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毛主席最后一次会见外宾接见了谁?

 

历史揭秘:毛主席最后一次会见外宾接见了谁?

1976年,毛泽东83岁高龄,垂暮之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是永不服输的他即使在最后日子里,还是坚持做他觉得应该做的工作,包括会见外宾。只要秘书转告他,外宾请求接见,毛泽东从不拒绝。

1976年5月12日,毛泽东会见了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会见时,毛泽东由他的贴身秘书张玉凤和孟锦云搀扶着,走到接见大厅坐在沙发上。当李光耀来到大厅,张玉凤和孟锦云把主席扶起来,她俩赶紧隐退到屏风后面。毛泽东刚站起来与李光耀握完手,就“扑通”一声坐下了,小张和小孟在屏风后看得清清楚楚,惊讶得差点喊出声来。她俩最清楚毛泽东的病情,经常两腿发软,无法站立,这次突然坐下,是主席实在无法支撑,不由自主坐下的。毛泽东接见李光耀,仅寒暄几句,前后只有几分钟就迅速结束。

历史揭秘:毛主席最后一次会见外宾接见了谁?

距会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之后仅半个月,毛泽东又硬支撑着病老衰弱的身体会见了巴基斯坦总理布托。

历史揭秘:毛主席最后一次会见外宾接见了谁?

原来,1976年的5月下旬,巴基斯坦总理布托来访中国,提出要会见毛泽东,当时布托已经来中国好几天了,一直等待毛泽东的会见,但由于主席身体状况不允许,所以一直没有安排。因为自进入1976年以来毛主席显得越来越苍老、憔悴。由于长年累月地躺卧在床上办公、看书,特别是晚年活动量减少,导致身上的肌肉都有所萎缩,两条腿膝关节不能伸直。如果没有人搀扶,站起来是相当困难的,走路就更不用说了。不仅行动不便,说话也很费劲,只能从喉咙里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词语。肺心病不时地困扰他,常常处于严重缺氧状态。

5月27日,布托即将离开中国而再次提出见毛泽东时,毛泽东的秘书便不得不把这种要求向毛泽东报告。当时,毛泽东刚吃了安眠药,但依旧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安排接见。

红墙摄影师杜修贤走进毛泽东的书房,只见毛泽东坐在沙发里,头无力地靠在沙发背上。面容憔悴,双目微睁,缺乏表情,嘴微微地张着,似乎都能听见他艰难的喘息声。他一见,心里又凉了半截,今天保准又拍不到好镜头了。

布托笑容满面由华国锋陪同走进毛泽东的书房,毛泽东前两年和他见过,这次相逢,毛泽东的神情好像比以前精神些。

毛泽东坐在自己的沙发上,已明显地行动不便,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因此只是坐着与布托会面、握手。

毛泽东的双手被布托的双手紧紧地握住,面部略带微笑,显得和蔼可亲,古铜色的肤色显得光洁。

就在毛泽东用双手紧紧握住布托的双手的一霎间,脸上浮现了慈和的笑容。

杜修贤被这难得的表情激动坏了,成败在此一瞬,连忙按下快门。当照片冲洗出来,连杜修贤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会拍出这么好的镜头!毛泽东和布托紧紧地握手。他面如满月,显得光亮、健康。

这时,杜修贤意识到他捕捉到的一瞬间不可多得的表情,是为毛泽东留下了的最后一张、也是非常成功的照片。

毛泽东问布托:“你好吗?”布托回答说:“我很好,谢谢你。”毛泽东说:“我不大好,腿不大好,讲话也不好。”布托说:“主席创造了伟大的历史,你高举着人民革命的斗争旗帜。”毛泽东谦虚地说:“没有做出多少成绩。”

毛泽东会见布托,前后不过几分钟,然而,这是毛泽东最后一次会见外宾。此后,中国政府对外发布公告,宣布毛泽东今后不再在外交场合露面。

(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