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語言暴力,你用過嗎

 作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人,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和“暴力”扯上關係。不過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談話方式,並且用心體會各種談話方式給我們的不同感受,我們一定會發現,有些話確實傷人!

這些語言暴力,你用過嗎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心情不躍

  看看如下幾句話,你有說過嗎?

  你怎麼那麼笨?真是個笨蛋!

  當孩子不會做某題,或者提出在大人眼裡再簡單不過的問題時,很多成人都會不耐煩或不經意間的說出這麼一句話來。

  幼兒還沒有形成自我認識、自我覺察的能力,通常,幼兒是通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認識自己,如果父母常常說孩子是笨蛋,那麼孩子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甚至認為自己就是笨蛋,這對孩子的自信、對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的培養都極為不利。

  閉嘴!我說不行就不行!

  經常說這句話的父母往往是權威型家長的代表,喜歡“一言堂”,喜歡給孩子做主,當與孩子意見不能統一時,便恐嚇、威脅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孩子呢?要麼沉默,變得沒有主見,要麼集聚力量,等待在青春期爆發。

  我再也不管你了,你自己看著辦!

  這是一句既空洞又不負責任的說教。當我們沒有耐心或更好的溝通方式來解決問題時,往往愛甩給孩子這麼一句話,父母這種對待問題的態度會影響孩子以後解決問題的態度,當碰到一點困難時,容易選擇逃避、選擇退縮。

  又錯了!那麼不長記性!

  父母自己犯錯,很容易原諒自己,還總安慰自己道:“沒事,過去就過去了,吃一塹長一智”等等,可是面對孩子屢次犯錯時,卻更容易失去耐心,一通說教。

  有一句名言叫做“在錯誤中學習”,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要害怕孩子犯錯,當孩子犯錯時,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小時候也犯過錯,犯錯不可怕,犯錯還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呢。讓孩子能正面的面對錯誤,從錯誤中學習,從錯誤中成長。這些語言暴力,你用過嗎

  看xx家孩子,你怎麼就差那麼遠!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先天遺傳的差異,有後天環境的差異,包括家庭環境、社區環境、教育環境等因素,這些差異也造就了每個孩子之間的差異。

  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一棵蘋果樹,父母可不要想著結出一顆大西瓜,更不要想著結出的蘋果超越大西瓜。要知道,蘋果的價值與西瓜的價值是一樣的,是否得到重視取決於它的品嚐者和需求者。

  把欣賞的眼光落到孩子真正的特點上,於人於己都是樂事。理解、認可孩子的個性特點,在個性特點的成長期給予科學有效的引導和幫助。

  不愛學習,就知道玩!玩!

  我們總愛過渡關注孩子的學習結果,一談到英語,就關心學會了多少單詞,一談到數學,就關心學會了多少以內的加減法,一談到學習,就關心分數和名次。

  玩,是孩子的天性。這些語言暴力,你用過嗎

  如果孩子愛玩積木,我們可以引出空間的概念給孩子,怎樣搭積木又高又穩?

  如果愛玩電子遊戲,家長也可以參與,陪伴孩子玩遊戲,找到共同興趣點,共同話題,然後告訴孩子:“不做玩遊戲的奴隸,要做研發遊戲的皇帝。”

  誰又能說,玩不是學習呢?

  拒絕語言暴力,從你、從我、從現在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