遇見我了基本都繞道走,可是那又怎樣呢?

我聽後真的很佩服我姐姐,至少她做了很多家長都不敢做的事情。

我們都覺得,孩子還小,一個玩具,實在太微不足道。我相信,很多父母會像孩子奶奶一樣去打圓場。

然而,對孩子來說,搶走了我的玩具,破壞了我心愛的寶貝,甚至隨意入侵我的界限,而我還要很大方的樣子讓你玩,即使成年人也是無法接受的,不可忍讓的事情,為什麼家長還要讓小孩子去欣然接受?

當大人輕描淡寫地說出“沒事沒事”,對孩子到底意味著什麼?這其實是在跟孩子說:你這根本不算事,你不該這麼難受或者生氣,你生氣只說明你太小氣了。簡言之,你生氣就是你的錯了。

說到底,這是在教孩子:被侵犯時,你得忍著。這是人為製造的權利的不平等。總是這樣被對待的孩子,

他們很容易在人際衝突中失去反擊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