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偏癱後肩痛該怎麼辦? 康復師:這3點家屬必須要知道!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腦血管意外(週一)、糖尿病(週二)、高血壓(週三)、冠心病(週四)、骨科(

週五)、腦性癱瘓(週六)、頸肩腰腿痛、運動損傷及其他(週日)等疾病的居家康復內容,定期更新,驚喜不斷。

【居家康復第95講】肩痛是中風偏癱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通常表現為活動時肩關節出現疼痛,並伴有肩關節活動受限,甚至休息時亦有自發痛,疼痛可不侷限於肩部。有資料顯示,在腦卒中後的第一年有多達72%的患者至少有一次肩痛發作,而合併運動、感覺和視知覺的障礙的患者,其肩手綜合徵的發生率高達67%。目前的研究表明,中風偏癱肩痛的原因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如肩關節半脫位(尚有爭議)、肩袖損傷、痙攣、粘連性關節囊炎、牽拉性臂叢神經損傷、肩手綜合徵、肩關節正常機制的破壞和處理不當等。每一種因素可能單獨導致肩痛,亦可由多種因素共同導致肩痛。在肩痛發作時,患者會感到非常痛苦,可限制輪椅和手杖的使用而延誤康復和功能恢復,對患側上肢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均有不利的影響,甚至影響患者的睡眠,導致患者精神抑鬱。因此,無論是中風患者還是家屬都應該重視偏癱後肩痛的問題,採取措施干預肩痛的發生。中風偏癱後肩痛該怎麼辦?下面筆者就來說說。

中風偏癱後肩痛該怎麼辦? 康復師:這3點家屬必須要知道!

一、預防是關鍵

在腦卒中的急性期,正確的體位可以預防和減輕痙攣、關節脫位、肢體腫脹和軟組織攣縮以及防止肩痛,促進分離運動的出現。具體方式可點擊:值得說明的是,對於伴有痙攣所致的僵硬和肩痛的患者,可以先行仰臥位,然後逐步引入側臥位。當患者被置於側臥位時,開始每15分鐘翻身一次。要求患者以這個姿勢躺15分鐘或直至感到疼痛,然後幫助其翻身,以後逐漸增加時間,但切勿長時間處於患側臥位。此外,家屬在幫患者穿衣、清洗、翻身、床上轉移到椅子或輪椅、站起等活動時,避免用力拉扯患側上肢,以免因過分牽拉而損傷肩關節周圍組織;患者處於坐位或站位時應避免患側手臂自然下垂,應給予良好的支撐,如坐位時將患側肘部和前臂放在輪椅的扶手上或前面枕頭上,站位時可用肩部吊帶或肩託保護。當然了,目前對於肩痛,採取固定、吊帶、生物反饋的方法來解決疼痛、活動範圍受限、半脫位和上肢功能障礙的做法並沒有有效的證據,尤其是肩託是否能切實起到矯正作用,還存在疑問,但在發病初期、肌張力低下的時候用來保護一下也無妨。

中風偏癱後肩痛該怎麼辦? 康復師:這3點家屬必須要知道!

二、增加肩關節被動活動範圍

三、自助上肢活動

在家屬的幫助下,患者可以用雙手交叉相握,用健側幫助患側手做上舉活動,並充分前伸雙側上肢,牽拉肩胛骨,然後伸展肘關節時儘可能地抬高上肢。起初,患者或許只能從桌子上抬高十幾釐米,但通過反覆、正確地重複上述動作,每天做多次,即可逐步增加關節活動度,使疼痛減輕乃至消失。此外,可增加一些不傷害肩,又起到恢復肩部力量和控制的練習,如磨砂板(直臂側推和前推等動作)、滾筒。

中風偏癱後肩痛該怎麼辦? 康復師:這3點家屬必須要知道!

要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在下方留言評論,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延伸閱讀:

1、《 》

2、《 》

3、《 》

參考文獻:《腦卒中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