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八百里加急是一种什么样的速度?马能跑多快,又能跑多远?

俗话说,付出才有回报,任何成就都不是一天就能练就的

在古代,我们知道没有什么汽车,飞机的交通工具。他们的代步工具就只有马匹。特别是是两军交战,经常会有一个人,骑着快马,口中喊着,八百里加急。

这是军中战事的时候,还有的情况就是为了运送杨贵妃最爱吃的荔枝,也用到过八百里加急的说法。那么,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在古代八百里加急是一种什么样的速度?马能跑多快,又能跑多远?

这里就要说到,现在传输文件都是有一个一个基站,运送物资也有一个一个站点。而古代的时候也一样,只不过是一个一个驿站,一般两个驿站之间相隔有二十里路,如果需要传输的信件上面印有"马上飞递"的字样,驿站的工作人员,也就是那些骑手,就要立即快马加鞭,不得耽搁一丝时间,为的就是不延误军情。

当时的规定是,每天至少要跑三十里路,如果遇到要加急的情况,那么一天就要跑八百里路了。驿站既然是负责运信息的地方,那么就一定要有负责跑路的快马。

在古代八百里加急是一种什么样的速度?马能跑多快,又能跑多远?

那个时候,给皇帝骑行的御马也不过日行三百里路,这样的速度已经很快了。所以,有的时候为了不耽误军情,从边境到都城,跑死几匹马是很常见的事情,有的时候即使路上撞死了人,也是常有的。而且,为了保证速度,负责运送的人是没有什么休息时间的,三餐也基本是在马背上草草了事,就是说为了八百里加急,实际上要费很多精力、马匹、财力。

在唐朝,有些规定是很有意思的,他们规定驿站的马,需要一天跑一百八十里路,更快的马匹就要求一天跑三百里路。

在古代八百里加急是一种什么样的速度?马能跑多快,又能跑多远?

我们这里不妨举个例子,安禄山叛变时是在范阳,而唐玄宗是在宫中,两地相隔两千多里,而皇帝六天之后就知道这件事情,所以这样算来,传递这个军事的速度达到了每天至少五百里。

其实,唐代的一里路和现在的里一路是有些区别的。唐朝的一里路相当于现在的四百五十四点二米,八百里路也就是三十六万米路,现在的三百六十公里,相当于从徐州到南京的距离,放在古时候的行军速度,跑2天还是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的。

在古代八百里加急是一种什么样的速度?马能跑多快,又能跑多远?

其实,八百里加急,不仅是要求快,而且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这里有个例子,唐代有个负责发公文的人,当时有份从河北到岭南的文书,本来应该发送两处地方,可是只发了一处,最后那人当不了官了。

这还是轻的,有的如果泄露了国家机密,轻的一生没有自由,不至于丢了性命,重的就要接受绞刑,所以说,在古代当个传递军情的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