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此妖用五個字評價佛教,唐僧接不上話,羞愧不已

取經路上,唐僧師徒以什麼為榮呢?排在第一位的是唐王,由於唐僧是唐王御弟,唐朝又是全國四洲最強大的國家,排在第二位的是以佛家門生為榮,由於在西牛賀洲釋教仍是很吃香的。

唐僧自不必多言,可孫悟空師兄弟似乎健忘了本身曾是玄門中人,這算不上忘本,誰讓玄門天庭不要他們了呢。

《西遊記》此妖用五個字評價佛教,唐僧接不上話,羞愧不已

《新西紀行》

以唐王為榮,沒有誰嗆聲,凡人也好,魔鬼也罷,對唐王和唐朝都是極其恭敬的。

可對這釋教,那就不必定了,特別是有玄門背景的妖王,他們打心底裡看不上釋教,更看不上唐僧。

取經將要竣事的時辰,唐僧師徒來到了比丘國,這裡的魔鬼白鹿精化成的國丈,就曾嗆聲唐僧。

原著道:“那國丈聞言,付之一笑,用手指定唐僧道……寂滅門中,須雲認性,你不知那性從何而滅!枯坐參禪,盡是些盲修瞎煉。鄙諺雲,坐,坐,坐,你的屁股破!火熬煎,反成禍……跨青鸞,升紫府;騎白鶴,上瑤京……比你那靜禪釋教,寂滅陰神,涅槃遺臭殼,又不脫凡塵!三教之中無上品,古來惟道獨稱尊!”

好一個“三教之中無上品,古來惟道獨稱尊”。

他雖然是妖,但此話說出了神仙的氣派,不愧是壽星公的坐騎。

這些話,很霸氣,也很委婉,讓唐僧默不作聲,愧汗怍人。

原著道:“那國王傳聞,非常歡喜,滿朝官都喝彩道,好個惟道獨稱尊!惟道獨稱尊長老見人都贊他,不勝慚愧。國王又叫光祿寺放置素齋,待那遠來之僧出城西去。三藏謝恩而退。”

唐僧的辯才,其實不錯,在毒敵山琵琶洞的時辰與蠍子精針鋒相對,末了把蠍子精差點氣炸嘍。

辯才不錯,文采也不錯,在木仙庵與六妖談詩,程度也是相稱的不錯。固然,與大詩人仍是有些差距,現實了局吳承恩只是個小說家。

這裡,唐僧面臨這國丈,說不出話,還很慚愧。

緣故緣由很簡單,不是他不想回敬幾句,也不是不能回敬,而是不曉得回敬什麼,國丈借題施展的說釋教不好,且說的都是現實,唐僧若是回敬幾句,就要瞎扯。

《西遊記》此妖用五個字評價佛教,唐僧接不上話,羞愧不已

《新西紀行》

瞎扯,這可不是僧人該有的素養。

是以,唐僧無話可說。

這慚愧能否扳回一城呢?唐僧本身力所不及,孫悟空幫他扳回一城。

原著道:“國丈在殿上見了道:這是個多心的僧人!假僧將那些心,血淋淋的,一個個撿開與眾傍不雅觀不雅觀,卻都是些紅心、白心、黃心、慳貪婪、利名心、嫉妒心、計較心、好勝心、望高心、侮慢心、殛斃心、暴虐心、恐懼心、謹嚴心、邪妄心、無名隱暗之心、各種不善之心,更無一個黑心。”

孫悟空變了張臉,也變得文了然,也有學問了。

其實,與變不變臉無關,孫悟空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跟著菩提祖師學了良多,只是日常平常用不上,他也不愛好裝。

這裡,孫悟空說的國丈默不作聲,只能現出秘聞與孫悟空苦戰二十餘合,蟠龍拐抵不住金箍棒,虛幌了一拐,將身化作一道冷光,跑了。

白鹿精,只用了“惟道獨稱尊”五個字便貶了釋教,唐僧為此慚愧不已。

我們經常說儒、釋、道,可三教講論也只是從南梁梁武帝起頭。

到隋唐時,儒、佛、道三教才形成了“同等”、“合流”的趨向,但也存在排斥和鬥爭。

直到元明時,才趨於融匯和諧,也就是孫悟空曾提到的“三教合一”。

《西遊記》此妖用五個字評價佛教,唐僧接不上話,羞愧不已

《新西紀行》

在南梁梁武帝之前,釋教剛傳入我國不久,還沒有與儒、道交融的資歷。

西漢中期之前,道家比儒家還盛,漢武帝元光元年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頭,儒家正式成為古代中國傳統文化的正統和主流思惟。

儒、釋、道不管怎樣列,儒和道都是高於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